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曾几何时,"郁闷"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收到一条短信,是一幅对联:肉价涨,菜价涨,房价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挣钱难,办事难,做人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上加难。横批:活着真累。我不禁哑然失笑。因为在与许多人的闲聊中,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听得最多的就是"活着真累"的感慨。  相似文献   

3.
李开盛 《学习月刊》2011,(19):44-45
2011年8月,正在中东各国局势仍然动荡不定之际,一场骚乱突然席卷英国伦敦。面对电视画面中到处燃烧的汽车、商店被砸烂的橱窗,许多人不免错愕:社会骚乱一般是不发达国家或是政治社会矛盾尖锐的非民主国家中的"特有现象",一贯以富裕与民主示人的英国怎么也会发生骚乱呢?其实,在发达国家中,这种"富国穷病"的现象并非英国特有,近些年在其他西欧国家中也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4.
<正>幸福的村庄都是相似的,幸福的感觉则各有不同。走过许多美丽乡村,可行走在黄骅市李子札村,却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美。很多年前,这个村子就很出名。集体企业办得好,村集体富裕,黄骅的"四面红旗"之一,农民生产的自行车把远渡重洋,握在美国总统手上。如今,"全国文明村"远近闻名,村"两委"办公室里奖牌奖旗挂满墙。村里的水上公园、湖心亭、水游廊,以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综合办事服务大厅,计生服务、农村经济服务、综合治理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窗口一应俱全,计生自治模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法治村三项"国字号"荣誉牌匾灿然在墙。如今的三合村,抓住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这个核心,紧紧围绕"抓党建、凝人心、保稳定、促和谐、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光环下砥砺前行,探索出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新青海。在"四个更加"中,建设更加富裕的新青海居于首位,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内容,也是青海各族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梦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环境污染是任何一个致力于现代化的国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有人说,环境保护是一个后现代的命题,是富裕国度富裕民众"吃饱了"以后提出的更高需求。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学西方那种"吃法",中国还没"吃  相似文献   

8.
正前段时间到凤城市大梨树村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山青水碧,花果满山,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区,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大梨树的创业精神只有一个字——"干"。"干",集中反映了大梨树人的勤劳善良、执着追求、开拓进取精神。大梨树人自己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如今许多人来说,孔原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而实际上,孔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党史人物。早在延安时期,他是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从事政治保卫肃特工作。他是新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署署  相似文献   

10.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伤有所助",这曾经是许多人的一个梦想和愿望。如今,这个愿望在吉林省已经变成现实。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险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吉林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筑了一张覆盖广泛、保障适当的"安全网"。  相似文献   

1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富裕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我国在进入人均GDP2000美元的今天,人们更渴望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殷实富裕的物质生活,情致高雅的生活品位。创建"和谐小康家庭"活动,组织的是职工群众,影响的是每个家庭,带动的是整个社会,妇女在"创建活动"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探索。一、创建"和谐小康家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日,本刊记者专程前往九龙坡区共和村采访.看见商业街两旁绿树成荫,门庭若市,欣欣向荣。如今的共和村,俨然是一个文明富裕的城市化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4,(12)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本反"四风"的明白账,亮出了一份作风建设的成绩单,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着实令人振奋。老百姓从最初的质疑、不以为然到如今的拍手称赞,无疑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最佳褒奖。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是更严峻的课题:如何把已经实现的良性转变常态化,如何纠正那些剩下的思想"倾斜"者,如何逮住那些漏网之鱼,如何减少乃至杜绝新一批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新闻,人们如今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许多人已习惯于通过网络或电视来了解,因为这些电子媒体更直观、更便捷。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是人们选择这种"快餐阅读"的原因之一。那么,报纸在这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生存立足,并且在逆境中发展不辍呢?这是一个摆在纸媒体人面前的现实问题,尤其对于党报这样既担负着"党政喉舌"的使命,又要闯入市场的纸媒  相似文献   

15.
李桂芝  王丽红 《实践》2009,(3):18-18
今年41岁的于双印,是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富裕地村花卉种子繁育党群共富合作社理事长,也是一位靠繁育花卉种子富裕起来的青年农民,一位带领许多农民富裕起来的共产党员。花卉种植,让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也让这片世世代代寄予美好希望的土地真正实现了"富裕"。  相似文献   

16.
"昔日穷乡僻壤的秋皮村,如今能步入小康村的行列,源于有个好的村‘两委’班子,有一对儿30年的好搭档。"这是集安市委书记许才山的评价。秋皮村党支部是如何引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的?在耳闻目睹了秋皮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生产发展、管理民主的新气象后,我们逐渐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曾家祥  张敬 《当代贵州》2013,(18):56-56
转眼间,我当黔西县林泉镇清塘村党支部书记就有30年了。看到如今的清塘村群众生活富裕,村容村貌靓丽,全村到处弥漫着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气息,我感到很欣慰。"要想富、先修路。"上任伊始,为了改变当时清塘村水、电、路三不通,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的贫困面貌,我带领"两委"班子,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通了全村的15公里通村通组路  相似文献   

18.
杨旭东 《云岭先锋》2018,(11):16-17
顺着平整洁净的水泥路走进元谋县元马镇星火社区大塘子村,眼前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设施齐备的村组活动场上,孩子们在奔跑嬉戏,老人们在大榕树下休息聊天,一派和谐惬意的幸福景象。与富裕起来的众多村寨一样,如今的大塘子村产业兴旺,村民安居乐业,家家户户的一亩三分地仿佛能生钱的"金窝窝"。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这个小村子走过了不平凡的变迁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迁西县尹庄乡高峪村"两委"班子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认真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奋力拼博,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实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该村根据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全村由旧址迁到了新址,环境整洁、优美,并筹资建设村办企业。如今,一个崭新、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见雏形。  相似文献   

20.
活着真好     
<正>与人闲聊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活着真累"这句话。我想,如今许多人的痛苦与焦虑,主要不是来自物质的匮乏,而是这变化太快的社会,一颗心无所适从。商海搏杀、官场争斗、学界较量、邻里攀比……常常使人身心疲惫,焉能不累?其实,没有必要攀比,也没有必要赶潮流,坦坦然然地生活,量力而行地消费,把快乐刻在石头上,把痛苦刻在沙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