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飞 《北京观察》2013,(9):16-19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从而使城市运转更加有效,城市管理更加到位,城市服务更加个性化。为了更好地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发展,今年4月,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以社会建设工作小组为基础,联合8个民主党派市委组成课题组,开展了"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调研,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网格员的工作8月15日,早上七点,像往常一样,张师傅骑着为网格监督员统一配备的自行车,穿梭在网格中的街道、胡同,没过5分钟,张师傅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2.
一、基于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多普达D600"城管通"手机开发一套基础数据动态更新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网格化城市管理数据普查采用的传统方法是将所有城市部件、地址兴趣点参照物、区界、街道范围线、监督员责任区范围线、社区线、万米单元网格等数据套印在比例为1:500地形图中,监督员手拿地图到现场审核,将变化的数据在地图上标注和在表格中进行登记.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网格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网格化城市管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不断推进首都网格化城市管理向纵深发展,逐步建立起较为科学、完整的运行体系,形成了有机制、有标准、有队伍、有考核、有平台、有数据的扁平化、闭环式管理模式,发挥"侦察兵"和"指挥棒"的作用,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准细化、敏捷高效。  相似文献   

4.
一、系统建设背景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以2004年东城区创立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为起源。它的基本流程是城市管理监督员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利用城管通手机采集信息和图片,上传至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由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分配处置。这种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内容监控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力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一)大力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强调"要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的任务必将越来越重,城市管理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大力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完全符合创新、协调、  相似文献   

6.
网格化城市管理是一种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在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卫等管理领域已有应用.构建基于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城镇绿地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城镇绿地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绿地管理质量、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紧扣徐州市委、市政府新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区实际,依托"片长街长"网格化管理、"大城管"和市场化保洁三大机制,创新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工作思路,把"治违治乱治脏治堵治暗"专项整治与网格化管理、"大城管"综合管理和"三重一大"项目建设、"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以及城区控违拆违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全区城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区控违拆违、数字化城管、市容管理、环卫管理等工作均走在了城区前列,城市管理效果和队伍建设水平实现了良性互动发展,较好地丰富了"三大机制"的内涵,率先走出了"服务型城管"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起步于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的万米网格化管理。随着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兴起和推广模式,其中信息技术支撑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从狭义上的"城市管理"向广阔的"社会管理"领域拓展,带动了众多城市社区创新社会管理制度、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因而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可相对区分为城管市政网格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记者 王然)今年,北京市将积极推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力争实现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区级平台全覆盖;推广"微循环"成功经验,快速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提升处置效率;扩大公众参与,推动网格化城市管理案件公开;继续开展举报有奖活动,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环境建设。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创建、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范本。自2006年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运  相似文献   

10.
正"六精六细"指的是精准细化、精密细致、精雕细刻、精打细算、精明细巧、精心细腻。"六精六细"管理理念是在推进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理念,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高度凝练、方法创新,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放大,对网格化城市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网格化基本情况及其发展历程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试点网格化城市管理,从城市管理需求入手,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