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人的权利。众多权利冲突使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权利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才能更好的对其予以保护。本文首先分析了权利边界问题的起因——权利冲突,继而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利与权利的关系这两个角度,确定了权利边界的大致范围,并提出应通过宪法规定和个案调整两种方式使这种边界在社会生活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2.
权利与自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适用范围、属性均不同,不能以“囚犯享有法律未禁止的各种自由(权利)”为由而扩大囚犯应享有的法定权利。囚犯的权利是有边界的,不能随意扩大,只能以监狱或监狱警察的法定义务为边界。改善囚犯的权利状况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国家民众是我们考虑问题时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权利群论纲——兼论我国知识产权的权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平  蒋言斌 《知识产权》1999,9(4):11-15
知识产权是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符合特定的条件、遵循特定的原则、通过特定的途径、履行特定的程序后,依法所享有的特定的权利。该特定的发明创造(客体)是人们基于精神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产品,该产品在形态、使用、占有、收益、处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使其产生不同于一般物品的权利。它有若干权利并形成权利群。我国的知识产权的权利配置中,由于“三法鼎立”、“三权割据”等特征,出现了权利设置的冲突、交叉重叠、空白遗落。本文在探讨该权利群的基础上,试图对权利的配置及冲突的消解做初步探讨。 一、现行知识产权的权利配置…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表现为权能的、行使的、时间的、主体的、客体的和地域的限制。权利限制制度的创设旨在权利人与社会大众之间保持一种利益上的平衡关系,基于同一目的,也有必要对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5.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知识产权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而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冲突的存在引起了相关主体之间很多的矛盾,如何有效的解决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交流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吕炳斌 《行政与法》2009,(2):113-115
"知识产权作为私权"是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核心原则之一,这也得到了TRIPS协议的承认和强调.社会学和自然法哲学可以为我们理解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从自然法哲学角度看,知识产权是一种"自然赋予并由人类理性探求发现的"自然权利.从社会学角度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社会权利.知识产权的三种属性是互相融合的.正是因为知识产权是一种自然权利,是自然赋予的私人产权,所以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在私权主体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时,成为了一种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一类。在民法中,不论主张是以权利为本位,或以义务为本位,或权利义务并重,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权利体系的研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判断是否侵权、侵犯什么权、侵权有何责任,其焦点都是知识产权的权利识别。故对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及其解决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同一知识产权客体在某种条件下同时归属于多个主体,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并各有其特定的产生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依照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权利平衡原则等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司法会计鉴定中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经济损失的确定方法,介绍了以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的经济损失作为损失额、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额、以被侵权方为研制开发知识产权付出的原始成本作为损失额三种方法,阐述了每种方法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司法行政和行政执法中的常见现象,通过立法对知识产权的基本与共同原则予以确立,将给权利人、社会公众以及执法者以保护合法权利、处理权利冲突的法律武器;否则,面对权利冲突甚至权利被侵犯,权利人和执法者只会束手无策,给社会公众造成不良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产品的出租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中知识产权产品的出租权客体是作品,而非载体。购买一件有著作权的知识产权产品,这一“购买”民事法律行为中其实包涵一个“租”和一个“买”两重民事法律行为。著作权人出租权的享有并非“权利穷竭”理论的例外。专利权中对专利产品也应有出租权,但应根据专利的价值与专利产品成本价值的比例来确定是否享有出租权。知识产权产品的出租权的实现主要有四种具体的实践模式:一次性卖绝版权模式、登记许可模式、两种版权模式和商业出租中心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宋慧献 《北方法学》2011,5(3):39-48
知识产权的核心特征在于它的虚拟性。以物质财产(权)为基础与核心,以财产权的物质性与消费性特征为参照,财产权分为实物性、可预期性和机会性财产权三类,构成财产权"三元论"体系。以人类生活之必需性为参照,财产可区分为基本与非基本财产两部分;进而,在基本人权的框架下,两种财产分别属于人类基本权与非基本权,这是"二元论"财产权体系。知识产权分别属于三元论体系中的机会性财产权和二元论下的非基本权。人权即人类基本权,是自然人之生存所必需的、普遍的、不可移转或剥夺的权利,是人人生来就有的生存与生活的资格,而不是源自法律的赋予。知识产权不具有这些属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首家法律援助机构于1992年诞生在武汉,111年后,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机构也在武汉宣告成立。面对知识产权法律援助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应予以关注和思考,共同促进其蓬勃发展。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的萌生及其意义所谓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是指有关援助机构或者服务机构对有特殊困难的自然人、法人及社会组织等提供知识产权申请、诉讼代理和咨询等服务,并根据情况减收或免收服务费用的活动。2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对弱势群体予以经济上一定照顾的规定,可以追溯到1985年1月19日发布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90条之规定“个人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界对知识产权基本理论尚有纷争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实务却飞速发展,理论界把握知识产权本质视角的单一性是造成此背反现象的主要原因。知识产权本质具有多维度性,应包括“产权前提”、“市场力量”和“政府之手”等不同维度。要全面认知知识产权,就必须抛弃法学规范性的单向度思维,代之以多维度的思考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制定应当遵循符合国家发展总战略要求的原则,与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知识产权全面均衡发展的原则等基本原则.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最基本的核心目标首先应该定位于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用以实现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该价值实现的核心目标的基本内容应当集中体现为建立、壮大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产业,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信息经济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勇  谢景荻 《现代法学》2002,24(2):154-156
信息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知识产权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分别从著作权、商标法和专利权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了信息经济对知识产权的具体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信息经济条件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性资源,已不仅是传统法律意义上的单位和个人的权利,而且成为国家及产业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和具体体现。 从2001年起,每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从今年起,在每年4月 19日至26日,在全国范围开展以“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为主题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今年4月26日是第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鼓励创造”。 以下两组数据耐人寻味:全世界2003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专利申请达11.3万件,连续第三年突破11万件大关。其中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投资者和产业连续13年位居  相似文献   

18.
不保护科学发现是专利制度的一个重要准则;而著作权法也有不保护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于专利制度和著作权制度而言,这都是制度建立的前提基础,也是无可非议。但是对于科学发现和理论思想的提出者而言,缺乏法律的有效保护就显然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地域性被削弱,只依靠传统的法律选择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网络发展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产生及网络环境下对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挑战及模式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侵权关系和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就我国《民法(草案)》第九编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进行评述并对我国的未来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17,(6):27-33
针对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国际扩张,与既有研究侧重于分析法律规则演变不同,有必要对重要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嬗变进行理论考察。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存在三个主要变化:在权力前提上,实现了从独立保护到有限主权;在权利性质上,实现了从垄断特权到至上私权;在授权方式上,实现了从保守限权到激进授权。微软等公司遭受反垄断调查,有利于在我国形成一种平衡的知识产权权利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