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包树殉 《理论前沿》2002,2(24):28-29
本文从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代化、防止权力异化、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权力运行规范的角度,探讨了党要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做到执政为民,关键是得到群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浅议党执政的政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执政的政治资源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目前党面临着政治资源流失的现实,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因此,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保护与开发党的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3.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一个政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和保持,执政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执政水平的展现和发展,执政效果怎样,执政时间多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执政党是否有一个巩固并能不断增强的执政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始终占绝大多数,农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执政最主要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拓展党的执政资源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权 《理论前沿》2004,(23):40-41
党的执政资源是指执政党赖以巩固和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任何一个执政的党,都有自身的执政资源,如稳固的群众基础、系统的政治纲领以及严密的组织纪律性等等。但执政资源又是一个变量。曾经拥有的资源,如果不保护、不拓展,也会逐渐枯竭,以至消失。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从党的执政能力的形态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对执政能力的不同形态作出区分,针对不同的能力形态作出努力。党的执政能力可分为“应有执政能力”、“可有执政能力”、“实有执政能力”等三种形态,现实当中应把“应有执政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的根本评价标准和理想目标,从“实有执政能力”出发找差距,以“可有执政能力”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应有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可有执政能力”的发挥,不断增强“实有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就能力谈能力,而是要从巩固和加强执政基础上下功夫。不管哪一种执政能力的实现与提升,都离不开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扩大。一个政党执政必须有坚实的执政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等是执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针对新世纪所面对的新情况,努力寻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着力点,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执政党建没的一件大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取决于二点:一是各级党组织干部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全体共产党员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一项新本领.  相似文献   

7.
政治认同与党的长期执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认同涉及的其实是政治学的一个最古老的最基本的问题,即如何使政治统治取信于民。严格讲,任何社会都有产生政治认同危机的可能,只是发生危机的程度有所不同。如何克服危机是每个政权统治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执政5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也同样如此。一个执政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取决于民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政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还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问题,这是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贯穿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基本范畴中.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不断提高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与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宏 《理论前沿》2006,(3):20-21
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是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较大的视角转换,推动了党自身功能定位从革命党到长期执政的党的转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近现代化到当代化的时空位移;对应了党领导下的三个社会实践主题的变化;促成了近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三个主动力之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的执政风险要求党根据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加强执政合法性资源开发,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的深化为合法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要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开发路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执政资源是执政党为了提高执政效能所调动和利用的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包括先进性资源、体制性资源、合法性资源、民心性资源四个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就要不断地发育、扩展、重组、整合自己的执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已经获得的执政资源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十 六 届 四 中全 会 通 过 的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加 强党 的 执 政 能 力 建设 的 决 定》 不 仅把 “ 坚 持 立 党 为公 ,执 政 为 民 ,始终 保 持 党 同 人 民群 众 的 血 肉 联系 ” 作 为 我 们 党执 政 半 个 多 世 纪的 一 条 主 要 经验 , 而 且 在 加 强党 的 执 政  相似文献   

13.
发展党内民主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为重要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抵御执政风险的重要保证。必须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执政党必须善于整合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探索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5.
执政方式是执政党领导和控制国家政权的基本模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经历了从政策执政到依法执政五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种基本方式。党执政的方式还将随着执政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不断开发丰富党的执政资源 ,这是由执政资源与执政能力的关系决定的。如何认识执政资源转化为执政能力 ,以及执政资源的开发必要性、开发方式 ,是当前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必须考虑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长期执政,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这是决定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基础不牢,地震山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保证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深刻总结党80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作出的正确决策。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而准确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科学认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准确把握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必须积极和稳妥地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条件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三个文明",其中政治文明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它要求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其中依法执政是转变的关键.它要求党依法行使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权力,正确处理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在政党政治时代,执政合法性是任何执政党必然面对和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也是执政党有效运作的首要条件,缺乏合法性即面临合法性危机,就会导致执政党执政权力的削弱甚至执政地位的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