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所存在的问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明确土地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钟毅 《理论前沿》2008,527(14):28-29
土地利益导向机制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键点,要围绕“三个转变”的目标,完善“六项制度”,建立新型土地利益导向机制,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土地管理共同责任,破解土地资源稀缺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这一时代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农用土地流转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 ,而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是土地。分析农用土地流转模式与机制 ,对科学合理地配置农用土地资源 ,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 ,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土地资源的功能上讲,主要有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上看,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得以强化,而土地的生态功能却在退化。从大的方向上看,"建设用地不足就挤占耕地、耕地不足就挤占生态用地",这种趋势并没有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就是在发展空间上城市与乡村间、工业与农业间等的博弈,在发展权和用地指标上地方与中央间的博弈。为此,必须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发挥国土空间的规划管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为各类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提供平台、边界和依据。要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强化督察监督与执法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是国家垄断一级土地市场,这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也损害了农民应有权益,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阻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前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的条件基本成熟,应转变观念,加快立法,切实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土地征收,因制度客体范围的交叉引发了适用顺序和适用方式的问题。土地供应模式的转换使得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需要处理好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两种土地供应方式有着共同的价值导向和制度基础,应一体化思考并协同推进。为协同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土地征收,需要强化规划的引导调控功能,建立协调各方、城乡联动的规划体系;需要根据建设用地涉公共利益的不同类型,确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土地征收的优先顺位;需要依托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土地供应模式转换后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7.
我国1998 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从1 .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2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 .对耕地实施特殊保护;4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5 .明确土地权属关系五大方面制定了调控措施。从而为我国21 世纪经济腾飞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广州铁路新客站建设导致番禺区钟村镇在急剧的城市化转型中出现了土地规控征用、土地供应短缺、土地使用"破碎化"与拆迁安置等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整合问题。要消除目前钟村发展的土地利用问题,有必要在土地征用制度、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用地的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调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管理效益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这两个殊途同归的规划势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郑汴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能值得深入研究。应从打破行政界线的区域角度综合考虑郑汴一体化进程中两地土地资源宏观层面上的配置问题,在两地加强合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划、地价、信息服务等手段,推进土地资源的区域性配置,进而加快郑汴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乐山市地处四川省中南部,人口346万,幅员面积1.28万平方公里,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亿多元。同很多地区一样,我市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也走过弯路,经历过波折。因此,如何解决好保护耕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矛盾,并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就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如果沿袭过去政府行政审批配置资源的方式,靠新增建设用地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是行不通的。为此,创新土地管理机制,探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就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和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从公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在要求、监督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必然要求三个方面阐述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助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增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土地资源因其稀缺性、独特性、区位性等优势,已经成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和支撑力量。目前,国家政策支持、国民收入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信息化建设都有利于盘活旅游土地资源,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乐山在规划、开发和利用旅游土地资源时要避免旅游土地资源利用的同质化,防止旅游土地资源利用项目虎头蛇尾,确保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机协调。  相似文献   

14.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本质上属于不动产用益物权,其设立、变动与抵押必须经过登记,并通过公示以表彰权利存在的状态,维护交易的安全。科学合理的登记规则是土地立体利用至关重要的前提。本文分析了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现状,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空间权的登记规范及借鉴意义,并对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制度如何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以解决土地分层利用制度实施中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比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概述国家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政策的调整对我市岛外区域开发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合理、优化利用厦门岛外区域土地资源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转变用地观念,加强用地管理;二是清理现有用地,盘活土地存量;三是制订配套政策,鼓励土地整理;四是开发非耕地资源为耕地,置换非农建设用地;五是开发建设专业园区,引导同行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六是围海造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开发区年均用地需求量也迅速扩大,经济高速增长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显现。如何更加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支持、推动、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开发区赢得发展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制度改革精神,正确解读是基础。当前关于三中全会《决定》土地制度改革理解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宅基地流转四个方面。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长久不变就是指土地承包期的长久不变,但不是永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指对承包经营权本身的抵押,而不是经营权抵押,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立需要进一步探讨法律实现途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应结合征地制度改革等动态把握;宅基地流转需要通过试点慎重、稳妥推进,但不应谨小慎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推进人口城镇化,而现行的土地制度则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掣肘,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和发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户籍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摆正政府土地管理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在决策过程中,规划价值主体、决策主体与实施主体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要实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权力制衡,扩大和完善公民参与;通过制度加强规划决策过程中决策格局的协调与均衡;加强对政府部门和规划机构的监督,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用地区际配置是土地善治的核心命题。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使之具备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特殊配置逻辑。从道来看,建设用地区际配置应当在划分生存用地需求和发展用地需求基础上,回归土地的资源与资产属性,使之各得其所。从势来看,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的转换要求建设用地配置从分散向集中、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术来看,应当区分生存用地需求指标和发展用地需求指标,分别按照公平与效率原则,运用计划或市场方式进行配置。在此基础上,从初始分配、交易折抵系数和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土地计划管理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