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评价制方优劣的根本标准是临床疗效.传统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其局限性和不足.现代医学、药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渗透,为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对立统一配伍法、系统论配伍法、辨病理药理组方配伍法、复方组分配伍法将是新的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提出因病组方、君臣佐使组方及气味配伍组方的相关理论,并且依据因病组方原则,根据病位与病情不同制定了大、小、缓、急、奇、偶、重七方以及反佐的配伍方法;用君臣佐使来归纳药物在方剂中的主次;根据药物的气味与功用,与五脏苦欲联系起来确定五脏的补泻组方,与五运六气的规律联系起来确定不同运气格局下的气味配伍方法。《黄帝内经》组方理论为后世的临证组方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理论研究·试析标本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王茎(1):1《金匮要略》活血化瘀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探析……………………………………………陈文(1):3方剂配伍中的动静开合规律探讨……………周子洋(1):5中风病“气虚血瘀”病因病机探析………………………胡建鹏,程红,郜峦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犯罪的日益猖獗,计算机取证正逐步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为了能从海量的可疑数据中发现证据,数据挖掘技术的参与必不可少。文章在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海量数据分析中,给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模型,提高动态取证中数据分析的速度、分析的准确性和分析的智能性,解决动态取证中的实时性、有效性、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查阅期刊及相关书籍,共收集368个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内服方剂,按肝肾不足、风湿蕴热、脾胃虚弱、瘀血阻络、肝郁气滞、血热风燥等将方剂分为7类,并对各类处方数量、药物的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白癜风的最常见证型是肝肾不足,其次是瘀血阻络.现代治疗白癜风组方的三大治法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而白蒺藜、当归、补骨脂、制何首乌等是各型常用中药.这种白癜风内服方剂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对白癜风的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剂配伍中的“动、静、开、合”规律,以及重视“动”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是“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无动无物”的古代哲学思想在方剂配伍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和运用好这一规律,可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在众多有效方剂的运用中,有一些被大家认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药配伍,在实践中以重复性好为其显着性特点。例如宣肺平喘的三拗汤,其组方药物在近10年来出现在发作期哮喘证治方剂中占哮喘组方的42%,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哮喘发作期方剂的组成部分。因此,探讨三拗汤方证和应用特点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海量的数据,如何高效、准确地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目前电子政务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分析电子政务与数据挖掘的关系,并对电子政务数据挖掘的流程、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新安医家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用药经验。 方法 将收集整理的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治疗中风的用药经验。 结果 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当归、干地龙、鸡血藤、红花、葛根、制豨莶草、炒怀牛膝等。常见的药物组合有:黄芪配伍当归、黄芪配伍干地龙、当归配伍干地龙、黄芪配伍当归和干地龙、鸡血藤配伍黄芪、红花配伍黄芪、红花配伍当归。 结论 王任之在鉴别诊断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基础上,首辨证候虚实,实证常用调气活血、熄风通络法,虚证则用益气活血和络法,多以益气活血、养血通络、补益肝肾药物组方。  相似文献   

10.
韩祗和,北宋著名医家,著有<伤寒微旨论>,该书于阴黄证单列一篇,且多有发挥.韩氏将阴黄证归纳为4个证型,视其寒重、湿重及有无兼证区别对待.同时对阴黄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并提出了6首论治阴黄之方剂,可谓阴黄证方药始祖,也开辟阴黄辨证用药之先河.通过对韩氏6首论治阴黄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探析,发现其...  相似文献   

11.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组成和运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 要学好方剂学,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方剂的整体性:学习方剂学,既不能把理、法、方、药等同起来,但也不能偏废,切不可孤立地学习方剂学。离开了理和法的指导,片面追求方的作用,也就是离开了辨证论治的方向。再者,学习方剂学,是为了弄清它的组织配伍和化裁运用的一般规律,虽然方与药密不可分,但不能象学中药学那样专门研究每味药的性味功能。因此,学习方剂学的重点就是从整体出发,以理法为指导,去探求方剂的立法、选药,特别是掌握方的配伍法则。只有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伤寒杂病论》中运用甘遂的方剂的配伍特点、剂量异同与煎服方法,深入剖析仲景应用甘遂的规律,以期为甘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据挖掘应用的深入,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将成为下一个数据挖掘应用的热点。文本挖掘是一种典型的非结构化数据挖掘,而Web挖掘则是典型的半结构化数据挖掘。所以将信息处理技术中的汉语分词、信息抽取、语义分析等技术应用到Web挖掘研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应对Web挖掘的特点,将运用数据抽取进行数据结构转换并把语义分析技术应用到数据抽取的过程中的思想,使数据提取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不仅为外感疾病确立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且在方剂配伍和药物运用方面,也有不少独到之处。苦寒药物的应用便是其中之一。据笔者统计,《伤寒论》113方及其所含91味药物中,择用纯属性寒味苦的药物达21味之多,占所用药物总数的23%;含苦寒药的方剂49首,占方剂总数的43%。上述方剂遍见于伤寒六经各篇,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为了系统地探求仲景运用苦寒药物的经验,现就其在方中的配伍意义、应用规律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加以分析讨论。不妥之处,冀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5.
《汤液经法图》载于敦煌藏经洞遗卷《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是根据五行配属五脏的“体味”“用味”“化味”而遣药组方,其作者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甚高。通过分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肺脏病诸方,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并诠释蕴含其中的药味组方法则,简析药味组方法则的特色,对于正确理解和阐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及配伍规律,从而指导临证组方,提高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筛选的古代91本医籍中的 1 040 条情志病证医案为研究对象,采用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建立情志病证医案数据库,规范录入数据,运用频数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古代情志病证治疗常用药物为健脾、安神、清热化痰、养阴、行气解郁类药物;其中,化痰、健脾、安神药物常被联合使用;调肝是中医情志病证的重要治法.结论:古代中医治疗情志病证的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历代经典名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信息的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采集发挥了革命性作用,为获取公安情报提供了新颖的平台,解决了公安情报源建设存在的一些盲区,有效地延伸、拓展了公安情报获取的时间和空间。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数据挖掘构架包括数据接入层、数据集成层、数据挖掘平台层、业务控制层和交互层,能够实时、高效地从物联网的海量、动态、异构数据中挖掘公安情报,提高警务决策的正确性,更好地适应动态管理、打击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建成江苏四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数据仓库之后,就有了数据挖掘的基础。指标体系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在诸多可能的备选项中分层赋权聚类的过程,本文正是基于此思路,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软件中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所提供的"神经网络"和"聚类分析"两个数据挖掘工具(技术)展开分层赋权聚类并将其中因为假设值为1而造成的"过拟合"正则化,从而产生本研究的结果——一套基于海量数据挖掘的、探索性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呈现的是以江苏四市为例示如何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数据进行挖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于与大数据、数据挖掘相关的政治问题的关注不应仅停留在隐私权的保护、商业规范的制订等方面。通过比较福柯所论述的规训时代与大数据时代的异同,可以发现大数据创造了以抽象的深层次身心机制为特征的新权力客体。统治者能够借助非系统化的海量信息对社会各个职能领域进行细节化的监控和管理。这种统治模式虽然可能造成民主危机和责任危机,却也蕴含着向有利方向变革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互联网+"战略行动的实施,大数据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我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便捷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通过网络开展的系列活动会产生诸多数据,而这些数据聚集在一起,经过分类、整理和筛选等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其中个人隐私信息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于是就出现了泄露、盗窃、贩卖个人信息牟取利益的行为。近年来,通过个人盗取隐私信息实施的精准诈骗案例层出不穷,尤其是2017年5月全球爆发的"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在这场网络危机中,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波及。暴露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论述大数据时代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概念作为研究切入点,阐述个人隐私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从多方面入手论述加强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