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已于去年底修订后颁布施行。请问该规定中的责任追究与《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的问责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南京正式发布《南京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中关于实行党政一体问责的规定引起各方关注。该规定突破了以往只问行政责任的惯例,要求负有相关责任的党委干部,也要一同问责。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7):16-17
问责的依据——今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党对负有决策和领导责任的“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临时性法规,也是重要依据。在此之前,一些地方政府也曾出台过相关的行政问责法规,把责任追究机制引入行政管理之中。但由于各地在行政问责范围、标准和程序上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因而引起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何炳文 《世纪桥》2012,(15):9+11-9,11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原则的基本要求。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必须坚持问责原则,界定问责责任,把握问责政策,注重问责时效。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明确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这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试行办法,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孕育,其中关于建立环境"终身追责"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这是中央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后,处理的一起最突出的案例。而县委书记因矿难瞒报被追究刑责,这在以往案例中较少出现。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于各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推行责任制的过程中,由于部分领导干部主观认识程度不够、责任追究体系不完备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责任追究难或追究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在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改进方法、严肃执纪方面下功夫,努力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8.
正彭州市坚持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深入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以制度机制创新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彭州市突破制度瓶颈,建立履职、作风、工作问责"三位一体"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直接责任人"三环相扣"的问责体系,倒逼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补齐制度短板,健全问责体系。2015年以来,先后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对为官不为不敢担当问题进行问责的办法》《对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增加了责任追究的从重、从轻情节和责任划分标准,同时,完善了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划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追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体现7权责一致,赏罚分明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官员问责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责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官员问责实践中所依据的法规多散见于各种政策文件中。其中既有党的条例,也有政府的法规;既有中央党政部门出台的,也有地方党政部门制定的。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规定对特大安全事故进行问责。2002年7月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免职、辞职、降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3,(9):34-34
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对违反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的办法(试行)》,对领导干部违反公务消费、因公出访、公务接待等方面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其中,干部违反规定在非定点接待宾馆安排住宿的将被追责。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健全党内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责任制,关键在于责任追究的落实。  (一 )责任追究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就是既要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又要追究有关主管领导的责任。下属出了事,“板子”还需打到有关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屁股上,既要“上追一级”,而且要打准、打实、打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党、政“一把手”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责任感。  (二 )责任追究要扣紧“廉政建设”这一主题。责任追究不能大事小事都追究,应紧紧…  相似文献   

15.
沈亮  魏娟 《廉政瞭望》2010,(8):19-19
“监督官员者”将被监督 现在,若是用人失察,倒霉的将不仅是被查的贪官,选拔官员的组织部、干部考察组、监督官员的纪委,也将为此付出代价,遭到问责。这是3月31日公布的,由中办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办法》)中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相似文献   

17.
高层信息     
《江淮》2009,(6)
◆中央"三规定"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  相似文献   

18.
被问责去职官员复出的判断标准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官员问责是建立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2002年7月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4年中央办公厅颁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2005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公务员法》用法律形式规范引咎辞职制度(官员问责的一种)以后,官员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被问责去职官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规范被问责去职官员复出的标准和条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央集中出台和公布了几个重要文件:《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是推动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武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定》对责任的对象、范围、追究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明确责任制的主要对象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从而克服了以往责任难以落实的弊端。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