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组织形式,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的高效与优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精心调控教与学的过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与尺度,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支撑下,教师们要力求做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唯有如此,教学的实效性方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课堂教学方法。要坚持先学后教,根本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合理分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思维激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卞建英  吴芳 《山西青年》2022,(18):13-15
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基于“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建设,是在“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推进课堂建设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的根本改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当下,职业教育“理论导向、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依然占据主导,“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通过解析当前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构建期间的制约影响因素,构建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的核心任务——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学科本位的课堂模式,构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途径的课堂教学,以期为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坚持"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应运而生.坚持"以生为本",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关键是要做到以学生为先、以学生为重、以学生为主和以学生为荣,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孙秀艳  王奕丽 《世纪桥》2010,(5):139-140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含义有二:第一是以学生的学为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第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习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以上两个含义,要求教师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和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在工科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目标,希望通过研究,探索出一种能够将比赛的奋进、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形式与日常教学完美融合的语文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减少语文课堂无效教学活动的目的。团队参考了知网、万方、维普所提供的诸多涉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的论文和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学科已有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结合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一套与语文日常教学密切结合的“赛中学、赛中教”的独特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理念在我国高校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以生为本"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理应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体现。但实际上,"以生为本"理念却面临着"官本位"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以及教职工现代法律意识薄弱、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脱节等现实困境。要真正实现"以生为本",高校必须在建立新观念的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从教师管理本位转向学生权利本位、从教师供给本位转向学生需求本位、从传统管理转向现代治理、从知识灌输转向教育叙事,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个系统工程.学生道德养成,首先必须由学校主导德育的价值和方向;然后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并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品德生成;同时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校导、师范、生本等因素的辨证共生作用,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9.
眼下,新课程的出台和实施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学校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前沿阵地,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就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诸多弊端,对此,许多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大胆尝试改革,成效颇丰。其中,沈雪春老师的“年轻态”探究式教学活力倍展,让我们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革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公平,革除传统教育弊端,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课堂革命”应立足“三教”改革,提升教学水平;聚焦“赛教融通”,建立技能竞赛体系;立足课程思政,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展开。只有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职业教育才能激发更大的改革动能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 ,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认为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就要由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转移 ,教学目标就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 ,广大教师要运用新的教育理念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从实际出发 ,改革课堂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为此 ,课堂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现代教学论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联系的两个组成部分的一种整体活动 ,也是学生在…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对实现党校函授教育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员素质至关重要。几年来,在胡锦涛同志关于“严格把好党校函授教学关”的批示指导下,各级党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深化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函授课堂仍存在着“教”与“学”效果不统一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是党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认识党校函授课堂教与学统一的特殊性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只有实现课堂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才能达到办学的目的。与其它办学形式相比,党校函授课堂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有其特殊性。(一)党校函授课堂教与学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3.
移动学习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生活的无缝衔接,强化"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打造个性化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当前,高校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学习平台:一是建立健全移动学习"4C"模式"微课堂",二是完善"移动图书馆"系统,三是加快移动应用教育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14.
党校研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员素质和提高其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以研究现实问题为核心的 ,以教与学双向互动、充分交流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相长的统一过程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干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研究式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员研究式地“教”和学员研究式地“学”。教员是研究式教学的主导 ,学员是研究式教学的主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体作用融为一体 ,在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中优势互补 ,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式教学是一个系统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紧扣研究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 ,政策机制和措施要配套 ,才能使研究式教学发挥整体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党组织加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而且可以影响整个青年群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努力探索以"以生为本"为核心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持续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沿用灌输式教学,教师以知识讲解为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对于本就对英语不感兴趣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会导致他们学习热情低下,根本不愿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展开,无法保证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能够确实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坐后排"现象值得关注,其主要危害在于学生沦为旁观者、教与学的关系疏离、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从课堂主体视角来看,该现象既与部分教师主导作用未完全发挥有关,又与部分学生主体意识和作用缺失有关。教师是化解"坐后排"现象的关键,要化解这一现象,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积极性。教师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发挥教学主导地位,充实和提升授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则需要充分发挥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模式优化是指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后所实现的教学结构的稳定化、教学活动的有序化、教学效果的高效化、实践环节的检验化。在这一模式中: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过程成为建立在对学生主体性充分尊重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开放过程;二是设计合理而有序的课堂结构,通过各个具体环节的安排有机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进每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三是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优化的教学目标,必须发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粘合教材内容、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三个方面润滑剂的作用;四是借用各种社会反馈系统并以各种社会实践为媒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形成一种持续性评价,以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模式优化是指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后所实现的教学结构的稳定化、教学活动的有序化、教学效果的高效化、实践环节的检验化。在这一模式中: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过程成为建立在对学生主体性充分尊重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开放过程;二是设计合理而有序的课堂结构,通过各个具体环节的安排有机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进每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三是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优化的教学目标,必须发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粘合教材内容、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三个方面"润滑剂"的作用;四是借用各种社会反馈系统并以各种社会实践为媒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形成一种持续性评价,以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眼下,新课程的出台和实施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学校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前沿阵地,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就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诸多弊端,对此,许多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大胆尝试改革,成效颇丰。其中,沈雪春老师的年轻态探究式教学活力倍展,让我们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