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这一笔名,与他认为值得纪念的人有关。1927年,李尧棠赴法国留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尧棠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这本书是他为大哥写的,准备寄到上海去自费出版。李尧棠并没有想发表,所以也没有署名。当时,他宿舍隔壁住着位学哲学的安徽同学——詹剑锋,这是他作品的第一位读者。詹剑锋读过《灭亡》以后,提出寄出前应该署个作者名字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可心 《奋斗》2009,(11):21-22
沙青于抗战胜利后,从延安到内蒙古,后来又赴黑龙江哈尔滨,他至今从艺生涯已60余年,是一位人民欢迎的老艺术家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汤李 《党建文汇》2008,(1):40-40
由巴金小说《团圆》改编而成 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换上军装,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巴金同创作人员深入到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回国后,他写出中篇小说《团圆》,并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上。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9,(10):53-53
苏文洋在8月26日的《北京晚报》上撰文指出: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何以短短三四年时间就民心丧尽、结束了其在大陆的统治呢?人们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心向背。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在其《成败之鉴》回忆录中,专有一个章节:“冀朝鼎祸国阴谋之得逞”。冀朝鼎即冀朝铸的哥哥,解放前是一位地下党员,其唯一的上级是周恩来。  相似文献   

5.
萧玫 《北京党史》2013,(5):56-58
位于北京东城南河沿大街的翠明庄.是一座党史上有很高知名度的建筑物。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翠明庄曾是“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驻地。北平和平解放后不久,这里就成为中共中央组织部招待所.几十年里记录下许多重要事件。而王光美与翠明庄也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  相似文献   

6.
赵家治 《新长征》2009,(12):18-19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为人民政协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力促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都成为人民政协思想产生和人民政协组织诞生的先导。从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号召到人民政协成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远走美国的国民党原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对《欧洲日报》女记者奥古斯托·玛赛丽动情地说:"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中共中央注意到李宗仁先生思想的转变,从而开始了推动他回国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王彪 《广东党史》2010,(1):14-16,33
<正>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每一个有爱国心的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它是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国耻日!也就是《南京条约》,清政府屈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就开始了重建国家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目标提出之前,先后在特定背景下提出并实践过“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与“民主共和国”等目标。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设计在20世纪40年代初即已成型并公布于众,只是由于国民党当局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发动了内战,中共的政治设计未能在全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杨光 《党史博览》2011,(5):25-29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波茨坦公告》,其中规定日本战后仅“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货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从而确立了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抗战胜利后,中共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区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1.
王宏伟 《党史文汇》2011,(11):12-14
新中国成立之后,歌颂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劳动人民新生活的歌曲进入创作热潮之中,并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极为重要的内容。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百花齐放、百鸟争春”的新局面逐渐形成,除歌曲创作的繁荣外,组歌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也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首部反映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彩色故事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民族资本家作主人公的影片,《不夜城》于1957年基本拍摄完成,还没来得及后期制作。即被打入“冷宫”,束之高阁.直至1965年才因批判的需要而公开放映。那么,电影《不夜碱》究竟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其前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元老之一的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爱国者.他早年曾与共产党人一起创办了著名的上海大学.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时,他提出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抨击了当时的"分共"逆流.抗日战争时期,他主张两党团结,共同抗日,并为中共中央在武汉创办、后迁至重庆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题写了报头.抗战胜利后,于右任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内战政策表示不满.1949年4月,李宗仁派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飞往北平,进行国共和平谈判.接着又拟派于右任作为特使飞往北平,参加谈判.而张治中却认为于右任留在南京可更快促成<和平协定>,因此电告李宗仁"请于暂缓来平".以后,于右任期待南京解放,但却在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4月21日,被国民党武装人员强行架走,离开南京,辗转上海、广州,到了重庆.后来,他未能与老妻、爱女见上一面,就又被胁迫于11月28日到了台湾.从此,这位须发苍苍的老人开始了隔海相望、怀念大陆亲人的暮年生涯.每念至此,于右任都会说:"文白(即张治中)误我!文白误我!"  相似文献   

14.
15.
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近日正式出版。同时,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学习《党史》二卷纳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安排之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