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友情     
有一种感情比晨露晶莹比黄金贵重无论分别还是相逢痛苦时的一声安慰幸福时的一句提醒都让我深深感动这也许就是友情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寒冷时像一团炉火炎热时像一缕清风途中遇雨像一把伞夜行路上像一盏灯亲历过这些我们就会面带笑容在人生的道路上真诚便会与你同行风雨无阻患难与共只须眼睛阅读着眼睛心灵便会沟通心灵……友情@李兆军  相似文献   

2.
程刚 《政府法制》2010,(24):12-12
在印度阿明迪维群岛附近海域有一种鹦鹉鱼,每当夜幕降临,它便分泌出一种如胶似漆晶莹透明的液体将自己包裹起来,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漂亮的“睡衣”。  相似文献   

3.
秋天 《中国律师》2012,(4):71-73
初春,天上飘着潆潆细雨,空气中还有几分寒意。但是,一走进北京朝阳区律师协会的办公楼,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宾至如归的温暖。接待大厅内,窗明几净,绿色的植物枝繁叶茂。墙上的大屏幕正播放着律协各种活动的照片,丰富而生动,观者如身临其境。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或是全神贯注地接听电话,或是同来访者认真交谈,解答问题……"回朝阳律协,就像回家一样!"难怪有律师这样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做《提醒幸福》,意在告诉人们怎样享受幸福,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在这篇美文的众多的言词之中,我尤其看重“提醒”二字,它使我生发出许多感慨。提醒者,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也。它好像公路两旁竖立的那一面面警示牌,提醒着司机们前面的路哪儿要分岔,哪儿有急弯,哪儿要鸣笛示警,哪儿要减速慢行。提醒更像人生中那一位位慈祥的长者,时时提醒着晚辈们注意着这儿,注意着那儿。正像毕淑敏同志所述那样:“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结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  相似文献   

5.
幸福     
幸福是一生的信仰,让人矢志不渝,一边追寻幸福,一边享受幸福的快乐。最近好多文章提到关于幸福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幸福呢,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解除压抑可产生幸福;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便是幸福;人本主义则认为,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也是幸福。抛开那些幸福学家的科学理论,简单地说,所谓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外人看到的只是幸福的表象,而真正的幸福却是自己刹那间的一种顿悟,一种心灵的震颤。突然间的月朗风清,了然于胸,原来幸福是这样子的。这个午后,阳光很是灿烂,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从音箱里传出的轻音乐  相似文献   

6.
她很普通,与她交谈就像和邻家大姐一样亲切、随和,让人有时竟忘却她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可她确是位忠实履行代表职责、为民请命、受人爱戴的人大代表;她很平凡,一名普普通通的公交公司的乘务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她默默地二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着,在漫长的旅途中留下闪光的足迹,她无愧于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相似文献   

7.
秋的注释     
翻开季节的词典我发现,秋是一个饱满而且金黄的词语大地上,闪耀动人的光泽玉米是它的近义词大豆是它的近义词坠弯枝条的苹果是它的近义词撑裂了地皮的红薯也是它的近义词在秋的上面,更有颗颗汗珠拼音一样标注着向着汗水的源头望去我看见,一个老实的农民正有些腼腆地搓着双手嘿嘿笑着他的笑声,其实就是对秋天最好的注释秋的注释@李德民  相似文献   

8.
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维尔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对年轻的夫妇,就像许多婚姻一样,以祝福开始,以悲剧收场,看起来幸福美满,却又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温暖的幸福     
束晓英 《江淮法治》2012,(24):55-55
幸福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节里。你感受到了,你就幸福了。幸福和物质无关,和心灵对世界的反馈紧密相连。那种来自亲情的温暖的幸福,你感受到了吗?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对语言的某种感觉 ,是一种民族语言思维的优化机制 ,它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语言 ,尤其是语言结构。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差异的对比 ,阐述了语感在翻译时结构转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一种语言是通用的,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都可以听懂并理解它,这就是音乐。在音乐的殿堂里,你能忘记烦忧与痛苦,感受快乐与欣慰,体会成功与喜悦,憧憬幸福与希望。音乐是情感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可以用跳动的音符来表现,甚至有时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受也能被一段旋律描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音乐开始之处,乃语言终止之时。”音乐让一切都变得和谐而朦胧,把纷争化解于抑扬顿错之间。 与音乐完全不同的是法律,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观、世界观,它分明地界定了罪与非罪、法与非法的…  相似文献   

12.
李昌钰主持侦查了许多重大案件.他往往根据现场的线索推断侦破方向,将罪犯绳之以法.有人认为,李昌钰有“第六感”.还有传闻更具神秘色彩:他有一颗神秘的水晶球,能与死者交谈,就像电影《人鬼情未了》中的灵媒女巫.  相似文献   

13.
去年2月28日上午7时,安徽省肥西县司法局官亭司法所孟祥富所长像往常一样到办公室上班,当他准备推开办公室门时,发现门旁边放着一个包裹,同时一声婴儿的啼哭把他惊呆了,他定了定神,抱起包裹一看,原来包裹里是一个婴儿,他当时便想:这是谁家的?为什么丢弃  相似文献   

14.
母爱本该是无私无暇地呵护着儿女长大成人。可是,有一位母亲,却为了追寻所谓的幸福,在婚外恋的泥淖里不能自拔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造成一无辜少年身亡的悲惨结局。锒铛入狱、行将受刑的母亲使她那年仅18岁正在大学安心学习的女儿永远地失去母爱,也给女儿纯真的心灵蒙上巨大的阴影。近日,笔者见到这位女学生,她悲痛地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她没有为母亲开脱罪责,她只愿天下父母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黄明哲 《中国监察》2010,(19):36-37
什么是幸福?千百年来这是人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但至今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幸福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就是说,幸福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认知和满足,是一种心灵感受。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6.
高娟 《检察风云》2014,(13):42-43
当今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幸福长久地寄托向外部物质世界,人们普遍认为生活条件优越了就会获得幸福.于是,人们通过个人努力去寻求功名利禄,却经常身陷繁忙、苦不堪言;闲暇时则寄情于物质享受,却在结束后倍感迷茫.大家热衷在微博、微信的朋友圈里晒出自己的衣食住行、品质生活,博得了朋友、网友的羡慕.可如果有一天,你不慎走进身边某个人的生活,就会发现表面光鲜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不如意,就像张爱玲说的,“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养子大国 九月的一个星期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郊外的一座公园举力、了一场野餐会。孩子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来回奔跑,家长们则坐在屋檐下的长椅上饶有兴趣地交谈。尽管这就像家庭剧的情景,但有—点不同的是,这些孩子一眼看上去就与自己的父母不是同一种族。  相似文献   

18.
诗是情感语言的浓缩形式。没有情感因素的存在,诗就只剩下枯燥的和僵化的语言外壳,就毫无生气可言,也就失去了动人的力量。任何与感情相脱离的形式,都是死形式;一旦形式中有情感的灌注,这个形式立刻就生动起来,成为一种活形式。诗歌,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获得生命,有了感情的诗歌,就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诗歌的生命之所以历久不衰,并不全是因为它表现的某一思想是伟大的。是什么因素支撑着诗的生命,而使其焕发出光辉呢?是情感!诗歌的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们谈学雷锋,都是注重从精神传承方面来讲,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可这种讲解总有一种灌输和说教的味道,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时下,幸福指数正在成为时髦名词,从这个方面切入,更有时尚、社会发展的意义。过去我们在看待雷锋现象的时候,多强调他的付出,却忽略了他的收获,巨大而温暖的精神幸福收获。他好事做了一火车,幸福也得到了一火车啊。当一个人无怨无悔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时候,他的心理发展就会呈现无私无欲的君子境界,因为淡化了功利化追求,注重了右脑开发,他感受幸福的能力就强,幸福指数就会非常高。这是心理学家说的,有例为证,  相似文献   

20.
江天 《江淮法治》2011,(6):57-57
只是质朴无华的平铺直述,却让人的心弦一丝丝地颤动;只是简简单单的故事,却像烙印一样打在人的心尖;只是不厚的一本小书,读完再拿到手上却感到重量;只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被感动的却包括我们这些成年读者。日本作家灰谷健次郎的儿童小说《兔之眼》,写的是关于善良和温柔的故事,它像家兔的眼睛,那么无辜,那么平静,那么温暖,让读者的心灵一进入情节就被漂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