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说机会?它常常是在你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的。那天我拐入盘福酒店内的商场买东西,随口叹了句:“生意好清淡啵!”忽听身旁有位北方大汉插嘴道:“小伙子,这么说,你对这里有兴趣?”我还没来得及思索他话里的意思,他又豪爽地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家煤炭公司有一个叫克纳弗的推销员,一直试着要把煤推销给一家大的连锁公司。但该公司不予理会。仍然从另一个镇上买煤。克纳弗不懂为什么无法把煤推销给对方。后来他参加了一个培训班。一次,班上组织了分组辩论,题目是“连锁公司分布各处对国家害多于益。”老师有目的地将克纳弗编在否定的一边,克纳弗答应替连锁商店辩护。于是他跑到那家他所痛恨的连锁公司,去见一位高级职员说:“我不是来这儿推销煤的,我是来请你帮我一个大忙。”接着,他就把辩论的事讲给那个职员听,告诉那职员只有他才能提供辩论所需要的资料。最后克纳弗说道:“我非常想赢得这场辩论,你  相似文献   

3.
等了有十几分钟,大师还真回了电话。他懒洋洋地说:“你有没有搞错啊?现在才五点呀!你睡不着觉,也不想让别人休息好是吧?可你要明白,我如果休息不好,哪有精力为你排忧解难?”鲍春花忙说:“对不起,我是让她给弄胡涂了,一夜没睡,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4.
1996年12月,北京某仪器公司接待了两位顾客。一位姓李,一位姓张,说是广西南宁一家开发公司的,李某是总经理。他们打算购买一套价值30余万元的仪器。公司经理就价格等问题征询对方意见。没想到对方十分爽快,还价很少,对仪器的性能和质量也没有过多的谈论。李总很义气地说:“我是为单位买仪器,钱由公家出,做个人情.让你多赚点。”还说这批仪器是为属下的公司买的,自己不懂技术,只是代劳购买。“冲你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广州番禺县万顷沙的一个农妇忽然接到农金员送来的还贷通知书,一时傻眼了。“这死鬼什么时候借了1000元?做什么用?他是不是瞒着我,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时,丈夫刚好拖着沉重的脚步,醉醺醺地跨过门槛,还没站稳脚,就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顿骂:“你这个酒鬼,你借1000元钱干什么去了?你是不是把钱送给婊子了?你说!”“少啰嗦!我用钱还得请示你。”丈夫瞪了妻子一眼,把头扭向一边。妻子把还款通知书掷到他的面前,气愤地说:“这1000元钱,看你拿什么还!”“没钱还,就把冰箱卖了。”  相似文献   

6.
夏红 《工会博览》2004,(11):71-72
等了有十几分钟,大师还真回了电话。他懒洋洋地说:“你有没有搞错啊?现在才五点呀!你睡不着觉,也不想让别人休息好是吧?可你要明白,我如果休息不好,哪有精力为你排忧解难?”鲍春花忙说:“对不起,我是让  相似文献   

7.
欠着五十元     
曾勇 《工会博览》2013,(29):50-50
我去买火车票,发现钱没了。谁这么坏,偷了我的钱包?这时,一个要饭的走来。我冲他发火:“我都想要钱了。”“你差多少钱回家?”“从南京到镇江,你说多少?”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元。你说我会拿他的钱?会的。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并说我过几天还到南京,到时还给他。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孤独     
《南风窗》2016,(11)
正前些天,在重庆采访时,我接到了一个采访对象的电话。对方劈头就说:"你的报道,我看到了。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我这么帮你,给你看那么多材料,你还这样写我!"电话那头,我感受到了对方的失落。但我没有失落,因为报道,这些年接到类似电话的,太多了,我已经产生了极强的抗羞辱能力。举例子吧。前几年,我的《×××案件的反思》出刊时,×××  相似文献   

9.
市公安局傅振华局长家小院。卢小影带哥哥卢小凯走入。小影:“傅局长!我把他带来了。”局长迎上来:“年轻的神经外科专家!你妹妹多次讲到你,你父亲也是我的好朋友。来,坐。”他们坐在院子里小藤桌旁。局长:“听说你父亲一直在美国讲学?”小凯:“是的,已经去一年多了。”局长:“最近通电话了吗?”小凯:“没有。他近来很忙,前不久来信说又去拉丁美洲了。”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1987,(10)
你心目中的《南风窗》是怎么样的?你、我、他,自有不同高见吧。广州宣传学院“社会传播与公共关系”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传播反馈原理时,走出课堂,访问了300多位《南风窗》的订户。同学们说,访问之前,他们有点忐忑不安,担心会成为“不速之客”,谁料接触读者之后,对方的热情竟使他们大感“受宠若惊”,都是热心人呵! 同学们在顺利完成了300多份问卷的填写工作后,还各自写了一篇调查心得。现选登其中部分,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南风窗》。  相似文献   

11.
莉莉:你接触的香港人还不太多吧?我相信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是坏蛋的。广东有句俗话说:“一竹篙打死一船人”,希望你不会用这样的心理去看事物吧。在这件事上,我建议你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及时去向上一级投诉。我相信世界上总是需要一些仗义执言的人的。不过,从对方的心态去分析,我建议你注意几点: 第一、先保障自己。不要犹豫不决反而让他先下手为强,向你公报私仇;第二、通过工会的力量,直接与上一级主管反映这个人处事不当:第三、你应该  相似文献   

12.
纽约,世界名城也,名不虚传。曼哈顿,更是城中之城,它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都很特殊,包括它的骗子。比如,我在纽约就碰到过各种肤色的骗子。刚到纽约的一日,正在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内向地铁站走去,迎面过来一矮个小生。一看便知是我们的同类。他看着我迟疑地问:“你讲国语还是广东话?”“干吗?”他展开一张皱皱的纸条说:“我是新加坡人,在波士顿读书。来纽约旅游被偷。你能否给我点回去的路费?”我正迟疑地接过那破字条看时(内容与他说的一致),旁边杀过一说广东话的女子,大嚷:“别给他钱,他是骗子。刚才我已给了他3美元。”一见这女子,那小个  相似文献   

13.
放学时间过了许久,上初一的儿子才回来。吃饭时,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晚回家,儿子神秘地对我说,他和两个同学在商量一件大事。我禁不住有些好笑,便试探着问:“你能告诉我吗?”儿子有些犹豫地说:“这是我们三人之间的秘密。”“如果我替你保守秘密,能让我知道吗?”儿子思考了一会儿,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尔后,把他们的秘密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14.
都市里,人真多。上班族一个个匆匆忙忙抢时间,车与人,人与车,也就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或许你碰他,抑或他碰你。碰到对方脾气好,多说几声对不起,就没事了,若对方自以为是公子绅士千金贵人,最多也只是遭几声谩骂、看几个白眼,只要你不出声应对。一次,我骑车把老大一个男人撞翻在地,我害怕极了,连道歉也发颤,那人一句“没关系”就消除了我的顾虑,让我感激涕零。不过,那天我就没这么幸运了。当我下班时,迎面飞来一辆摩托车,为了超车,却向我右手边紧逼。危急之际,我下意识地把车往路面  相似文献   

15.
人才与位置     
一九四二年的一天,有四个穿短裤的美国军官在一所房子里冷得直发抖。这时美国海军负责征选人才的委员进来了,他问军官A:“你能做什么?”A答:“我曾是梅西百货公司的采购员,受过训练,能迅速地判断市场价格与趋势。”委员斥道:“难道你连一点实际工作都做不了?”于是他又问B。 B答:“我原是律师,善于衡量证据和整理材料。”委员又把B否决了。C说:“我懂得语文,通晓历史。”委员哼了一声,把眼光投向D。D很神气地说:“我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QQ     
去年夏天,因为工作调动得闲回了次家,晚上父亲兴冲冲地拿出自己的手机,说让给他装个QQ.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装完后不怎么会用,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怎么用,还开玩笑说:“爸,怎么想起玩这个了.”父亲回答说:“你们兄弟俩都有,我也装一个,方便联系”. 对于父亲使用QQ,起初我并没有在意,只觉得像他说的那样,为了方便和别人沟通,可是,慢慢地,父亲的QQ竟成了我心里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这一切都是源于父亲QQ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18.
价值的领带     
一位来自中国广东的推销员到美国一家公司,向一位代理推销一种餐巾。这位代理开出的价钱低于推销员底价两美分,这是不能相让的两美分。 怎么办呢?推销并灵机一动,夸奖对方的红领带漂亮、得体。这一着真灵,对方马上也注意到了这位推销员系的白领带。这是一条上海产的真丝领带,上面绣了一条栩栩如  相似文献   

19.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给站在身边的老人让座,没想到竞被老人拒绝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大学生再次请老人坐下,又被拒绝了。年轻人可能感到有些意外,有些尴尬,嘴里嘟哝了一句:“你摽我呀”(当地方言,即“你耍我”之意)谁知老人竞将“摽”听成了“嫖”,扬手便打了年轻人一耳光.还气愤的说:“我活了70多岁.一辈子清清白白。还从来没有人说我嫖过呢!”小伙子的嘴被打出了血。牙也有一颗被打松了,他很是伤心:“我只是说了句口头语.不是你说的这个嫖呀!我不是在骂你呀!”老人大概也觉得有点冒失,掏出了200元作为赔偿,但拒绝道歉。(据M《时代快报》)。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在IT领域摸爬滚打十年的骨灰级老手,我最有机会享受“远程协助”带来的各种欢乐.每当有人需要远程协助的时候,我已然能够做到,在她眼巴巴求助的眼神下,祭出九阴白骨掌,上下其手,在对方的电脑上随意鼓捣,有时候还能发现不一般的风景. 事实是,这“远程协助”的起因并不是我主动要求的,而是不得已为之.因为我无论如何磨破嘴皮说明解释,对方还是瞪着一双茫然的双眼,连广告里小朋友都会说“哪里不会点哪里”,可是我可爱的客户就是不会点,或者说不点,只管可怜兮兮地和我商量“加我好友给我远程看看呗?我告诉你QQ号……”“这个这个……不太方便吧?”“没事儿!”既然到了这个份上,用户这么看得起咱,主动说没事儿,我还矫情什么呢.我已经顾不得多想,赶紧把用户的烫手山芋接过来,要不怎么说我们IT工程师就是救火队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