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日,有专家在人民网发文建议废除贪官死刑,理由是因为国外有“政治犯不引渡”和“死刑犯不引渡”的条款。为了把逃到国外的贪官引渡回国,所以我们必须废除贪官死刑。此条消息还征集了投票,我投了反对票,查看投票结果,记得当时有600多人投票,反对票占了72%,后来不知何故,此条消  相似文献   

2.
纪录 《廉政瞭望》2006,(12):15-15
近年来,关于对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是否适用死刑的问题,议论争论持续不断。了解一下贪官适用死刑的存废之争的有关观点,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今后我国法律走向,清醒看待死刑对反腐败的作用,正确理解近几年对贪官个案的定刑尺度,是非常有益的。主张对贪官免除死刑的理由:1.废除死刑是  相似文献   

3.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江必新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修改《刑法》的议案,提出对走私、盗窃、贪污罪、受贿罪等绝大部分贪利犯罪逐步进行死刑废除。134××××6566我认为现在不是打开这个潘朵拉盒子的时候,打开了放出的一定是魔鬼。现在的贪官是天不怕地不怕,唯一还有点怕死,要是死刑废除了贪官们就真肆无忌惮了。135××××1500是否取消死刑,我想要做一个民意调查才行。139××××7734虽然“人文法治”的程度体现了社会进步,但对贪利犯罪废除死刑委实不足以惩戒犯罪者。一个“贪”字,祸及一个民族!135××××7…  相似文献   

4.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在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贪官外逃的通道正被一一堵塞,一些腐败分子被引渡回国,中外反腐合作趋于制度化(10月9日《新华网》)。重视反腐国际合作,让贪官的“外逃通道”越来越窄,对我国在追逃过程中存在的“调查取证难、人员引渡难、资金返还难”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依据。显然,就签署司法协助和引渡条约问题加强与各国的谈判,是堵塞贪官外逃通道的前提。我国与发达国家签订引渡条约的主要障碍,就在于对“死刑犯不引渡”原则的异议。今年4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与西班牙的引渡条…  相似文献   

5.
中国仍有多个死刑罪名涉及包括贪腐等非暴力犯罪。社科院一名专家撰文指出,取消贪官死刑可避免其跑到国外免死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越来越多的贪污贿赂犯罪官员因被处以死缓而暂留一命,以致有人质疑死缓判决成了贪官的"免死牌".在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修正案草案的讨论中,牟新生委员认为贪污贿赂罪以不涉及死刑为好,徐显明委员则认为废除死刑应慎重.于是,引发了一场是否"取消贪官死罪"的激辩.  相似文献   

7.
白若楠 《求实》2006,(Z4):96-97
近年来我国有关死刑存废的讨论,绝大多数论者属于"应然的废除论与实然的存置论--限制论者".结合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废除死刑的历史经验,我国限制论者所持理论将使我国废除死刑的可能性无限延滞,"废除死刑"将遥小可及.之所以这样,笔者认为是论者没有理解和把握废除死刑运动的核心内涵,即废除死刑实质上是人道主义精神和实现人权的必然要求和体现,基于此,死刑没有不废除的道理.而如果不诉诸于人权,死刑将永远有各种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王志亮 《学习论坛》2010,26(5):67-71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一种刑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死刑的作用和存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世界范围内废除死刑的运动风起云涌,废除死刑已成为今天文明世界的共同愿望,我国也不例外。关于死刑存废的问题,我国法学界给予了充分关注,由诸多因素所决定,我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在保留死刑的前提下,我国应完善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下看来,此话有几种解读。一是书好,精典《论语》,读半部就足够治天下了。二是人很,能干的治政者,不需要读整部《论语》也可以治天下。无论哪种理解,都符合中国人的性格:偷懒取巧,各取所需,有了“半桶水”,便来治学、治政、治事。而今,读《论语》的人渐次少了,借“西学”图强倒是共识。不过,某些人对有益的“西学”常常也是截取一半,便装扮为“西学”先知“、接轨”专家,大有匡扶时政治理天下之气概。套用那句古话,就是半部“西学”哄天下。关于废除贪官死刑的争议,近来沸沸扬扬。先有专家建议废除对经济罪犯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仍有多个死刑罪名涉及包括贪腐等非暴力犯罪。社科院一名专家撰文指出,取消贪官死刑可避免其跑到国外免死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一年抓多少贪官,检察院是有数量考核的,而“在执行中确实存在变相下达办案指标的问题”。现在,山西准备废除反贪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自贝卡利亚最先明确提出废除死刑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宣布废除死刑。可以说,废除死刑的主张,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但是,康德和黑格尔在自己的法权论著作中却明确反对废除死刑,并明确反驳了贝卡利亚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死刑的实施,其首要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正义,而非为了社会的功利。所以,废除死刑,就取消了诸如杀人者必须偿命这样的正义原则或公理。在当今废除死刑的世界性潮流面前,康德和黑格尔作为哲学家的观点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收受巨额贿款,妻子付尚芳帮着“漂洗”。结果,贪官夫妻一个被判死刑,一个被判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4日分别批准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引渡条约、中国和法国引渡条约。根据这两个引渡条约,缔约双方均有义务引渡一方境内的被另一方通缉的人员,以便对其进行起诉、判刑或者执行刑罚。加上2006年4月中国与西班牙引渡条约,中国已与三个西方发达国家缔结了双边引渡条约。条约的批准和生效将进一步加强中澳、中法之间的司法合作,尤其是在追捕包括贪官在内的外逃案犯方面的刑事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15.
何显兵 《学习论坛》2009,25(5):70-74
我国死刑废除论存在相当的理论困境,无论从报应、功利还是刑罚人道化的角度,都不能成功地论证死刑废除论的合理性,以国际文明的发展潮流来论证死刑应当废除更不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苏北 《共产党人》2006,(23):54-54
贪官,古今有之,但古今贪官都不一例外地与“权”、“钱”、“淫”、“盈”四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古今贪官,首当其冲的就是贪权,没有权,贪官们就不可能达到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目的。有权,使有了一切。于是,贪官们削尖脑袋,钻天入地都要弄到“权力”。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廉政瞭望》2012,(5):3-3
死刑不可能震慑层出不穷的贪官.只要官员不受监督的机制不变,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贪官.只不过一时还没有机会罢了. ——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  相似文献   

18.
文亭 《新长征》2006,(1):54-55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死刑的存在提出异议,甚至提出要废除死刑。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死刑的存与废,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下,废除死刑是不切实际的。国际上虽曾有些国家废除过死刑,但效果并不那么理想。前苏联三次废除死刑又三次恢复,菲律宾、意大利、瑞士等均出现死刑存废反复的问题。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在1967年7月以后,曾一度停止执行死刑达10年之久,但随着重  相似文献   

19.
张秀玲 《唯实》2011,(8):141-146
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刑罚改革的潮流。死刑之后,替代死刑以面对最危险最恶劣犯罪的刑种是无期徒刑,因而,传统的无期徒刑也进入到刑罚改革的实践中。从国际社会考察情况来看,取消无期徒刑和保留无期徒刑是两种基本的实践做法,而在保留无期徒刑的做法中,又有绝对无期徒刑与相对无期徒刑两种类型。在废除死刑的背景下,相对保留无期徒刑应...  相似文献   

20.
从限制到废除: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凭借从肉体上消灭犯罪分子的手段来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安全的刑法手段。近些年来,国际上废除死刑的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在法律上废除了死刑或在司法实践中已不执行死刑。我国法学界主张减少死刑甚至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死刑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目前我国应暂时继续保留死刑,但应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从而顺应国际死刑制度发展的趋势,通过限制死刑逐步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