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最近7年时间里,212型潜艇以其出色的性能引起了全球多个国家海军的重视。目前,德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212潜艇建造计划已基本完成。其中U-31和U-32号艇干2004年10月交付德国海军,U- 33和U-34号艇也于2006年9月同时建成,现在正进行海试。而随着今年6月9日韩国海军"孙元一"号潜艇下水,亚洲地区装备的大量209型潜艇也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德国212A型柴电潜艇是从著名的209-1300/1400型潜艇发展而来,它是德国 乃至欧洲第一潜艇制造商HDW集团向21世纪常规潜艇市场重拳出击的产物。图中 正在海式的这艘212A型潜艇编号U-31,于2004年才交付德国海军。艇长55.9米。  相似文献   

3.
1941年8月,德国潜艇U-352驶出了弗兰兹堡船坞,这是一艘VⅡC型潜艇,邓尼茨海军元帅对这种远程潜艇寄予了厚望。此时站在潜艇指挥塔上的艇长拉特克少校(Kptlt.Hellmut Rathke)年仅31岁,这位舰长是位野心勃勃的纳粹死党,一心希望成为王牌艇长。但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厄运。  相似文献   

4.
前言 日本和美国、法国、德国一样都是潜艇发展较早的国家。日本的潜艇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的日本自身根本没有研制潜艇的实力,更徨论建造了,但以海军立国的日本注意到了潜艇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潜力,1904年,日本向美国购买了5艘霍兰潜艇(出自现代潜艇之父爱尔兰人约翰·霍兰之手)的建造许可,而在4年前,英国海军也做了完全一样的事情。1905年这5艘潜艇在横滨完工。这时,不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得好,有矛必有盾。从1943年初开始,曾经几乎使英国的商船航运濒临崩溃的德围潜艇部队在大西洋水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技术上,盟军各种新型护航舰艇的出笼、雷达、声纳(ASDIC)、高频测向仪(HF/DF)等探测设备的改良以及刺猁弹等先进反潜武备的广泛应用,使从发现德国潜艇到将其击毁的整个过程变得迅速而有效;在战略战术上,由于以歼灭德国潜艇为首要目标的支援舰队的概念付诸实施,使护航舰艇从传统的防御者变为进攻者,而一系列反潜战术也在实战中成功应用,最终使曾经猖獗一时的德国“狼群”们成为了被驱逐和摧毁的对象。除此之外不能忽视的是人的因素,战争初期德国潜艇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批训练有素的王牌艇长,他们的智勇是德国潜艇部队最重要的财富;盟军反  相似文献   

6.
整个1942年,大西洋上的海上航运经历了最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德国潜艇把战火烧到美国、加拿大海岸和加勒比海;另一方面,美、英的援苏航线遭受德国水面舰队和潜艇的联合攻击,损失惨重。据统计,当年商船损失总数为1664艘(总计7790697吨),而其中有1006艘(总计5471222吨)是在大西洋上被德国潜艇击沉的。 与此同时,盟军在大西洋上的海上力量依然无法满足繁重的护航作战的需要,虽然随着美国舰艇正式参加大西洋护航,暂时解决了一些护航任务的空缺,然而由  相似文献   

7.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海军,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在大西洋上猖獗一时的德国潜艇。确实,德国潜艇在战争中的战果惊人,总共击沉同盟国和中立国的运输船2828艘(也有资料为2603艘),总吨位达1468.7万吨,平均每月击沉41.4艘,21.5万吨。其中1942年11月德军潜艇击沉的船只数量为118艘,总吨位达72.69万吨,几乎掐断了大英帝国海上运输生命线。以至于丘吉尔说:“我把德国的潜艇称为U艇,而把潜艇这一名词用来称呼同盟国的水下舰艇。因为U艇是那些击沉我们船只的卑鄙的恶魔,而潜艇则是那些击沉敌人船只的勇敢而高尚的战舰!”  相似文献   

8.
⊙参战时的尴尬尽管俄国和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1904-1905年)中都有着在远东海域部署"鱼雷潜艇"的失败尝试,但是现代海军还是在一战(1914-1918)中才真正接受了第一次洗礼。20世纪最初几年,当全球的潜艇数量正在增加的时候,德国和英国首先于1914年和1915年期间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显示了潜艇在水下作战方面的威慑潜力。美国海军在1900年获得了约翰·霍兰的第一艘潜艇、也是所有现代潜艇的鼻祖和先驱潜艇--"霍兰Ⅵ"号之后,已经和欧洲国家海军相比有了小小的领先。但是到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的时候,欧洲在快速的技术和作战发展上--特别是在战争初期的几年取得的进展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潜艇部队。1914年8月初,一战在欧洲国家之中爆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编译自美国潜艇部队官方刊物《Undersea Warfare》2004年冬季号,作者是专门负责研究中俄安全政策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部副教授莱尔·戈尔登斯特恩博士和比尔·默里。本文回顾了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发展历程,从美国海军的视角得出中国潜艇部队已经摆脱了艰难时期,正快步走向成熟的结论。本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德国潜艇的“好伙伴”在大西洋之战中,德国潜艇部队一直受到空中侦察力量不足的困扰。德国海军没有专门的航空兵,经过反复交涉后,德国空军才同意派出Fw- 200海上巡逻机与潜艇配合作战,但Fw-200数量有限且必须集中使用,难以满足“狼群”的需要。为了摆脱缺乏空中侦察力量的窘境,海军特意委托福克博士研制了Fa-330“矶鹞”(Bachstelze)直升机,这种微型直升机由潜艇搭载,主要用于海上侦察。  相似文献   

11.
网战龙虎榜     
(1)德国潜艇战获胜的唯一机会存在吗?作者 clworld 点击 1093 水量 21http://bbs.chinesewwii.net/二战论坛大西洋战役德国是否存在取胜的机会?这个问题几十年来在专业研究者和普通军事爱好者中一直存在争论,但如果客观分析,盟国凭借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地缘战略和综合科技优势在这场为时数年的残酷海上拉锯战中无疑占有较大的胜面,但楼主却提出德国潜艇似乎有一个必胜的机会,即在战争初期英国护航体制不完善,潜艇战效果最好的时候能  相似文献   

12.
在以色列国防军序列中,海军一直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无论是规模、装备质量还是预算倾斜上都无法与空军和陆军相比。因此,外界对以色列海军的认识也相当有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除了以色列人引以为豪的萨尔导弹艇外,在东地中海的水下,有一支精干的潜艇舰队一直在保卫着对以色列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虽然规模不大,但其组建时间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购买英国的二手老式潜艇起家,到拥有德国制造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柴电潜艇,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逐步成长为国防力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随着世纪之交海豚级潜艇具备了发射核战斗部巡航导弹的能力,以色列海军潜艇舰队进而被纳入了以色列国家核打击力量。在未来中东战略格局中,这支袖珍潜艇舰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刘代领 《法制博览》2010,(18):14-14
贾迪·波德默是一名成功的犹太商人。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讨对策,最后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芬兰陆军在苏芬战争中的杰出表现早已成为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但很少有人知道芬兰潜艇舰队的历史。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中,他们的布雷行动封锁了芬兰湾口,使苏联红海军无法自由进出波罗的海。尽管芬兰潜艇战绩不能与德国“狼群”相提并论,但考虑到它很小的规模以及极短的建军时间,已实属难能可贵。更最要的是它在德国重建潜艇部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或许才是我们记住这支消失在历史帷幕后的舰队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绪言 大多数航海编年史作者在提及潜艇发展的概念时都倾向于将其源头归结到15世纪的英格兰头上,但是真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水下战争概念的肇始则应该是在美国。约翰菲利普·霍兰,一位天才的爱尔兰设计师,在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1)
正对于新一代潜艇,澳大利亚前任总理阿博特重视性能,这正是日本优势所在。而特恩布尔上台之后,更加看中此次潜艇建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澳大利亚创造就业机会。4月26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宣布,法国击败日本和德国,赢得澳海军12艘潜艇采购大单。根据协议,法国将以"梭子鱼级"潜艇为基础,建造12艘排水量为4500吨的常规动力潜艇。日法德三国参与了这项总交易额高达500亿澳元、堪称澳大利亚史上最大规模的军工招标。尽管在结果出台之前,已有多家媒体提前披露日本处于  相似文献   

17.
应欧洲新犯罪学协会主席伏尔克·迪特曼教援和德国蒂宾根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国际犯罪学协会名誉主席汉斯·尤尔根·卡尔纳教授的盛情邀请,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以会长邬兴华为团长的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专家代表团,从10月3日至16日,赴瑞士与德国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国际犯罪问题座谈会。与会期间,代表团会见了德国著名犯罪学家、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前所长亨特·凯泽教授、德国著名犯罪学家、国际被害人学会会长汉斯·约阿杀姆·斯奈德教授,以及瑞士犯罪学学会会长等学者。  相似文献   

18.
1939年二战爆发后,驶往英 国的船队是维系其战争潜力 的关键,英国首相丘吉尔后来回忆道;“结束于1940年9月22日的那一周是战争爆发以来形势最糟糕的一周,27艘船只被击沉,其中大部分属于一支从哈利法克斯驶来的船队。”丘占尔提到的这支船队就是本文要叙述的HX.72护航船队,仅仅两个夜晚该船队就有11艘商船被击沉,而且都毁于U-48,U-99和U-100这3只德国海军最著名的“海狼”之手!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6日,施罗德突然宣布辞去德国社民党主席的职务,并提议由现任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主席弗兰茨·明特费林(Franz Mǜntefering)担任这一职务。与施罗德一起辞职的还有社民党总书记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其继任者将是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的经济专家克劳斯·乌韦·本内特(Klaus Uwe Benneter)。这一人事变动在社民党于3月21日召开的特别党代会上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20.
加强青少年犯罪的被害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害问题研究在国外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734年至1828年这个时期,皮塔尔和费尔巴哈就积极倡导对被害问题的研究.但作为一门学科——被害者学的建立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在本世纪20年代末,德国法学家、律师本杰明·门德尔松发表的《论被害者的人格》一文,引起学者们对被害问题的注视和研讨.接着在1941年,德国犯罪学者汉斯·范·亨蒂(1887—1974)发表了《罪犯和被害人的相互关系》,三年后,本杰明·门德尔松在布加勒斯特又发表了引起争议的题为“新兴的、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被害人学’”的演讲.1948年,汉斯·范·亨带发表了《罪犯及其被害人》一书,极大地推动了被害人的研究,带来了被害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