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点摘编     
《正气》2001,(3)
心中有百姓 才能为百姓中共新绛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峰 撰文认为,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深深体会到“百姓书记”梁雨润事迹的核心就是心系百姓,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梁雨润精神的实质就是以自己的行动忠实地实践着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因此,学习先进,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百姓。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是摆正位置。我们共产党人不论干什么工作,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第二要善待百姓。接待群众要热情周到,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联系群众要深入基层,平易近人,克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  相似文献   

2.
党刊历经几次改版,版式更美观大方,内容更丰富耐读,栏目设置更简洁合理,特别是"党员小故事"、"村官故事"、"云岭随笔"、"读者评刊"等栏目,越办越"短、实、新",越来越接地气,感觉与群众贴得更紧、走得更近了。党刊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使内容贴近群众需求,我们不禁为之叫好。不过,我认为,党刊下一步,还应更多地从读者角度出发,着眼于群众视角,落脚于为群众办刊,重点关注热点问题、基层百姓关注的事等,特别是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好的工作经验和  相似文献   

3.
赵亚兴 《奋斗》2004,(8):55-55
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百姓书记”的梁雨润,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梁雨润,为什么“感动中国”?是以他心中有百姓感动中国。他把百姓的疾苦、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把百姓所盼、所怨、所恨记在心头。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官可以不当,百姓的事不能不管。”  相似文献   

4.
“百姓选我当村党支部书记,说明他们对我信任。只要能为百姓干好事、办实事,让我怎样做都行。如果心中想着为百姓服务,百姓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大伙的心就会拧成—股绳,齐心协力将郝堡村建设得更美丽。”李世岩望着远处那一个个充满希望的蔬菜大棚,目光坚定地说。这是他担任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郝堡村党支部书记1O余年的工作营结,也是他真实的工作写照。  相似文献   

5.
望云舒 《奋斗》2006,(5):57-57
孟子见梁惠王,讲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他劝梁惠王要少做“功不至于百姓”的事,其中讲到了“不能也”和“不为也”的道理。孟子说:“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13):111-112
【求助邮件】我是一名农村党员,《党课》是我最喜欢看的刊物,在“三T公司”栏目中我学到很多东西。今天发出这个邮件,是有事向你们求助:今年,我响应村党支部的号召,带头承包了村里废弃的池塘。经过改造后开始试验养殖河蟹,投入了不少钱。  相似文献   

7.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横空出世,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还引发了国内电视界一股民生新闻热潮,甚至还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这档栏目所创造的高收视率,可以说正体现了民生新闻的无穷魅力。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在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把视角转向百姓,心系百姓冷暖,真正为百姓着想,为百姓排忧解难。勿庸置疑,民生新闻为原本古板、严肃的电视新闻增添了一份亮丽和生动,从中体现的民本思想无可非议地成为其之所以抢眼的致胜法宝。对此,我结合个人工作总结谈几点认识,与大家探讨。1.民本思想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蓟县,认识刘金保的人挺多,却不全是他的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干的是件得罪人的事。有的人怕我,因为我专挑毛病,常罚款,有人恨我,因为我不讲情面,断了一些人的财路;但更多的人喜欢我,因为我勤快,执法公正,为保护一方环境出了力,还帮过不少人的忙……但不管怎么说,组织上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我就把国家和百姓利益看得至高无上。让我出卖灵魂死也不干!  相似文献   

9.
编读交流     
从"百姓心声"看党刊"民生情结"党报党刊面孔过于严肃,鲜活性不足,是许多读者的评价。连续细读了《当代贵州》的"百姓心声"栏目文章后,颇有感触。栏目从老百姓最关心、最实际的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实践》2016,(3)
正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基层宣传系统的干部,经常阅读《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改版后的党的教育版,选题策划、内容设置和版面设计都令人耳目一新。"近期看点""时政要闻""深度解读""党建园地""政策咨询"等栏目,涵盖面广、实用性强,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内蒙古好人榜"栏目刊登的都是百姓身边的好人好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6,(7)
拿老百姓的事当事主持人:王锦慧,程桂芳主持人:“拿老百姓的事当事”,这是近日记者在河北采访到处可以听到的一句话。它直白朴实,但意味深长。它道出了共产党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说出了共产党作风的一大特色──认真。李亲顾村者百姓的事惊动党中央;总书记作批...  相似文献   

12.
近日,吉林省前郭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党委书记向我讲述一件事。去年,他刚到乡里任职时,乡党委宣传委员就准备邀请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他,但他却执意不肯。宣传委员说:“宣传一下,既有助于提高你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开展工作。”可他却说:“‘知民度’比知名度更重要,作为人民公仆,重要的是了解百姓心声,关心百姓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还是让我提高‘知民度’吧。”于是,他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这位乡党委书记把“知民度”看得比知名度更重要,说明他把群众的利益看得很重,把…  相似文献   

13.
我于1999年7月从乐山市沙湾区委组织部下派到轸溪乡担任党委书记,从事乡镇党委书记近两年来,亲身经历和感受到各级党政领导一心一意为百姓,真抓实干办好事.其中有三件感人至深的事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支部生活》2006,(3):40-40
昌平区十三陵镇党委:“百姓在我心中”村干部大比武十三陵镇党委以“看谁最知百姓情、看谁最懂百姓心、看谁会干百姓事、看谁富裕百姓家”为主题,在全镇开展了百姓在我心中村干部大比武活  相似文献   

15.
请您评刊     
《共产党员》第7期一到,我们支部的老同志就围坐在一起,专注地听我给大家阅读。我知道他们最喜欢的栏目是“生活之友”,我就先念《人生有三件事不能忘》。头一件事是“孝老”,我还没念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都说:“说的真对,我们都七老八十了,还能活几年,总盼着儿女们常回家看看。”一位老同志还记着《共产党员》第6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无因啃老》,  相似文献   

16.
“有问题找《百姓话题》。”在哲里木,人们往往这样说。《百姓话题》是哲里木电视台社教部主办的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1998年5月1日开播。它“关注百姓生活,追踪社会热点,剖析人生百态”。正是这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不懈求索,赢得了全盟各族人民的喜爱,群众...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7,(8):121-122
“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这是重庆市梁平具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常说的一句话。31年来,邓平寿为虎城镇的百姓无悔奉献着,即使要将他凋任到县里工作,他都拒绝了,只是为了他曾经的承诺。而2007年2月1日,邓平寿却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和眷恋的土地。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0,(9):110-111
【电话记录】我是《党课》的忠实读者,“三T公司”是我每期必读的栏目。今有一事相求,请帮忙:我的孩子刚满周岁,长得也很可爱,就是有一点让人担心,最近发现孩子似有口臭,每次怀抱孩子和他亲吻的时候,就会闻到一种不正常的味道。请问,小小孩子为啥会口臭,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相似文献   

19.
郭震海 《党课》2011,(12):66-67
到农村去,和百姓聊天,他们提到自己乡里的领导时说,架子大,有官腔,往往是讲半天话,听不明白一句;和乡里领导谈心,他们似乎也很委屈,说自己很想干出点成绩,但往往事不如愿。百姓不给“面子”。  相似文献   

20.
百姓的事,小到生计,大至发展,与他们的直接领导者有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