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鹤庆白族银器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今日民族》2012,(10):38-38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生产银器,其产品覆盖了云南全省及周边省份地区的银器、银饰市场。目前,白族银器主要产品包括汉式银器、藏式银器和其他一些民族的银佩饰等三大部分。因为涉及面广,其形制、工艺、纹样等方面都各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建国50年来,云南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应看到,作为多民族的边疆大省,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我们还有很多贫困地区,还有很多没有脱贫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在传统习俗的束缚下,至今未能摆脱尘封在头脑中的思想桎梏。本期编发的这组稿件,反映了白族、哈尼族、傈僳族和藏族同胞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摆脱传统习俗的影响,解放思想,挑战自我,走上幸福安康之路的事实。通过这组稿件,我们能够看到少数民族同胞迈向现代化的扎实脚印,能够听到他们憧憬美好未来,建设美好家园的铿锵战鼓。 为迎接澳门回归,鹤庆新华村的白族手工艺匠人母炳林(左一)和他的伙伴正在赶制纯银礼物“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献给澳门回归。这件极具收藏价值的兵器是母师傅用5000克白银,花了一个多月才精雕出的。→  相似文献   

3.
高原掠影     
我区录制《格萨尔王传》说唱已超过5000小时 目前,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对藏族民间艺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录音已超过5000小时,涉及120多个不同的版本,千年史诗焕发出新的生机。《格萨尔王传》是部珍贵的活形态史诗,没有定本,在民间说唱艺人说唱过程中故事不断得到丰富。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对藏族民间艺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进行录音、整理和出版。  相似文献   

4.
老友萧崇素,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学的专家,也是《格萨尔王传》研究专家,在许多方面的知识,他都十百倍于我。但他最近在《〈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三辑上发表的一篇短文《论〈格萨尔史诗〉的性质》所持的论点,却是略有可商。谨写此文,就教于他。萧文在回答读者提出《格萨尔史诗》是“神话史诗”还是“传说史诗”的问题时  相似文献   

5.
藏区护法神鹰高耀峰本刊记者张小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千里大草原上,不知道州长县长的大有人在,可不知道他的人不多,许多人管他叫敏法医,可也有许多人管他叫州公安局那个验尸的黑脸神鹰。老百姓传他的事迹,传得比格萨尔王还神乎。他就是甘南自治州公安局刑侦科法...  相似文献   

6.
调研组 《创造》2004,(11):28-30
滇西因"山"的地理格局而划分出的不同民族的民间工艺以其独有的传承方式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滇西扎染民间手工业较突出的大理白族周城村、民间银铜加工较集中的鹤庆白族新华村、传统木雕加工比较著称的剑川白族狮河村和近些年以旅游经济的活跃而著称的丽江纳西族白沙乡、保山乡及以饮食经营为特色的德钦藏族奔子兰乡和将崎岖难行的山区劣势有机地转化为骑马观光旅游特色从而拉动落后山乡初步脱贫致富的德钦县藏族明永村等村落,典型地反映了近代以来滇西少数民族地区村落产业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传统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工艺品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内部消费的空间日益萎缩,而在由游客为主体构成的陌生人消费空间则迅速扩大。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创立品牌。白族工艺大师寸发标在不断汲取不同文化营养的同时,对银器加工进行了质的提升,使根源于新华村传统白族社会中的一门手工技艺通过艺术家品牌形象的塑造,成为更大的文化体系中的结构性存在,从而具有了广阔的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实现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树这片雪域高原的人民还创造和发展了一部举世瞩目的伟大史诗——《格萨尔王传》。格萨尔在这里创立岭王国。如今,玉树结古镇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树这片雪域高原的人民还创造和发展了一部举世瞩目的伟大史诗——《格萨尔王传》。格萨尔在这里创立岭王国。如今,玉树结古镇的  相似文献   

10.
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有一种印象:刘备虽然胸有大志,且能团结部属效忠于他,还有关、张、赵等名将辅佐,但因缺乏用兵韬略,以致奔走半生,还只能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以求生存;直到诸葛亮出山相助后,他方龙腾虎跃.攻城掠地,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然而.诸葛亮虽有神机妙算之能,但他一旦离开了刘备,也同样举步维艰?且看刘备去世  相似文献   

11.
胡雪 《人民公安》2022,(Z2):26-28
<正>记者:听说您从小立志从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罗桑达娃:是的,当警察是我的梦想。我出生在四川甘孜德格,那是藏族传说中格萨尔王的故乡。格萨尔王的一生都在为百姓铲除罪恶势力、维护正义,是藏族百姓心目中伟大的英雄。我的老家在牛场,那里的老百姓不怕风雪、不怕挨饿,就怕偷牛盗马的强盗。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民族中,白族是一个有悠久饮茶历史的民族。在白族的待客礼仪中,茶饮是如何沏茶。一般说来,学会沏茶倒水是待客礼节的第一课。现在的人喝茶虽然没有从前那么讲究,只是简单地用开水冲沏,但白族人家也有规矩:水要滚烫,因为用温暾水沏茶,很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冷不热,显得没有热情和诚意。给客人沏茶时,水不能加得太满。白族自古就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说法,茶水齐杯口被老人视为不礼貌的举动。还有讲究些的,要把沏出的第一道茶倒掉,说这一道茶有尘味而无茶味。如果哪天你到白族人家做客,看到主人撇去第一道茶水,那么…  相似文献   

13.
甘涌 《创造》2015,(9):42-45
<正>云南自古就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大理州鹤庆县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金银铜铁器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加工历史也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鹤庆县的新华、秀邑、母屯、彭屯、板桥一带自古就擅长从事金、银手饰制作和铜、铁器加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新华村生产加工的银器工艺精湛、闻名遐迩,很多客人慕名而来,对"千年敲一锤"的新华村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4.
阿来重塑的神话《格萨尔王》不仅仅是将史诗用小说的形式写出来,更重要的是阿来加入了藏族史诗说唱人的成长历程。独特的叙事手法让小说亮点更多,用叙事学的理论分析文本,能够读出作品的深层意义。阿来通过这部小说来向全世界,特别是藏族人民宣读了自己的心声。作者期望能够有更多的族人一同加入他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15.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从创作至今已1000多年,是目前仍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口耳相传的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  相似文献   

16.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享有"东方荷马史诗"的美誉,全方位展现了藏族社会结构、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藏族民间文学的集大成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格萨尔王传》采用诸多篇幅全面展示了藏族群众对自然界、生活环境方面的认识,形成了生态美学的思想理念,对实现生态环境的最优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放在生态美学视野下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剑川历史上就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除白族外还有汉、彝、傈僳、回、纳西等5个世居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12%,白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18%。另外,剑川也是多宗教信仰的地区,除了白族特有的本主信仰外,还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因此宗教活动场所较多,管理任务较重。剑川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但与民族宗教工作做得好的县(市)和地区相比,仍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差距和困难。第一,由于财政困难,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硬件、软件…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绿色———记著名爆破专家王百姓一炸药在人类历史上被发现利用了几千年,可有人真正了解到它们还有新的内在的本质特性吗?时间老人关注1987年。因为这一年,王百姓用他淳朴厚道的人格力量,用他敏锐深刻的洞察力,用他符合科学的逻辑论证和模拟实验,发现和总...  相似文献   

19.
藏语里,"玉树"意为"王朝遗址"或"部落遗风",为万山之宗,百川之祖,相传为格萨尔王建立的岭国所在地.那里有伟岸粗犷的康巴汉子、戴着华丽头饰的玉树妇女、震天动地的康巴舞蹈、惊心动魄的马术表演,以及圣洁的雪山湖波草地.那里也有格萨尔王的指引,嘉纳玛尼堆的祈福,朋措达杰山的护佑.然而,一场地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扼住了人们对春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20.
白族民歌,品种繁多。除了白族调这种基本样式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民歌品种。如串枝连、禽言诗、物喻诗、反义歌、打趣诗、谐音调等。过去,我们对白族民歌中的基本样式了解、研究较多,而对这些独特的白族民歌品种了解、研究较少。最近,为《白族文学史》的修改。我们深入到大理地区,着重调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搜集到了许多宝贵资料,使我们对这些独特的白族民歌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填补了《白族文学史》在这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