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脾活血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予补肾健脾活血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予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乐力)口服,每天1粒.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桡骨远端1/3骨密度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显著提高,治疗组骨密度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并能有效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芒针深刺会阳穴、次髎穴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9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芒针深刺会阳穴、次髎穴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针刺方案均为每日1次,每周6次,持续4周,共计24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平均自主排...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枳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5-羟色胺3(5-hydroxytryptamine 3, 5-HT3)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化疗后服用5-HT3拮抗剂引起便秘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黄枳胶囊,对照组服用乳果糖,疗程14 d,观察两组便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3.1%,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显效率为29.1%,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黄枳胶囊对5-HT3拮抗剂所致便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风湿骨痛胶囊对寒湿型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80例,口服风湿骨痛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疗程为3周;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雪莲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疗程亦为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12.5%),好转62例(77.5%),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6例(15.0%),好转29例(72.5%),总有效率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风湿骨痛胶囊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对中医辨证属于寒湿型的各种风湿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灌肠合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SASP,1.0 g/次,每日3次;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煎剂灌肠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清热补肾健脾通络法联合新风胶囊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iltis,AS)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清热补肾健脾通络汤合新风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指标和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酌情给予美多芭、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共治疗6周.每治疗2周,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左金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硫糖铝、西米替丁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4周后复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6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左金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脘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百令胶囊组和福辛普利组各30例,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介素-2(interleukin-2, IL-2)水平.结果: 治疗前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福辛普利组(P<0.01).结论: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水平可能是百令胶囊治疗早期DN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随机将2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采用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大蒜素治疗,并比较两种治疗效果.结果: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