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人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大多被用来诠释婚姻。婚姻是无限复杂悬疑的事,不过,婚姻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难想象,人生很多时候更难逃出"围城"困境。最近,年轻人"逃回北上广"的现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12)
正2016年5月25日凌晨,作为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的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媒体称,"我们仨"终于可以在天堂相聚。而杨绛充满传奇与才气的一生也再次进入人们的眼帘。钱钟书的成名作《围城》里有大家都颇为熟悉的经典之句:"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却想出来。"尽管钱钟书在书中说出这样的感慨,但在现实中,却有一位让他不想走出"围城"的妻子——杨绛。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的一部《围城》让世人都把婚姻比作围城。从古至今,这“围城”里的故事最抓眼球,也最能展示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因此,本刊连载向读者推出《中国式婚姻问题诊断》一书。意从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婚姻的内涵,请心理学博士来分析“围城”里发生的爱与恨。书中的事件也许就发生在你身边,也许与你毫不相干,但它却告诉你:爱是一门需要努力学习的艺术,而不是一个人偶然的幸运和快感。只有用健康的方式处理情感上的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痛苦。真正的婚姻总是和严肃、责任、给予、牺牲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离婚     
一次中国人婚姻状态的深度探访。一种从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态度来阐释中国人婚姻的全新创作。一个当代中国普通家庭的离婚故事白描。全景式展现中国人的婚姻现状,定格中国人的婚姻伤害,袒露中国人的婚姻痛苦。深度解释中国人婚姻的“三种背叛”,体验“含泪的微笑”。让“围城”里的人把握幸福的秘诀,让“围城”外的人了解婚姻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潘雪梅 《今日广西》2008,(17):17-18
对于婚姻,钱钟书先生做出了精彩定义乱了适龄男女甚至专家学者的眼睛。“围城论题,急需索解。既然在“围城”外的人想里的人想出来,似乎只有中庸一些,来个折“围城”边缘徘徊,驻足观望。——“围城”,迷”恰如一道数学悖进去,在“围城”中,不进不出,在“围城”边缘徘徊,驻足观望。  相似文献   

6.
<正> 这几天,全国人大关于《婚姻法修正案》的讨论,受世人注目,被众人关心。工作空闲时,同事们纷纷就婚姻内的各种问题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不知何时竟分出了辩论的“正方”与“反方”。我作为“围城里的人”也不甘寂寞,来了一番对婚姻的“实话实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对于绝大多数凡夫俗子来说,就像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形象地把婚姻比作“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在当今的欧洲,想冲进“围城”的青年却似乎越来越少了。   意大利年轻的建筑设计师阿尔多·基亚里瓦冲进“围城”还不到一年便毅然逃了出来,他发誓再也不想进去了。“我已经回到我父母家了。我有我自己的书房,生活舒适而又宁静,没有人会打搅我。现在我已经完成了 9个设计项目,办了两次个人展。”谈起一个人的轻松惬意,阿尔多颇有成就感。   时下,阿尔多的选择,正成为欧洲各国青年的共同追求。据统计,意大利年轻人结婚的年龄日益增大,结婚的人…  相似文献   

8.
给爱吹吹风     
春雷 《协商论坛》2007,(12):53-53
婚前总是急着想进入二人世界,但真正和妻子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之后,我才明白,所谓"围城"之说,原来真的充满许多无奈与困惑。我和妻子不再有婚前那耳鬓  相似文献   

9.
一棵花树     
爱情不是花,而是花树。 常有人易感伤逝去的爱情。也曾流行过一种观念——爱情随着婚姻走进了围城,犹如被葬的落花一样湮埋了,这种观念只能使人真的走入爱情的围城。因为他们只给自己选择了一条道路——一条铺满败花的路。甚而有人怨天尤人地怪罪命运不公让自己过早地失去了爱情,这样一边自掘爱情的坟墓一边感叹生活在婚姻围城中的苦闷,这是真正不幸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10.
徐凯 《小康》2005,(2):60-60
把婚姻比喻成围城,一部分原因是感慨守城之不易。由于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涉外婚姻这座城池就显得更难于把守。理性看待跨国婚姻,为了功利性目的以婚姻作为赌注自然不可取,因跨越种族国籍的爱情而走入婚姻殿堂也不必大惊小怪。婚姻自有属于婚姻的规律,无论是门当户对还是爱你一万年,维护婚姻的唯一技巧还是谦让与理解。在此,我们选取了四组相对成功的案例,挖掘其日常生活的点滴片段,以及在面临性格、爱好、家庭、事业、长辈、子女等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也许从中可以发现一些普适于所有婚姻的规律与技巧。  相似文献   

11.
婚姻家庭的误区刘俐君人在走进成年时期就不可避免地要走上社会,走向婚姻。婚姻一旦走进人的生命,将伴随并不同程度地摆布人的一生。它会在你自觉不自觉之中像调色剂一样渗入你的生命,把人的命运调成不同的色彩,把人的生活调成不同的式样。它给人快乐和幸福,也给人烦...  相似文献   

12.
其实,“短期关系”是多数,而寻找“婚姻可能”的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有婚姻了吧,有婚姻的人,如果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已不会弄到家庭破裂。想在婚姻之外寻求一份刺激,一种不同以往的体验,就像没坐过过山车的小孩想坐一下过山车一样。坐过了,有的小孩会觉得这过山车也不过如此,很快就失去了兴致;有的小孩可能觉得这过山车蛮好玩的,可以再坐一次,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孩子对过山车始终保持兴趣。  相似文献   

13.
李进超 《长白学刊》2008,(2):144-149
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王海鸰,一直把婚姻家庭作为她反映现实社会的主要题材,从不同角度关注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其代表性的"婚姻三部曲"充满了对女性社会处境的思考,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每部作品都强烈地传达出了这种观念:女性应该拥有自己完全的独立人格;无论爱情婚姻多么美好,都不能丢弃作为"人"的最重要的内涵。纵观三部作品可以看到,女性在婚姻这杆天平上的分量逐渐加重,也对传统的男权观念作出了执著抗争。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婚姻三部曲"其实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变革的一个记录。  相似文献   

14.
张柔佳:29岁画家对现状的满意度:还行渴望的婚姻:与同类人相结合孤单的理由:尚未找到同类对现在男人的看法:外强中干眼看我的同学,朋友们一个个都嫁掉了,当自己形单影只时,心里挺羡慕她们的。可是,当她们一个个受了委屈,跑到我这里来哭诉时,我又庆幸自己没那么早把自己困在围城里。我或许可以做到每天面对锅碗瓢盆,柴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23)
<正>"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是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围城》扉页上写的一句话,也是记者采访完杨品骅后浮现于脑海的第一句话。采访杨品骅前,我以为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部落中,跟台湾其他学生一样,只是北上求学,平日居住在学校宿舍,假期回到部落的家时,会满山遍野地寻找猎物,狩猎完后会唱歌跳舞庆祝丰收,且受过传统的阿美部落思想教育,接受母系社会规则,信  相似文献   

16.
女人嫁不出去,总在抱怨机会不够多,好男人太少了。其实相亲相了无数,挑男人挑到眼花,自己累了别人也疲了,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男人。其实,有时候不是男人的问题,而是她们心理的问题。这样的女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且看这些叹息中的女人的故事。众里寻他千百度程诚年龄:35岁职业:会计身不由已的单身,身不由已地被划在恨嫁一族里,但并不因此而觉得自己的人生就不美丽。当别人在婚姻的"大火"中焚烧的时候,我站在门口悠闲自得地看着过往的风景,那种惬意,"围城"中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沙子 《小康》2018,(16)
正意大利画家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描绘的女英雄让人过目不忘,因为她用女性特有的方式完成了壮举,她不是停留在艺术作品中的英雄,而是我们身边的本色女人。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有句名言,说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指的是婚姻对现代人的成全与束缚。据说,结婚后很多人是被繁重的家务活儿打败的。现代社会,讲究男  相似文献   

18.
很多时候,婚姻内的情感是一种“沉默的经验”。然而沉默,却并不意味着平静。稳固、坚实的婚姻外壳下,掩埋着一个个为人所不知的故事,涌动着一个个欲说还休的矛盾与冲突。情感、性、孩子、金钱……本期开始,《婚姻的真相》将打破沉默,讲述“围城”中的风花雪月、爱与哀愁……  相似文献   

19.
在婚姻生活中,有时你幸福得像花儿一样,而有时又会伤心落泪,婚姻里是否也有规律可循?七年之痒是否存在?心理专家将婚姻分成了七个阶段,同时对每个阶段的感情和婚姻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建议。让这些情感忠告,帮助我们把爱情和婚姻进行到底吧!  相似文献   

20.
外地人来古城会理,钟鼓楼是第一必看之物。 会理建县已2100多年,没有哪一座古建筑像钟鼓楼这样充满哀宛不屈的历史;会理有许多风景名胜,没有哪一处能像钟鼓楼这样激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 翻开清代会理州城图,南北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连接厚厚的城墙,把个小城围就固若金汤的堡垒。而钟鼓楼就在城内十字交叉的中轴线上,高高矗立,鸟瞰全城,这自然使它成为全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