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犯罪学的研究,尤其是犯罪成因的研究为刑事政策提供了基础资料.借助"犯罪学—刑事政策—刑法教义学"的路径可以实现犯罪学与刑法教义学的学科贯通与良性互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虚假信息犯罪的规制为这种路径提供了绝佳的试验平台.从相关司法文件来看,针对疫情期间的虚假信息犯罪,基本形成了依法严格惩处、区分分流两大刑事政策.从犯罪成...  相似文献   

2.
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论争构成犯罪学的发展史,二者接下来将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既关涉犯罪学的方法论,也关涉其学科地位与功能定位。以哲学视角看二者的论争实为学派哲学基础——功利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博弈,借鉴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对哲学基本范畴从对立经由"科学也是价值系统"走向融合,发现功利与科学主义亦具有融合可能,融合路径系在方法论上遵循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相统一。同时该路径有助于犯罪学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互动,达至犯罪学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3.
犯罪学的价值和功用——兼谈犯罪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是一门有用之学,而不是无用之学。犯罪学是关于犯罪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犯罪观;犯罪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独特视角和有用工具;犯罪学是刑法学的上位学科,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引作用;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犯罪学具有政治献策功能,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引作用;犯罪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通过犯罪学研究来科学地应对和解决犯罪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此外,犯罪学研究还具有综合性的知识训练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检视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作为一门专门以犯罪这一特定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在我国,由于研究方法落后所导致的整体研究水平偏低的现实,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犯罪学学科的发展。只有当我们处理好了研究方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我国犯罪学学科的发展和完善。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于犯罪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司法工作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通过各种方法对犯罪现象、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其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司法实务部门制定刑事政策,更好地打击和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5.
从犯罪学研究的传统看,犯罪学是一项男性的事业,其研究者主要是男性科学家且主要研究界性犯罪,这种研究上的误区突显了传统研究中研究者以及分位占主导的刑事司法系统对女性活动普遍缺乏科研的兴趣。今天,犯罪学研究基本突破了传统研究的框架与模式,突出了女性犯罪研究的地位。本文全面评述了当今女性犯罪研究的进展与深度,对我国的犯罪学研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犯罪学理论体系是一项艰苦卓绝的系统性理论研究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理论建设工程。我国的犯罪学研究尽管已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毕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确定必要的概念、范畴,远不能适应与犯罪作斗争的局面。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是我国目前犯罪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李晓明先生的新作《中国犯罪学论纲》(以下简称《论纲》)①应当认为是~部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可贵探索的学术专著。《论纲》和其他犯罪学研究专著一样,也阐述有关犯罪学研究对象、犯罪分类、犯罪原因等问题,但其着眼点又不仅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恩里科*菲利在<犯罪社会学>中对犯罪学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关于犯罪原因三元论以及陪审团制度的论述更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对于我们了解犯罪学,制定刑事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犯罪学     
论犯罪学康树华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寻求犯罪原因,探索预防减少以至消灭犯罪之对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一、犯罪学形成的历史与现状犯罪学,英语Criminologg,在词源学上,一般认为它是拉丁文Crimen(犯罪、罪行)和希腊文Lo...  相似文献   

9.
古典派犯罪学是启蒙思想的产物。同时也是西方犯罪学研究的起始阶段。之后产生的实证派犯罪学、犯罪社会学派对于古典犯罪学派的继承和批判,使得西方犯罪学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上政名师     
岳平,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犯罪学教研室主任、刑事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夏洛特分校刑事司法系访问学者、曾任上海市检察官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律师。  相似文献   

11.
<正>许春金先生,现任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特聘教授,被尊称为"台湾实证犯罪学之父"。许教授毕生致力于犯罪学研究,专著有《犯罪学》《警察组织与管理》《人本犯罪学》《刑事司法》《体系组织与策略》《犯罪预防与犯罪分析》及《警察学总论》,研究著作50余本,期刊著作120余篇,著作等身,不胜枚举,对我国台湾地区及国际犯罪学术及犯  相似文献   

12.
刑法刑事政策化之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刑事政策化是指在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刑法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考量刑事政策因素之影响,并将其作为现行刑法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和目标指引。刑法刑事政策化在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日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刑法刑事政策化思想背后有其重要的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理论基础。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理论根据主要包括犯罪相对论、刑罚有限论、刑法机能主义及谦抑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犯罪学和刑事司法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虽然国际犯罪学学会越来越重视对中国的研究,但就中国犯罪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而言,目前仍然没有相关的文献。本研究对在20种主流犯罪学和刑事司法学期刊上发表的191篇研究中国犯罪学和刑事司法学的文章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从事中国犯罪学研究的学者。通过发文量和引文分析,我们总结出关于中国犯罪学学术影响力的几个排名。本研究认定,发文量最高的学者是刘建宏;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香港城市大学;被引量最高的学者是史蒂文·梅斯纳(Steven Messner),被引量最高的作品是迈克尔·达顿(Michael Dutton)所著的《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夫权本位到人民本位》(Policing and Punishment in China:From Patriarchy to‘The People’)。虽然本研究关注的重点为中国犯罪学,但很少有中国内地学者和中文出版物能在该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多篇著作及讲话中提出了有关犯罪问题的重要观点。他高度重视政治犯罪,提出了富有阶级斗争特色的犯罪原因论,与所处的历史时代相适应,顺应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犯罪观,并对打击经济犯罪、严重违法乱纪及刑事犯罪阐述了看法。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学理论及刑事思想史,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分野犯罪学是将犯罪与犯罪者作为整体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索犯罪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寻求预防犯罪对策的科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曾将犯罪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科学时期(古典阶段)、半科学时期(实证阶段)和科学时期(现代阶段)。古典阶段以贝卡利亚为代表,主张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反对传统刑法的报应观和威吓观。该学派视刑罚为社会防卫的工具,“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①视犯罪原因上,人通过自由意志来选择犯罪或守法行为,主张最有效的犯…  相似文献   

16.
犯罪具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的界定标准。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决犯罪定义的问题以超越犯罪相对性的限制。如此,一方面可扩大犯罪学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可使犯罪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尤其刑事政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使犯罪学在犯罪学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奠定了犯罪学的基础理论。对这两个学派的历史源流和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能找到犯罪学的发展轨迹,理解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的理论核心,为犯罪学研究扩展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8.
赵永琛教授是我国较早从事国际刑事法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他密切关注国际刑事法学研究,开拓进取,在国际刑事法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国际刑事法学术研究领域广泛,科研成果丰硕,涉及国际刑法的基本理论、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国际警务合作、区域刑法、跨国犯罪、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刑事诉讼法及侦查学、犯罪学、反恐学等诸多领域。他勇于开拓创新,研究自成体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洞察力强,崇尚思想宽容。  相似文献   

19.
受自然科学及生物技术的启发,以犯罪人类学出现为标志,犯罪生物学登上了犯罪学舞台。犯罪生物学逐步渗入体型学、基因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及环境学等因素。多数犯罪学家主张将犯罪生物学派分为犯罪人类学派、基因犯罪学派、犯罪生物化学学派及犯罪生物社会学派等派别,其中每一派别之下又各自包含若干学派,为科学解释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生物学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0.
叛逆与专制的核心问题源于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不同理解与追求。人们追求理想、坚持真理时常常忽略了相互间的宽容与尊重。缺乏宽容的社会难免于叛逆和专制,距离和谐就会更加遥远。刑事政策应该是国家确定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执法都必须遵循的对付犯罪的政策。刑事立法应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执法和刑事司法则应该落实刑事立法所确定的宽严相济,而不宜另设宽严标准。从犯罪学角度看,并不是所有犯罪事件都是敌意事件,因为有些犯罪事件中的犯罪人既不对社会有敌意亦不对他人有敌意。敌意是人之所以犯罪、之所以伤害他人和社会的重要原因。减少和消解敌意是我们讨论敌意事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