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等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毛泽东在研读历史、创造历史、洞察历史和关注国际社会相关评价的过程中形成了历史自信。毛泽东的历史自信,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来表达,实现了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历史与现在和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历史思维     
陈剑 《探索》2001,(2):87-89
历史认识过程包括直接认识过程(认识社会、事件等)即历史中的人们的认识过程和间接认识过程(历史感、间接的通过历史材料对历史的体悟等)以及历史思维过程.历史思维是建立在历史感、历史体验基础上的,主要借助于间接经验的结果(间接知识)对已逝的历史的思考、思想,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历史思维是历史认识中的具有基础性的部分.历史哲学是对历史思维的反思.历史研究活动是以历史思维为主要内容,又包含有直觉、顿悟等因素的历史认识活动.历史事件是历史思维、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历史事实是决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东西即历史中的本体.历史资料是对过去一部分历史事实的记载,是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记载.历史事件、历史事实、历史资料都是历史思维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王义桅  江洋 《前线》2022,(2):9-13
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五大思维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是"四个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包括历史观、历史教育、历史智慧、历史传统等方面,着眼于历史的历史、活着的历史、未来的历史三个维度,体现人民史观、唯物史观、系统史观,折射历史定律、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凸显历史大势、历史规律、历史使命,牢记"国之大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观、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时代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未来观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历史。他认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教科书,懂得历史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要读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史,重点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他认为,以古为鉴,可知兴替;要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警示,善于从历史的大视野中考虑问题;要用唯物史观指导下学习历史,将历史事件放在所处时代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5.
胡建 《理论学刊》2007,2(11):43-47
被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界历来推重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虽然在探索既定历史的客观本质方面具有不容否定的功能,但对于历史的主体选择及其引发的多种可能性却有所忽略,因而在还原历史全貌———据此对历史进行再解喻——以回答今天的实践问题方面,存在历史解读中的局限。为此,我们应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全面理解以及历史与历史文本的真实存在样态,择用历史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双重解读的方法,以补正"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方法的缺憾。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历史自觉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主动觉悟和运用,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基本意识前提。以辩证思维把握历史自觉需要做到“六个相统一”:自觉坚持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觉坚持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统一,自觉坚持历史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自觉坚持历史局部与历史整体的统一,自觉坚持历史发展“变”与“不变”的统一,自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自觉走向实践,在于做到自觉以正确的历史观对待历史,自觉站在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一边,自觉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觉以奋斗精神书写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再论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共党史研究对象从史学理论层面去认识 ,应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活动、历史事件、历史言论、历史经验教训、历史发展规律、历史人物、历史器物、历史典章制度等。有直接的研究对象 ,也有间接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关系:站在党的立场写历史和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写历史的统一。 站在党的立场,就是要做到三个遵循:遵循党的基本理论、遵循党的决议、遵循历史事实,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如前所述,党的立场和遵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真理的科学的立场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第二个关系: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和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的统一。 历史原貌即历史是如何发生的,当时创造历史的人们是如何判断和分析情况,作出了怎样的决策,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要让后人了解前人。但是,我们今天是在几十年以后来写历史,现在从历史决议和邓小平文选第二和第三卷的论述来看建国以来的历史,同当时看历史相比,当然要有新的时代高度。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写过去的历史,不是按现在的观点任意改写的历史原貌,而是对历史原貌和历史发展的脉络有更清楚的理解和更深刻的领悟。  相似文献   

9.
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之一。他认为,历史思维必须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认识现实和历史,用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理分析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看待人类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历史思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不能割断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对具体历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历史思维重在养成历史意识的自觉,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他的历史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 ,既包括深刻冷静的理论总结 ,也蕴涵着浓烈的民族情怀 ,更显现着严肃而崇高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信念。本文从历史视野、历史态度、历史经验和历史信念等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邓小平历史意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显,表现在史学层面就是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问题。新媒体中最容易引起传播的历史信息主要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有重大分歧的历史信息;"碎片化"且颠覆人们固有认知的历史信息;跟人们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历史信息。历史信息传播具有内容的选择性和身份的多元化的特点。然而,历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构建历史信息传播的良好网络生态:要构筑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的强大法治防火墙;要适应新媒体发展变化,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高度重视历史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传播准确可靠的历史信息;要加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宣传教育工作等。  相似文献   

12.
历史剧集感官、认识、精神三方面的美学功能于一体,决定了历史剧创作必须遵循"历史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历史剧要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历史共性与历史个性、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对历史进行艺术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历史剧集感官、认识、精神三方面的美学功能于一体,决定了历史剧创作必须遵循"历史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历史剧要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历史共性与历史个性、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对历史进行艺术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百年伟大征程,三个历史决议。每个历史决议都产生在重大历史关头,每个历史决议都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每个历史决议都对统一思想、加强团结、明确方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坚定信心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历史决议这种形式,找到过去我们成功的密码、未来我们继续成功的关键,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历史决议对推动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丽娟 《世纪桥》2022,(9):16-1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中可以见成败,鉴得失,知盛衰。中国共产党重视历史经验,建党百年来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终制定了三个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生动地衬托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富强和福祉而进行的一系列宏伟而辉煌的历程。第一个历史决议系统总结了我党自建党以来的历史和重大经验教训,第二个历史决议概括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第三个历史决议是新时代对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所作的全面而深刻的概括。这三个历史决议都有向后看总结经验和向前看开创未来的功能作用,是统一党的思想路线、认识党的重要历史问题、全面认识党的历史经验的鲜活教科书。  相似文献   

16.
文摘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领导干部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7.
如今,一些人在刻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重构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甚至亵渎。这是对党史的不敬畏。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从这  相似文献   

18.
历史规律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体现在:历史事件必然直接或曲折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主题,而历史主题必然要通过历史事件得到彻底贯彻,但具体由哪个历史事件拥有这份荣誉是偶然的,取决于事件当事人对历史主题的能动性贯彻程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命题的科学性在于:在其他革命旗帜中途倒下之后,党和人民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成功地把时代赋予的历史主题贯彻下来.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这一理论的深层哲学基础则是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历史方位论、历史动力论、历史主体论、历史机遇论、评价尺度论等重要内容。把握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颠覆性评价,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信仰缺失。究其原因,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迎合了大学生的求新心理,传播渠道符合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历史认识的复杂性增添了大学生正确进行历史评价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欠佳是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重要因素。对此,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树立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揭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实质,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建立正面防线,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培养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