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也是治疗月经病的常用方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曰:“妇女经血逆行,上为吐血,衄血及错行,下为崩血者,皆因热盛之。”清·唐容川亦提出:“清火即是补血”、“宜凉者多”的治疗原则。临床用清法可以治疗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崩漏、痛经、月经落后、经断复来、倒经、闭经等症。其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内经》一书对中医妇科学有着比较系统而丰富的论述,内容包括女性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可谓已初具规模,尽管对某些问题的记载文字不多,但是言简意赅,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云铭主任医师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中医妇科,尤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治疗独具专长。兹将王师辨治症瘕的经验论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我省中医妇科专家徐志华的固经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以非行经期间阴道不规则流血,时多时少,多则如崩、势如堤溃,少则如漏、淋漓不净,以连续出现月经异常3个月以上,伴有心烦口渴、心悸少寐、头晕乏力、  相似文献   

5.
不孕症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两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朱南孙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和教学工作40多年,对本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简介如下。 方 法 1.精气不足、命门火衰型:症见初潮推迟,或有闭经,腰膝酸软,形寒怯冷,腹部有阴寒感,平素便溏,性感淡漠,脉沉细缓,尺脉弱,舌淡,苔薄腻有齿印。基础体温呈单相或爬行双相。治法:采用温养冲任、填精益髓。方以圣愈汤加菟丝子、覆盆子、  相似文献   

6.
低血钾症在多种疾病中可以出现,尤其在吐泻、汗出过多后以及胃肠消化吸收不良时更为多见。本文讨论的是发生在梅雨暑热季节的低血钾症。对本症的治疗,到目前为止报道尚不多。笔者自1988年始,注意对夏季低血钾症中医治疗的探究,并积累了一些经验。1病机夏季低血钾...  相似文献   

7.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不孕、宫外孕等。李伟莉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湿热内阻,复感外邪内侵,合而为病,病久多虚、多瘀、多郁。其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或自拟验方或化裁古方,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灵活加减运用,并结合中药外治法,同时按照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分期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苑医院傅方珍老大夫,从事中医妇科四十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二妙丸应用,笔者曾亲聆傅老大夫教益,于妇科临床运用本方加减,效果满意。 二妙丸中黄柏滋肾清热,苍木醒脾舒筋。临床运用最早记载于《丹溪心法》,主治湿热下注的下肢痿软、足膝肿痛、下部湿疮等。胞宫位居下焦,妇科疾患多与胞宫有关,凡因下焦湿热所致的月经过多、月经先期、阴痒带下,症瘕,痛经、经前呕吐、产后恶露不净等,均可运用本方加味治之。  相似文献   

9.
沈教授是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主任,名老中医之一,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五十余年,医理精通,经验丰富,擅长内科,尤长于妇科。辨证分析精确,处方用药严谨。治疗痛经一症,多获显效。本人进修期间有幸随师学习,亲聆教益,现将随师学习的点滴体会整理如下。 痛经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年妇女。本病原因,古代医家多有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症,其病因十分复杂。或为先天肾气不充、精血不足而不能摄精受孕;或为后天气血不和、痰湿阻滞而难以融育成胎。笔者认为,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不孕症后,中医辨治的重点要放在肝郁上,现结合临床辨治不孕症的经验教训,谈谈自己的体会。1病案例...  相似文献   

11.
浅析妇科血瘀证梁文珍(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合肥230061)关键词:血瘀证;妇科杂病;病理;辨证;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271.1;R255.7血瘀证及对血瘀证的治疗,在妇科领域尤为历代医家所关注。因妇科疾病,究其症状,不外是血、症、痛、带四大主证...  相似文献   

12.
梁文珍教授是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诸多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妇人病,源于脏腑,累于气血,显于胞宫;脏腑之中,肾为根本,肝为躯干,脾为枝叶;气血之中,气多郁滞,血多瘀阻”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种子必先养精,调经必理气血;理血必疏肝气,疏肝必重怡志”的治疗思路,对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理论和教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丁锷是安徽省骨伤科著名老中医,对骨伤科疑难病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擅长运用虫类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创制了多个验方.其运用虫类药物治疗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化脓性骨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查阅分析300份先兆流产病历,统计并分析其中医证型与病因、年龄、孕周的关系。结果 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以肾虚型频率最高;不明原因所致先兆流产者以血热型为主,其他因素所致者则以肾虚型为主;肾虚类证型的平均发病年龄显著高于非肾虚类证型的平均发病年龄;孕4~9周是先兆流产的高发病期,且以肾虚型最多见。结论 肾虚是先兆流产的基本环节,在肾虚类证型中以肾虚型最多见,在非肾虚类证型中以血热型最多见;中医证型分布与发病原因、妊娠年龄及妊娠周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丁锷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专究中医骨伤科疾病50余载.丁老根据临床表现将颈椎病分为痹痛型、眩晕型和痉症型3型,根据分型辨证治疗颈椎病,形成龙琥定痛丹、消瘀接骨散、颈椎活血胶囊、桂龙活血止眩汤、熄风活血汤、散结活络汤、龙马穿山散等经验方.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二批500名名老中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业甫教授、主任医师,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都有深入研究和造诣,特别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中医系统分型,辨证施治.笔者随师学习数载,耳闻目睹,受益非浅,现将其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主要脉证”语出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中医内科学》总论篇中,其在阐述气血、风寒燥火、痰湿饮、六经和卫气营血、脏腑的病机病证时,于每一证型下,列病机概要、主要脉证、治疗法则、方药举例等项,据1985年版《中医内科学》统计,“主要脉证”的使用频次达79次之多。笔者认为,将“主要脉证”作为中医专业的术语使用,其欠妥之处,概之有三点。 1.脉无主次之分:历代医籍关于脉象种类的记载不一,《脉经》提出24种脉象,《景岳全书》提出16种脉象,《濒湖脉决》提出27种脉象,而近代则多从28种脉象予以阐述。它们是通过部位、频率、形态、节律等方面来体会认识的。由于病变机体的正气有盛衰,邪气有兼挟,病位、病性有变化,临床上常可见到相兼脉,亦称复合脉,如浮紧脉、沉迟脉,但无主要脉、次要脉之说。再者,总论篇中所述79种证型的脉象,实际上是该证型的带见脉象,且多为相兼脉,当无潜在的次要脉,故说“主要脉”似欠妥。  相似文献   

18.
肾脏与女子生殖生理病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补肾法在中医妇科治疗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代名医傅山所著的《傅青主女科》对妇科如何运用补肾法,说理透彻,辨证井然,立法严谨,用药纯和,制方新颖简效,读后颇受启迪。本文就此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ria,UmAlb)水平。结果两组降压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Um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UmAlb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较好,尤其在改善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症状和UmAlb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笔者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