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大家出了个题目:对元朝迅速土崩瓦解,有什么教训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们称朱元璋为旷世乞丐,是因为他从社会最底层起家,最后登上王位,并且推行了与众不同的宗教政策,产生一系列影响。我们对朱元璋的性格不能一概用"好"或"坏"一个字来评价,他的思想中有好的一面,他善于笼络人才,采取谋士正确的建议。凭着丰富的阅历和作战经验,夺得了天下。他的思想中还有不好的一面是:性格多疑,善于使用金蝉脱壳之计,以致马皇后去世后,他变得性格乖僻,滥杀功臣,这正是他的思想根源中存在的危机暴露。所以,对历史人物我们要公正客观地分析,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采取重典治吏的政策,用严刑峻法惩治贪官污吏,对于荡涤明初贪鞍腐之风、严惩贪官污吏,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封建王朝,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廉政建设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单卫华 《工会论坛》2010,16(4):168-169,156
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廉政思想在中国廉政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民为邦本,与民休息;勤谨为政,躬行节俭;倡廉惩贪,严整吏治等三个方面。朱元璋廉政思想的形成,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也带有朱元璋的个人印记。  相似文献   

5.
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封建社会以"严刑峻法"治国的著名皇帝.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朱元璋总结元朝覆亡的教训,逐步形成了严刑峻法的治国指导思想.他强化法制教育,强制推行法律;加强对官吏的监督,重视法制机构建设;加强司法,重典惩奸,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明代社会发展影响很深.这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也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以史为鉴,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更要做到"严"字当头,靠制度,靠法制,也要靠群众的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6.
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封建社会以"严刑峻法"治国的著名皇帝.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朱元璋总结元朝覆亡的教训,逐步形成了严刑峻法的治国指导思想.他强化法制教育,强制推行法律;加强对官吏的监督,重视法制机构建设;加强司法,重典惩奸,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明代社会发展影响很深.这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也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以史为鉴,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更要做到"严"字当头,靠制度,靠法制,也要靠群众的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7.
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封建社会以“严刑峻法”治国的著名皇帝。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 ,朱元璋总结元朝覆亡的教训 ,逐步形成了严刑峻法的治国指导思想。他强化法制教育 ,强制推行法律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重视法制机构建设 ;加强司法 ,重典惩奸 ,在一定程度上 ,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对明代社会发展影响很深。这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也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以史为鉴 ,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 ,更要做到“严”字当头 ,靠制度 ,靠法制 ,也要靠群众的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8.
明太祖朱元璋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把"重典治吏"作为明初为政、立法的指导思想。"重 典治吏"的弊端在于推动整个政治体制运作的最高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混 乱以及"重刑主义"的误区。以史为鉴,我们必须做到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坚持打击经济犯罪与加强领导干部 的思想道德建设并重。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大力反贪、促进廉政的一系列措施,其历史进步性是不容否定的。以史为鉴,当代反腐路径应是全社会齐动员,采取多种方法,多条途径,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相似文献   

10.
明朝初年 ,国家虽然基本统一 ,但是天下动荡 ,明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值此乱世 ,开国皇帝朱元璋不得不“惩元纵驰之后 ,刑用重典”① 。不过朱元璋治平乱世并非单纯依靠重刑主义 ,在他施政治国的过程中还注重加强对犯罪的预防。可以说 ,重刑主义思想与预防犯罪的思想相互为用 ,是朱元璋惩奸用刑思想的两翼。本文侧其一翼 ,试从朱元璋“明礼导民”、“以法为教”、“明刑辅教”这三个方面对他预防犯罪的思想加以探讨。一 明礼导民———用儒家纲常名教、礼仪规范教化、约束臣民我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承担与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1.
融以事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为一体的刚柔相济教师管理有助于解决高校国防教育教师师德、待遇以及专业发展等关键问题.应通过严格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规范管理与落实政策相结合,有效管理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等措施,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曾长期陷入"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历史怪圈,究其原因,则是"人治"的必然结果.唐太宗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早年励精图治,从善如流,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在人治的阴影下,晚年仍未能逃脱走下坡路的历史宿命.因此,新时期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引以为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呼唤法制.  相似文献   

13.
清朝统治者继承了蒙古大汗广阔的领土,确立了中原地区的儒家正统皇帝形象,顺势引导了蒙藏地区的宗教信仰,大汗、皇帝、菩萨,构成了清朝统治者的三重身份。文章试着从这三个角度解析清朝统治者身份的多维性,并由此分析了清代皇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企业内部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的大幅调整,给企业工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对新情况新变化,企业工会应如何适应新情况,寻找新出路,已成了摆在边远地区发电企业工会每一位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个新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将贞观朝的开明政治和唐太宗的不朽业绩与《贞观政要》相联系。其实,记录这段历史最为详尽的史籍,莫过于在太宗去世后高宗为之修纂的《唐太宗实录》。《唐太宗实录》的修纂,为贞观历史提供了仅次于起居注和档案的原始记录和史料,勾画出“贞观之治”的壮丽画卷,从而也为后世君臣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借鉴的依据和效法的对象,并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的局面,这与其"民贵君轻"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这种思想根源主要来自建国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人民的力量;儒家思想对其影响;善用贤能,虚怀纳谏;汲取隋亡的教训以及其自身的素质和文学修养。唐太宗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直接促进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同时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由于他为政得人,所以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从而造就了封建社会中期的一个盛世,为后世所称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重视并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找准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的突破口,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团干部,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开发民族人才等都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因以不拘一格得人、不求全责备用人、推诚布公纳谏而使唐初之世成为史上少有的治世.其治世的成就与其得人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治世理人的实践中形成了“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才行俱兼、任使得人”,“任人以才行、待人以公正”的得人之道.  相似文献   

20.
明朝的法制建设在中国法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明初以严法整顿吏治尤其具有突出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是明初以严法整顿吏治的指导思想。另外,文章分析了明初以严法整顿吏治的两个方面:用重典打击贪官污吏;严厉惩处官吏的失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