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瞭望》2010,(52)
<正> TOP 10 NEWS十大新闻之五新闻回放坎昆峰会分歧明显气候谈判坎坷前行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  相似文献   

2.
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诞生了已经四年,围绕着它的生效问题也进行了四年牵动世界各国的谈判,其间的许多周折让这份议定书面临夭折的危险。7月23日,在欧盟以及发展中国家作出了很大让步之后,与会代表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波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已完成《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谈判工作,于2003年12月正式签署。 2004年1月初,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进一步明确,加入这些公约和协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2,(45)
事件 伊拉克1日表示,伊拉克响应广大友好国家和阿拉伯兄弟国家的呼吁,同意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合约》第8次缔约方大会,经过10天艰苦漫长的谈判于1日在新德里落下帷幕。与会169个国家的部长一致通过了《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5.
从1977年的《反海外腐败法》,到2003年国际上第一个普遍性的专门反腐条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作用推动国际反腐合作发展到全球阶段,使得跨国反腐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五大反腐合作机制为国际反腐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随着跨国腐败范围的蔓延性、手段的多样性、逃匿的隐蔽性,各缔约国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反腐合作机制的困境愈发凸显,也进一步反映了现有国际反腐合作机制的缺陷,要使《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保持活力和持久力,各缔约国需要更新反腐理念;保持国内稳定,调整国内反腐法律对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加强预防、宣传和打击腐败力度;构建缔约国间的"文化信任"和多元性多边合作;明确各缔约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建立起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扈大威 《求知》2010,(2):40-42
<正>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以及国际社会2012年后乃至更长期合作行动,包括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五个方面展开谈判。此次会议因决定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方向而备受国际社会的瞩目。  相似文献   

7.
三、深化反腐败的国际司法和执法合作正如李昌道所指出的那样,《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社会反腐败的法律文件,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的新阶段,被称为"21世纪国际合作的里程碑"。《公约》在促进、便利和支持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如下:  相似文献   

8.
车玉琪 《学理论》2012,(14):140-14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引发了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我国在南海、东海和黄海领域分别与海上邻国在海域划界、岛屿归属以及资源权益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在东海与韩国之间的海域划界主要涉及苏岩礁。韩国将苏岩礁改称为"离於岛",并抢先在其上建立了一个海洋基地,加紧了对苏岩礁的控制,目的主要是觊觎该海域的自然和石油矿产资源,也有战略位置的考虑。基于中韩两国的各自主张,以《公约》为主要依据,着重对苏岩礁的归属情况和法律性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读了《科技潮》杂志1996年第3期的《“世界末日”并未来临——驳关于环境的7个错误预测》(下面简称此文为《错误预测》)一文,对其中几个问题有些异议。 首先,《错误预测》一文把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列为关于环境的7个“错误预测”中的两个,然而,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是已经被公认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尽管在科学家中间对此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作为认识的主流,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防范,这些都已明白无误地反映在包括我国政府率先签署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尔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和协议当中。去年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再次证实人类活动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  相似文献   

10.
徐二凯 《学理论》2012,(35):24-25
1994年里根政府错失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最好时机,近2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美国自身的地位,还是世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时的奥巴马政府如此煞费苦心地推动美国加入《公约》的原因值得我们关注。对美国积极入约原因的清晰认识将有助于我国及早地准备好应对措施,更好地保护海洋权益免遭损害。  相似文献   

11.
正一名担任公司董事的内地女子,去年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以专业人士身份申请来港工作,因涉嫌为加快其申请批核,向香港入境处职员寄出一张6千元支票作为"服务费",被香港东区法院裁定向公职人员提供利益罪成立,判监12个月。对行贿犯罪,任何国家都持反对及打击的态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当采取必要的立法措施和其他措施,将贿赂本国公职人员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我国《刑法》对  相似文献   

12.
"全人类共同所有"是外层空间目前的所有权属性。"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这一概念的提出并为广泛接受,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技术霸权主义国家"的抗衡。共同财产原则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极公约》以及《月球公约》实质上将南极海域以及外层空间变成了一块"公地"。空间碎片的直线增长、南极物种急剧灭绝以及海鱼存量的下降的现象,可以通过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及行为学给以恰当的解释。制定统一空间法规约、建立主权国家的国际间统一的协调机构、和平地划分外层空间的主权,是促进外层空间和平而高效利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扈永顺 《瞭望》2021,(19):50-51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失为一种优选方案.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全球实现碳中和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 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认为,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实现能源部门脱碳,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至关重要.清洁能源发电、先进输电技术、电网互联互通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联合国先后通过了两部反腐败公约,这两部公约对我国追捕外逃贪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两公约为我国司法机关开展追捕工作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其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签署反腐败公约表明国外已不再是中国贪官的享乐天堂;第三,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颁布一年多时间以来,已有不少外逃中国贪官被缉捕回国。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18)
80年代以来,针对过境贩毒直接引发毒品犯罪并日趋猖獗的严峻事实,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5年,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1961年麻醉品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并开始与联合国禁毒署的前身联合国麻醉品司和联合国禁毒基金开展合作。 1987年4月,联合国禁毒基金执行主任迪金乃罗(意大利籍)访问北京和云南。双方探讨了共同解决金三角地区毒品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确定了通过开展禁毒合作项目、向有关国家提供禁毒援助的方法开展合作,制订并签署了《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禁毒基金禁毒合作项目》,为期3年。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27日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这为国际合作反腐败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为我国遣返外逃腐败犯罪人员,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一腐败行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完善反腐败机制,预防、根除腐败犯罪。正确认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运作机制,对我国及时调整、改进现有反腐败法律机制,并参与国际合作打击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预防腐败犯罪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腐败犯罪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卢芳华 《学理论》2013,(14):98-99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设的常设司法机构,受理有关解释或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的争端,以及授予法庭管辖权的任何其他协定特别规定的所有事项。和其他主要国际司法机构一样,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可分为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2011年,我国在国际海洋法法庭的首例咨询案——"担保国责任与义务"案中提交了书面意见,对我国而言,本案是继"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案"后我国第二次参与国际司法机构咨询程序,展示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司法活动的国际形象,面对日趋复杂的海洋争端,深入研究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咨询管辖权对于我海洋争议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了影响力交易罪,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公约》中影响力交易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但二者存在明显区别。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规定为贿赂型犯罪体系的科学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应从主体、行为表现方面对不同的受贿犯罪进行界分,区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共犯。法律解释对"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影响力"和"关系密切人"的规定还存在缺陷,应进一步明确它们的范围和含义,扩大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潘多拉 《民主》2005,(12):43-43
监察部负责人近日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 次会议审议批准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发表谈话,指 出该公约与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存在重大冲 突,中国加入公约利远大于弊,加入公约既是中国反腐 败的需要,也是对国际反腐败事业的支持(《追回腐败 资产将获国际协助),《新京报》2005年11月9日)。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了引渡在国际反腐败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国际引渡制度的发展。由于反腐工作的需要,我国常向其他国家主动引渡,但我国对外主动引渡时存在缺乏引渡条约、受死刑及政治因素影响较多等问题。为有效开展对外引渡合作,我国应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完善我国现有的主动引渡制度,在积极参与双边及多边引渡条约的同时,拓展现行引渡的法律规定,以达到与公约规定相一致并充分利用其他相关制度为引渡合作奠定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