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面对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县情,近年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力争上游,大胆提出争创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以园区建设撬动工业发展,以工业引领第一和第三产业比翼齐飞,县域经济不断做大做强,2017年获评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三大园区引领工业洼地崛起扶绥县结合县情,认识到工业化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为此累计投资超过60亿元,先后建成广西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2.
市县传真     
《当代广西》2012,(11):58
全州:"三换"战略思维挺起县域工业脊梁全州县贯彻落实"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三换"战略思维,加快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以项目建设的大投入、大推进,推动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全州县自2006年起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舵。这一年,全州县第一个亿元企业——桂林翔云锰业顺势落户。2007年,按照"改制一家企业,引进一大品牌,做强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3.
梁标文 《当代广西》2006,(15):48-49
2002年以来,钟山县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实现了一年一个发展县域工业的思路、一年一个战略目标,并取得了“富民强县”的实质成效。2005年,该县实现了工业总产值52.4亿元、财政收入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8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9.4%和13.4%,获得广西2005年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并被自治区经委列为全区14个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之一。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思路钟山县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财政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的发展,“无工不富”,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没有县域经…  相似文献   

4.
马静  莫显彬 《人民论坛》2012,(34):48-49
湛江,粤西重镇。近年来,随着中科炼化、湛江钢铁等一系列大项目的落户,湛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在这些成就背后,是一条有中国特色、湛江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五大崛起引领科学发展人民论坛记者:您缘何要提出"豪情满怀创大业,五年崛起看湛江"的发展目标?湛江如何实现经济崛起、城市  相似文献   

5.
饶明勇 《创造》2012,(5):51-53
近年来,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抓住宁洱县被列为扩权强县试点的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资源、文化”三大优势,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兴县、旅游文化活县”发展思路,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强劲。2009年、2010年,宁洱县连续两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2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之一。  相似文献   

6.
罗永东 《当代广西》2010,(10):47-47
<正>近年来,荔浦县紧紧围绕"打造广西经济大县、一流县城,建设广西综合实力强县"的奋斗目标,克服自然条件、资源等缺陷,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53亿元,同比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06,(9):I0003-I0003
近年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以"生态农业县、基础工业县、加工基地县"为目标,重点抓好矿电、蔗糖、烤烟、畜牧、旅游五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林果后续产业,成功绘就了一幅以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蓝图。2005年,五大产业实现增加值9.56亿元,占  相似文献   

8.
汤阴是一个内陆农业县,总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14年,全县GDP达到32.5亿元,同比增长13-4%:财政收入6650万元,同比增长17.7%;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26%;限额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完成2.7亿元,占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初步形成了面粉、肉鸡、饼干、木糖醇、挂面和小杂粮等食品加工群体,食品工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2004年12月,汤阴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评定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成为河南省3个获此荣誉的县之一。汤阴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发展思路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刘利 《时事报告》2013,(6):58-58
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利用"反弹琵琶"的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助推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灵璧崛起,初步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叫响品牌,让文化"醒"过来。让地域文化走出"深闺",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08,(6):53-58
近几年来,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中州河南一马当先、率先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迈上了建没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新征程。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5058.1亿元,居全国第5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61.5亿元,屠全国第8位。特别是发展县域经济。成就卓尔不凡,经验难能可贵,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余泗林 《政策》2003,(5):29-29
近几年来,通城县从实际出发,确立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思路,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12亿元,比2001年增长7.5%;工业总产值15.07亿元,增长8.6%;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3.8%;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城镇化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12.
<正>都昌县围绕"建设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强县和打造滨湖亲水生态田园中等城市"的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地以项目带动推进强工兴城、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呈现赶超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困难、微观运行艰难"的复杂形势,该县坚定不移强工兴城,着力攻招商、抓项目、扩固投,县域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6.17亿元,增长10.2%;实现农民现金收入2001元,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0.5%。1~8月,完成财政收入6.8亿元,增长23.4%;完成固投33.3亿,增长24.1%。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9.7亿元,增长19.81%;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5%;利税总额6.15亿元,增长16%:实现工业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在县域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三产业。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县域经济为突破口。由于绝大部分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城市化率低县,因此,壮大县域经济,破解三农难题,要遵循强县富民的原则,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强县、工业富县、城镇兴县、开放活县”,走出一条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是加快伊通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民族经济强县和满族文化名县为目标,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全面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强县和旅游兴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邹平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财政总收入30.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9.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6.4亿元、增加值211亿元、利税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39%和46.6%;三次产业比调整到5.5∶79.2∶15.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100强排名分别居第84位、第55位、第19位和第6位。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和30个经济强县中排名分别列第8位和第6…  相似文献   

16.
刘勇 《传承》2014,(2):18-19
正宁明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两省四县接壤。县域面积3695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59.75%。近年来,宁明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人造板、松香等林业产业,林业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2011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2010年、2012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201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为打造林业强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宁明县打造广西林业强县,就是要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生态增量、林业增效、林农  相似文献   

17.
阮胜 《政策瞭望》2012,(3):40-41
绍兴县不仅是文化名县,而且还是经济强县。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920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8亿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6089元、农村居民纯收入18855元。连续5年进入全国  相似文献   

18.
库车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地区的各项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为主线,以工业强县为动力,以建设全国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为车为目标,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围绕县“十一五”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006年,全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64亿元,同比增长20.01%。其中:实现财政加入7.2亿元,同比增长44.5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5亿元,同比增长16.8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5亿元,同比增长16.9%。县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攀升,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第58位。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7,(22):46-48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核心抓园区的总体方略,以“转一、进二、上三”为方向,强力实施“六大战略”,经济和社会保持快速发展。1-9月份,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14.0%,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79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收入1.34亿元,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930元,增长20.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2589.6元,增长1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7.56亿元,比年初增加2.35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去年同期上升6个位次。重点抓了六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联结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键层次,是强省强市、富民安民的根本所在。最近,我们就苏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感到苏中地区要实现快速崛起,其重点、难点在县域,潜力、动力也在县域。现状与特点苏中县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1483.2万人,分别占苏中地区总量的91.5%和85.4%。2002年,苏中县域G D P为1354.7亿元,占苏中经济总量的69.2%;有3个县(市)入围“全国100个最发达县”。近年来,苏中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工业建筑业强势扩张。苏中各县(市)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已形成了机电、化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