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当前,对什么是间接故意杀人?怎样区分直接故意杀人、间接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间接故意杀人应否独立论罪?在刑法理论中还有不同的认识。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直接故意杀人比较重视,而对间接故意杀人则有所忽视,有的把间接故  相似文献   

2.
读者:刘律师,我的父母去世了,留下我这个姐姐和一个未成年的弟弟我想问一下,弟弟的扶养问题如何解决?姐姐必须对弟弟负责还是有其他选择?姐姐可以拒绝扶养未成年的弟弟吗?  相似文献   

3.
抢劫致人死亡是否包括故意杀人在内,也就是高铭暄同志所讲的抢劫中故意杀人是构成一罪还是两罪的问题。例如,为了抢劫财物而故意杀死被害人,是按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二款抢劫致人死亡定一罪呢?还是定抢劫和故意杀人两罪?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都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抢劫致人死亡是指过失造成死亡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佳 《法庭内外》2009,(4):63-63
因情感问题女友向男朋友提出了分手,却因为男方向女方提出了“只有给一笔分手费“才同意分手的要求而使得双方产生矛盾,矛盾很快被激化.双方在车内厮打过程中.女方用随身携带的书包上的包带将男方勒死。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开审理了被告人翟某、翟某某涉嫌故意杀人一案。  相似文献   

5.
丁素珍  董震 《检察风云》2008,(18):54-55
姐姐存在证券公司账户上的资金,被弟弟擅自取走了十几万.姐姐不向弟弟追讨,而是要求证券公司赔偿.法院会支持她这样的"无理"要求吗?……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9日,一纸调解书终于使弟弟郑吉得到了为姐姐郑娟捐献骨髓的10万元经济补偿金.大病面前,弟弟为姐姐捐献骨髓,这本是源于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可弟弟为何上法庭讨要补偿金呢?亲情背后有法理,法理背后有亲情.  相似文献   

7.
当某一故意杀人犯罪发生时,侦查机关的第一要务是准确判定案件属性。其中确定案件是否属于系列杀人犯罪可谓重中之重,因为这既关涉到案件能否得以及时、准确侦破,又关乎司法公正。为便于侦查机关准确判别某一故意杀人是否属于系列杀人犯罪,兹在明确界定系列杀人犯罪概念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等方法创建系列杀人犯罪分类模型和回归模型。依据系列杀人犯罪分类模型,侦查机关可初步基于犯罪地是否偏僻、被害人尸体是否在犯罪现场、凶犯除故意杀人是否还有抢劫、是否有犯罪前科等四个方面直观判定某一故意杀人是否为系列杀人犯罪;依据系列杀人犯罪回归模型,侦查机关可精准计算出某一故意杀人为系列杀人犯罪的概率值。分类模型的直观性和回归模型的精准性为侦查机关判别故意杀人犯罪案件属性提供了一个可具体测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故意杀人犯罪伴随行为,是指犯罪人在故意杀人犯罪过程中针对被害人实施的,除故意杀人行为以外的其他违法行为。具体来讲,这个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司法》1992年第7期刊登了董华、黄伯煜同志的《故意杀人?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一文(以下简称《董文》)。笔者读者,认为《董文》所持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周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应定故意杀人罪。 周某针对佟某的不法侵害采取的防卫行为和以后的杀人行为是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两个行为,而非《董文》所谈的“从佟某的不法侵害到周某的正当防卫直到防卫过当,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全过程,不能把不法侵害、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看成是两个彼此独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一例不幸婚姻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夫妻不和婚外情是引起女性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的主要原因,而预防女性实施故意杀人犯罪应当从提高夫妻双方的个人素质入手.  相似文献   

11.
正老板、情夫、债务人、故意杀人者是同一个人的多重身份,一位民营企业老板在这多重身份之间演绎了一出情断恩绝的残忍剧,把借钱给他扶助他事业发展的情人推入深井。庆幸的是,那位女子经过三天三夜的艰难自救成功脱险。2013年12月15日10点30分,海南省海口市市民杨女士和姐姐在步行中意外发现,路边半开着的井盖里有一只手在不停地晃动。顿时,姐妹俩惊恐万分,井里的女子央求她们:"快帮忙报警,我被人骗了,已经没力气了。"杨女士的姐姐立即拨打110报警。据井下女子刘玉梅的报案描述以及初步调查,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的办案人员将此案以故意杀人未遂立案侦查。案件经口口相传在海南省引起强烈反响,作案方式的精心策划及手段之残忍令人唏嘘。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解决了实践中对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行为的定罪难问题,但对“故意杀人后乘机取走被害人随身财物”的行为没有作出相应规定,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此也存在多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故意杀人后乘机取走被害人随身财物,应以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13.
“行凶”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的特别防卫权的首要适用对象,是指具有伤害、杀人故意所采取的损害后果无法确定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攻击行为,它不仅包含直接故意的杀人、伤害等犯罪行为,还应包括间接故意杀人、伤害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严重违法行为以及实施杀人、抢劫等其他犯罪所采用的暴力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关于杀人罪的规定是概念法学的产物,也是类型化不足的典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于其过于简单的罪状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罪状与刑罚不匹配以及立法模式零乱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而造成的量刑基准混乱的现实,严重损害了罪刑法定原则,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大量同罪不同罚的现象。杀人行为类型化既有其理论上的根据又有实践上的依据,类型化就是区别化,是概念式思维的补充。杀人行为类型化的意义在于它能使量刑的基准细化,弥补行为评价的不足以及有效消减死刑适用条款等。杀人行为类型化的哲学依据是相对意志自由;类型化的标尺是犯罪效应。杀人行为类型化的思路是首先将杀人行为区分为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两种;故意杀人行为又根据责任阶梯分为:普通故意杀人、加重故意杀人及减轻故意杀人;减轻的故意杀人又依据行为类型分为:挑衅杀人、应请求杀人、帮助自杀、教唆或者逼迫他人自杀等。本文还讨论了各种杀人行为的认定规则。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9日,一纸调解书终于使身为弟弟的郑吉,得到了因姐姐郑娟捐献骨髓而经济补偿十万元。而姐姐却在两次骨髓移植后溘然长眠,这桩对簿公堂的亲姐弟骨髓捐献案也至此画上了句号。人们不禁产生了疑问,这本是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姐姐已然离世,弟弟却为何因为捐献骨髓坚持打官司要经济补偿,是亲情难敌金钱诱惑,还是另有隐情?手足之情共战病魔郑娟出生在北京市怀柔区的一个偏远乡村,自己是大姐,还有三个弟弟,  相似文献   

16.
卓舒 《法庭内外》2006,(8):39-43
姐姐忍痛辍学.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弟弟如愿以偿成为了“天之骄子”,也成了姐姐永远的牵挂!在姐姐知情的情况下。弟弟进行着一场火热的初恋.然后遭遇失败。不料,弟弟从此深陷感情旋涡而难以自拔。大学毕业后,工作的不如意更让弟弟雪上加霜.身为会计的他突然携带单位巨款外逃。欲挥霍一空后了却一生。此时,深爱弟弟的4个姐姐行动起来了,她们一边打工为弟弟攒钱,减轻罪责;一边四处打听弟弟的下落。最后,姐弟终于在他乡偶然相逢.深明大义的姐姐们却把弟弟送进了看守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分则中“致人死亡”的规定有两种情况。一是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一是故意犯某种特定罪而发生致人死亡结果的。前者与故意杀人界限分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无争议;但对后者与故意杀人有无区别,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些条文的“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有区别,如故意伤害致死;有些条文的“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没有区别,如抢劫、强奸、放火、投毒等犯罪中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做小生意的男子,只因对一名法院书记员的姐姐说句牢骚话,竟然丢了性命。悲剧惨绝人寰,在备受社会关注的同时,惊动了中央高层。在重要批示下,当事民警因涉嫌故意杀人被送上法庭。2007年5月,此案一审判决下达,三名被告均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刑。  相似文献   

19.
该当何罪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我仍然端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已审阅数遍的案卷,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着一个问题:这个犯罪嫌疑人究竟该当何罪?是交通肇事,还是故意伤害,抑或是故意杀人?  相似文献   

20.
故意杀人案作无罪处理的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意杀人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历来是打击的重点.因此,对故意杀人犯罪案件作无罪处理,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对湖北省某市1997年10月以来作无罪处理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分析,以剖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