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国竞争和大国实力的变化是国际秩序转型的主要变量,它们影响着族群冲突。大国实力下降造成国内统治力减弱,届时国内各族群为争取权力而进行族群动员,引发族群冲突;同时大国实力下降会收缩其在国际控制范围,进而出现权力真空,由此引发族群对于权力的竞争和冲突。大国间竞争也会引发族群冲突。大国在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竞争会引起族群间的收入不平等,进而引发或加剧族群间的竞争和冲突;大国在政治上的竞争,尤其在地缘政治上的争夺会引发族群冲突;大国在意识形态上的竞争为族群竞争提供思想支持。数据显示,1946-2015年间的族群冲突与苏联和美国的实力变化存在一定的趋势匹配。当美苏之间实力变化不大、竞争缓和时,族群冲突也相对减少;当两国之间实力起伏较大、竞争加剧时,族群冲突便有增长趋势,特别是苏联解体后,权力由苏联转向美国的几年,族群冲突异常激烈。1961-1991伊拉克库尔德人族群运动与苏美间的竞争息息相关,苏联通过支持伊拉克,以获得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美国为了减少苏联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确保丰富廉价的石油供应,唆使库尔德人反对伊拉克,并利用伊朗和伊拉克边界争端,通过支持伊朗来制衡伊拉克,进而削弱伊拉克,以确保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正是美苏对该地区石油、地缘战略和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让该地区复杂的族群、宗教矛盾成为它们全球争霸的工具,加之库尔德人自身的诉求,最终酿成长达三十多年的族群冲突。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后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拉克战争后 ,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 6点 :伊拉克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支柱国家” ;沙特、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与美国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国家”的关系 ;伊朗、叙利亚是美国的“潜在敌意国家” ;法、德与美国盟友反目 ;俄罗斯和美国矛盾重重 ;“多强”合作的趋势加强。中东地区大国同美国的关系将进行新一轮的分化与组合 ,世界强国针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进一步加强合作将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国际关系生动地展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理论、合作理论和权力 (实力 )理论。未来的中东国际关系将是这样一幅图景 :国家利益为主轴 ,国家实力为决定因素 ,冲突与合作共生、霸权与反霸权、均势与反均势共存、多角色多层次博弈。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反对派组织繁多,派系庞杂。特别是海湾战争结束后,在美国“遏伊倒萨”政策推动下,伊反对派组织迅速发展至近百个,其中较有实力和影响的派别有民主反对党、库尔德反对党、伊斯兰什叶派反对党、民族主义反对党和伊拉克军事集团等。 一、民主反对党。该集团共有7支力量,由伊拉克中部伊斯兰教的逊尼派组成,被美国视为替代萨达姆政权的主要力量。1968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特别是1979年萨达姆执政以后,在伊拉克国内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国家政权掌握在萨达姆家族、亲信和少数逊尼派派系手中,这激起了其他逊尼派派系的不满,后逐渐发展成为反政府组织——民主反对党。此外,海湾战争后,伊拉克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许多成员不满现政权统治,纷纷流亡国外,组建了各种反对党,它们也均属于民主反对党。 (一)伊拉克国民大会。1992年2月在维也纳  相似文献   

4.
尽管 192 8年《巴黎非战公约》已明确禁止各国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但美国发动此次对伊战争 ,除了以“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庇护恐怖主义”等作为借口之外 ,似乎并不讳言其战争背后的战略目标 ,即改造伊拉克 ,“实现中东的民主与和平”①。在美英单边动武已是既成事实、且交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 ,伊拉克重建问题现在成为新的焦点。摆在世人面前的无非是三个疑团 :伊拉克重建包括哪些内容 ?谁来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 ?美国能否通过重建实现其大战略目标 ?早在 2 0 0 2年夏季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开始协调国务院、国防部等…  相似文献   

5.
2004年的世界形势可以概括为:美国实力外交严重受挫,恐怖主义猖獗,西方集团内部 因伊拉克战争造成的裂痕依然存在,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趋势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围绕这些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伊拉克战争四周年国际战略形势”专题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围绕这些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伊拉克战争四周年国际战略形势”专题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围绕这些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伊拉克战争四周年国际战略形势”专题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围绕这些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伊拉克战争四周年国际战略形势”专题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围绕这些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伊拉克战争四周年国际战略形势”专题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一、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1991年8月31日,吉尔吉斯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独立初期,吉尔吉斯斯坦主张实行中立政策,放弃组建本国武装力量。但此后不久,吉国家领导人很快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于1992年5月接管了前苏联驻扎在其领土上的军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陆军、空军组成的本国军队。1993年5月,吉尔吉斯斯坦颁布第一部宪法。1994年1月,吉制定了本国的军事学说。2 0 0 2年3月,吉通过了《2 0 10年前过渡时期的军事学说》。这些法律文件规定了吉在国防和军事安全领域的基本政策与主张。(一)对中期国…  相似文献   

12.
一、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1991年 8月 31日 ,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独立后 ,乌政府始终把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深化经济改革作为其工作重点。同年 9月 5日 ,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正式成立 ,并于翌年 1月 14日决定接管其境内的原苏军部队 ,进而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本国军队。 1992年 2月和 1995年 8月 ,乌兹别克斯坦分别颁布了第一部《国防法》和《武装力量学说》。 1997年又出台了《国家安全构想》 ,其宗旨是遵守无核原则 ,并倡议建立中亚无核区。2 0 0 0年 2月 ,乌总统所属国家安全会议批准了新的《国防学说》(该学说与《国家安…  相似文献   

13.
1990年8月24日,塔吉克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宣言。翌年8月底改国名为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同年9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12月加入独联体。塔独立后,由于国内各种政治、宗教、地方利益集团斗争激烈,错过了立即建立国家武装力量的时机。1992年3月,塔吉克斯坦爆发国内战争,并且持续达5年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但在军备建设方面却并未松懈:1995年11月,抛出指导其未来10至15年国家军事战略和安全政策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勾划出新时期军事发展纲要和扩军计划;1996年4月与美国发表《安全保障共同宣言》,1997年9月推出《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确定与美国加强军事同盟方略;1999年5月底,国会最终审议通过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为其执行一条扩张性的军备发展道路扫清了路障。  相似文献   

15.
一、国防体制 印度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内阁总理对全国的武装部队实施领导,现行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国防、外交、内政和财务等内阁主要部长,由总理任主席。国防咨询机构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国防生产与供应委员会、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等。国  相似文献   

16.
一、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土库曼斯坦。独立后,土库曼斯坦始终将巩固国家独立和主权、保持社会稳定、振兴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主张走适合本  相似文献   

17.
一、国防体制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和《国防法》规定,俄罗斯总统为联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对联邦武装力量、其他部队、军事单位和机关实施全面领导,确保俄联邦军事安全。俄罗斯军事与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联邦安全会议,是为总统起草安全保障方面决定的宪法机关,负责审议俄罗斯联邦安全保障方面的内外政策问题,解决经济、国防、信息、生态安全、预测  相似文献   

18.
普京的军事改革与强军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俄罗斯获得主权以来,其武装力量的建设经过了一个复杂的历程。日新月异的世界军事变革促使俄罗斯将军事改革、加大军队建设力度问题提上了日程。普京在过去4年里加大了军事改革的力度和步伐,力图提升军事实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新型的国家安全力量。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各个方面,并分析了俄罗斯军事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factors inherent to the structure of a military organiz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play a role in the organization's tendency to perpetrate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during civil disobedience campaigns. To examine this hypothesis, I conducted a three-phas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a database containing 97 campaigns that took place between 1972 and 2012. In the first phase, I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centric factors and violent crackdowns. In the second phase, I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centric factors and mass killing. In the third stage, I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pecific types of discrimination in the military and mass killing. I found strong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mentioned above. High-risk militaries that served a militarized regime, contained loosely regulated or indoctrinated paramilitaries, and discriminated against the protesting group,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perpetrate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during civil disobedience campaigns than low-risk militari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military's role in perpetrating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during protests and conflict may provide some novel findings.  相似文献   

20.
迈向“一等军事强国”的印度与中印军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印度一直都梦想通过加强军事实力带动本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从而实现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的梦想。为此,印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军事发展战略,军事实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对中印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两国军事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