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媒介化社会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返乡青年县域城市融入嵌入在城乡社会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中。基于媒介实践视角,从人、媒介与社会互动关系维度,分析返乡青年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实践逻辑及其县域城市融入策略。返乡青年面临着回不去乡村也离不开城市的双重融入困境,县域城市成为他们实现城市化目标的空间选择。新媒介技术构建了连接城乡的传播网络,赋能返乡青年扩展城乡经济空间、编织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城乡日常生活秩序,提高了返乡青年的县域就业能力与社会身份认同。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返乡青年县域城市融入的媒介支持系统,有助于促进县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开展,乡村发展亟待注入新鲜血液。近些年逐渐扩大的"农民工回流"潮正好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妥善应对"农民工回流",拓宽返乡农民创业融资渠道,加强对返乡农民的扶持和培训,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小容  王征兵 《求索》2012,(1):61-63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由于社会制度设计缺陷和农民工个体能力缺失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市民化自觉意识缺乏群体,在融入城市和安守农村之间面临的尴尬境地。固化且备受争议的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应充分考虑农民工个体及家庭的特殊性,构建覆盖新生代农民工的"四条保障线",关注并发展惠及农民工家庭的农村社会"四条保障线",以"一体化"理念改善城乡就业环境。对当下化解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边缘化"危机,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广西传统的主导产业之一,因此农村人口比例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安置任务非常艰巨。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大量农民工回流、返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只有清楚目前返乡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制约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因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广西传统的主导产业之一,因此农村人口比例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安置任务非常艰巨。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大量农民工回流、返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只有清楚目前返乡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制约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因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在家乡县城买房以后,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形成了"新留守"现象。"新留守"是新生代农民工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体现,对县域城乡教育、医疗、社区管理带来了冲击,造成城乡教育资源结构性失衡、城乡医疗结构性资源短缺、城乡社区管理结构性失调,留守家庭权利"双重享有"。为提高城市化质量,政府公共服务的配置和社会管理要与城市化速度同步。在农村强化土地管理,义务教育学校仍然要坚持在撤点并校基础上建立校车制度;在城市新建学校和医院。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说明,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应该走发展中小城市之路,特别以发展县级城市为主。  相似文献   

7.
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乡农民工子女是近些年来受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新兴社会群体。本研究以湖北省Q乡镇中学为个案,探讨了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的实践过程与逻辑。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的实践受到乡土世界、城市世界和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的影响,他们在不同场域型塑的不同惯习以及在各场域中获得资本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乡土适应进程。适应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返乡农民工子女返乡面临着语言、生活、学习、乡村社区、人际关系等方面不适应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竞夺,进而形成实践性惯习,从而从初期的"水土不服"阶段,到中期的"随遇而安"阶段,再到后期的"如鱼得水"阶段,最后成功地融入了乡土社会。  相似文献   

8.
今年,赖钟雄委员关注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他认为,尽管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但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导致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还很普遍,部分农村由于缺乏活力而难以发展。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活力;而要增强农村活力,就要有年轻人。除了要加大对青年职  相似文献   

9.
三千多名农民工突然返乡,一下子打乱了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党委书记刘江海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再就业,还要考虑基层的稳控工作",刘江海说。全镇24个村,几乎每个村都有人失业回乡,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有关农民工安置、培训、维权、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引导回乡创业等各项工作一下子多了起来。返乡的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刚回来大家都忙着访亲探友。如果一段时间再找不到事做,赌博、打架这类治安问题马上就会冒出来。从去年10月至今,全镇的工作都开始围绕农民工返乡的事儿。"就业是稳定的前提",有着长期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委书记刘江海说。为了减少农民工的损失,维持农村的社会稳定,高石碑镇已出资十几万元,用于帮扶农民工再就业和加强农村治安管理。  相似文献   

10.
陈锋  徐娜 《中国青年研究》2015,(2):63-68,62
本研究考察与分析了云南沙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主要受到家庭生活事件、家庭生命周期、主动逃离城市、工伤事故等四种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之后,在就业选择上主要呈现务农技术化与经商自主化的特点;在返乡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类型差异:主动型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目标明确,很快融入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被动型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适应中多呈现阶段性、反复性直至最终定型化的特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可进可退"的政策制度空间,既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又能给予他们自由返乡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1.
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政策的实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因此,对农民工返乡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新问题的严重性、长期性要有更加清晰的预测和警惕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劳动"积聚效应"的结束、"回荡效应"的开始。严峻的就业形势激发了青年农民工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而这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城乡就业压力及培育新型农民,造就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各级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扶持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环境优化政策,切实解决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燃眉之急,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潮"。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09,(1):33-33
农民工回流潮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现象。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困难、农民工返乡,不仅是经济问题,处理不好更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湖北省农民工总数达1036万人,每年出省务工农民工有713万左右,是一个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到2008年底提前返乡农民工已达100万人以上,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失业农民工如果长期不能再就业,势必成为影响稳定的不利因素,因此,当前要着力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4.
任霜 《人民政坛》2009,(1):19-20
2009年我国“三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粮价走低。农民增收面临巨大压力;农民工失业问题凸显,农村就业压力空前;返乡农民工带来新问题,农村潜在不稳定社会风险升高;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可能出现新一轮“卖难”。对此。专家建议:努力为返乡农民工创造再就业机会;为返乡农民工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加大扩大内需资金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武汉市7个主城区、22个街道的1065名青年农民工的数据调查为依据,描述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青年农民工存在着高贡献与低回报的落差、"完全剥夺感"与"相对剥夺感"的叠加、"文化震惊"的主动退缩和污名化的被动排挤、职业低初始水平竞争与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职业发展需求与信息化"数字鸿沟"、乡村支持网络失灵和城市支持网络低效等特点和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单方面存在,而是相互叠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使青年农民工不断边缘化为城市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9,(9):27-29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农民工返乡回流明显增多,给各地劳动就业、人口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省妇联组成调研组于4月中、下旬在全省开展了农民工返乡给家庭带来影响的专项调研。在返乡农民工比较集中的9个市(地)普遍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到肇源县、安达市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全省共收回有效问卷1512份)、举行座谈会、实地考察和入户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农民工返乡给家庭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解决农民工返乡给家庭带来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输出是社会转型期二元经济结构凸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农民工大量外出打工,使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主体要素缺位,客体要素大量闲置,新生主体存在严峻的教育问题与择业倾向,严重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吸引和稳固农民留在农村发展,促使农民工返乡务农与创业,必须要致力于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林 《世纪行》2009,(3):18-19
农民工回流潮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现象。随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深,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冲击愈加明显,对就业影响尤为严重。企业困难、农民工返乡.不仅是经济问题,处理不好更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我省农民工总数达1036万人.每年出省务工农民工有731万左右.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截止2008年底提前返乡农民工已达100万人以上,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实质上是我国农民工权利都是附着在户籍之上而不是人身上。从"户(籍)—权(利)"合一到"人—权(利)"合一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中央政府一直在推动的发达地区农民工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的转移,都是改变"户—权"合一状态,实现"人—权(利)"合一的努力。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置业也是主动对"人—权"分离状态的调适。要促成新生代农民工"人—权"合一的实现,就要确立权利为本位的社会体制;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转移与置换的协同式社会管理;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区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既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事关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从去年9月开始,灵宝市外出农民工逐渐出现返乡回流现象。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灵宝市人大常委会对返乡农民工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