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部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和作用规律。方法: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临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取阿是穴、第4~6颈夹脊、合谷、足三里,对照组选取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电针刺激,每次30 m in,每周2~3次,共2周。比较观察两种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首次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程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用两组数字疼痛量表(NRS)和描述疼痛量表(VRS)分析可知,两组首次治疗前后NRS和VR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前及疗程治疗前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后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疗程治疗后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分部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收效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傍针刺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阿是穴进行傍针刺,泻法得气后,连接疏密波电针,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20~30 min后起针,每天1次,若症状缓解,可改为隔日1次,5 d为1个疗程,隔2 d进行下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配合TDP照射、耳针以及肩关节主动锻炼等治疗方法.共3个疗程.结果:8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中,治愈56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为98.8%;半年后随访53例,均未复发.结论:傍针刺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86年6月~1990年11月,自创“梳肩法”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4例,效果较满意,且方法简便,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54例,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46岁~64岁,平均52.2岁。职业:干部24例,工人11例,农民19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8个月,平均13个月。54例均为单侧患病,其中左侧患病32例,右侧患病22例。临床表现皆属冻结期,并排除风湿疾病和外伤。 二、治疗方法 病人正坐,医者立于病人患侧,以左手握患肢的腕部,右手五指微屈、自然分开、腕微下垂呈“爪状”,沿肩部诸肌肉走行及其间隙,由上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提高Neer量表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和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灸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5.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由于肩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患.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在40~60岁,多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据统计,临床发病率可达到20.6%[1].通常认为肩周炎有一定自愈倾向,但自然病程长达6个月至3年,甚至更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患者乐于接受及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等优点,是重要的中医康复手段.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选穴与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以中药浸液湿敷配合功能活动治疗;对照组42例,以坎离砂外敷配合功能活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湿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坎离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关节内注射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肩关节腔内均注射2 ml玻璃酸钠注射液及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加服散寒消痛汤,每3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其功能。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VAS评分及提高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内注射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止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法组给予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压痛阈值、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评分(Constant Murley score,CMS)、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图(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值。结果 手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手法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压痛阈值、CMS、肩关节ROM、iEMG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手法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可缓解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中药辨证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其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温针灸对CSA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头穴久留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JP2〗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Blessed痴呆量表(Blessed dementia scale,BD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临床疗效。〖JP〗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MSE、BDS评分及BI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BDS、BI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头穴久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配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仙灵骨葆 手法组38例用仙灵骨葆加手法治疗,并与单纯仙灵骨葆治疗36例、单纯手法治疗34例作对照观察,治疗30 d后根据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仙灵骨葆 手法组与仙灵骨葆组、手法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也有明显改善(P<0.01);仙灵骨葆 手法组与手法组、仙灵骨葆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仙灵骨葆 手法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仙灵骨葆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药组以针刺百会、内关、太冲、合谷等穴位为主,并口服氟西汀;西药组单纯口服氟西汀.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耳穴压豆)和对照组(口服佐匹克隆),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3%、94.4%,对照组分别为30.5%、75.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e Injury Association, ASIA)脊髓残存分级标准评定两组脊髓功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和运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ASIA残存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升高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60 d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前一时点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1), 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 随访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值及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吞咽障碍复常率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针刺疗法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耳针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P2〗方法 将10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及降糖药口服,干预组辅以耳针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体质量。〖JP〗结果 干预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末,干预组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HbA1c、TC、TG、LD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针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证候,调节血糖和血脂,减轻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温针灸组、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组(关节松解组)、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组(联合组),每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VAS评分降低值和Constant-Murley评分升高值均显著大于温针灸组和关节松解组(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