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第十次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重庆市召开.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1篇,主要涵盖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等,内容丰富,思路广阔,探讨深刻,受到与会专家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及较高评价.现分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106篇,主要涵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系传染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癌等,内容丰富、思路广阔、探讨深刻,受到与会专家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及较高评价。现分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呼吸学科的实际发源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但始终被包涵于中医内科学之中。近代,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的学科理论体系、内涵与外延等都有待完善。我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学科的建设单位,在对本学科文献进行基础性整理和研究过程中,对中医呼吸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及由此而界定的名词术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积累了一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医肺系疾病文献散见于各种医籍中,进行中医肺系疾病古籍文献的整理,进一步进行知识发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古医籍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类、汇总和录入计算机而建立的数据库系统,可系统、全面地汇集历代肺系疾病研究的精华,为肺系疾病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对人类情志活动的理论与临床研究由来已久,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挥,已形成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中医情志学说.笔者现就今后中医情志学说的研究思路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代谢组学原理与中医理论思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通过论述代谢组学用于中医药研究的优势,及其在中医证候、中药药效、中医藏象、中医体质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认为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有望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对中医芳香疗法与西方芳香疗法的历史沿革、理论观点、施用方法、材料等进行分析对照,发现西方芳香疗法在理论思路、施用过程等多方面,均与中医芳香疗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中医芳香疗法具有很大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医学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异,使中医和西医形成两种不同的思路.当代西医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已经达到从基因水平进行科学研究,但在细胞间信号转导问题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医的元整体观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较为中肯的观点.元整体观认为:整体分化出部分,整体决定部分,提示我们在研究中应有的放矢,有些是无法从微观研究中得到明确结果的.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后期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的损害.COPD在我国属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世界银行和WHO的研究报告,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首位[1].西医对COPD的治疗多能改善症状,但很难阻断其病程进展.近几年,中医药工作者在COPD防治方面做了大量探讨,试图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探求COPD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及化痰降气胶囊治疗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熏香烟复合刺激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治疗组4周后给药,6周后各组摄片.结果:呼吸频率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各组横膈前肋、横膈后肋、肋间隙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横膈前肋积分,模型组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PD大鼠有明显的肺气肿影像学表现,化痰降气胶囊对COPD大鼠的影像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的关系,使中医辨证论治进一步客观化,笔者研究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病毒复制指标、HBV前C区突变株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口服,疗程均为1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CR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白皮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血CRP、PCT含量,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和六味补气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泰胶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阻肺证的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同时给予金泰胶囊、川芎嗪和硝苯地平进行预防,观察各药对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PAP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金泰胶囊高、低剂量组大鼠mPAP显著降低(P<0.05);金泰胶囊高剂量组大鼠mPAP显著低于硝苯地平组、川芎嗪组和金泰胶囊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金泰胶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阻肺证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mPAP有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2002年8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我国COPD诊治指南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至2020年COPD将位于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15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者估计约有2 500万.由于COPD全球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此,如何提高其治疗水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医学虽然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中医药对COPD的防治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主要就近5年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中医病案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工作,开发了中医病案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OLAP)系统.OLAP系统特点:针对中医病案的脉象、舌象、病证等相互关系研究的应用需要,将数据仓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基于Web(互联网)技术,采用最新软件开发及数据库技术设计.OLAP系统可用于中医病案的管理、查询以及相关参数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新发生的温疫类疾病,中医对其认识处于逐渐探索阶段,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探讨。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结合中医外感病理论,就病名、病位、发病与传变、病机属性以及治疗思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希望通过众多病例的细致观察和总结研讨,以达成共识,不断推进中医外感病尤其是温疫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中药离子导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POD)痰热郁肺证患者治疗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ECOPD患者62例,辩证证型均为痰热郁肺型,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等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试验组基础上辅用千金苇茎汤中药离子导入,疗程10日。观察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各项炎症指标(WBC、ESR、PCT、CRP)、CAT评估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CAT评分,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明显(P<0.05),统计学差异上有意义。结论:千金苇茎汤中药离子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有效控制患者肺部炎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114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血尿伴蛋白尿型)患儿肾组织活体检查结果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中医辨证分型中,血热夹瘀型最多,构成比为0.614 0,其次为阴虚夹瘀型(构成比为0.245 6)、风热夹瘀型(构成比为0.096 5),气阴两虚夹瘀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补肺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通络方,各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及临床总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0)和FEV1.0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olume capacity, FVC)比值(FEV1.0/FVC比值),及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FEV1.0、FEV1/FVC比值及血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通络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减轻COPD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CRP,较单纯常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