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论是在西方的观念里还是在东方的观念里,神话大概都是一个无法清楚定义的概念,不同哲学家、历史学家对其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作为哲学家,赫勒向我们描述了自己对神话的理解。一方面,赫勒以其独特视角向我们讲述历史意识从神话中起源。另一方面,赫勒以其个性化的理解为我们揭示了哲学与神话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他一生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一般认为,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被视之为"哲学",认为马克思是"哲学家";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被视之为"科学",认为马克思是"科学家"。部分学者一方面质疑"唯物史观"的"哲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科学",另一方面又质疑"剩余价值"的"科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哲学"。这样,由"两大发现"而构成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马克思,似乎又模糊了他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双重身份。通过正确地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马克思的部分理论作品,我们只能说,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当代意识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当代意识研究的背景和所涉及的五大论题,阐发了马克思的世界图景和意识论的基本立场,进而指出了当代意识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他一生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一般认为,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现"被视之为"哲学",认为马克思是"哲学家";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被视之为"科学",认为马克思是"科学家".部分学者一方面质疑"唯物史观"的"哲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科学",另一方面又质疑"剩余价值"的"科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哲学".这样,由"两大发现"而构成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马克思,似乎又模糊了他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双重身份.通过正确地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马克思的部分理论作品,我们只能说,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近代哲学以来,经验问题始终是西方哲学家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但似乎没有哲学家反对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哲学中,经验问题被转换成了科学观察和科学理论的判定问题,因而谈论经验成为科学哲学的核心.但科学哲学中的经验问题同样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集中在经验究竟是主观的认识还是客观的事实描述以及经验的证实如何可能等问题上.围绕这些问题,西方哲学家在科学哲学领域内形成了旷日持久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赋予人的意识以生成性,是马克思哲学意识观区别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意识观的基本标志,更是马克思摆脱黑格尔哲学羁绊的重要尝试。意识观批判与构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具有独特地位。而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却较为贫乏。实际上,马克思的相关著作正是以阐释独特的意识生成性为入口,引入并深入论述了物象性范畴,进而全面阐释了自己的新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历史感,是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二者历史观差异的重要环节。此般差异性具体体现在“自意识”与“克服意识”的隐性关系层面。黑格尔从“自意识”的视野出发,释放出其历史感所蕴含的理性规定,并且通过对自意识的形式规定,最终使其历史感进入思辨哲学的境地。马克思批判吸收了黑格尔的历史感所呈现的理性阐释和总体论证,并在深入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既详细分析了“自意识”的抽象普遍性所带来的历史局限,又通过对“克服意识”具体内涵的分析,深刻批判了黑格尔对绝对理念的思辨关切,并为自身的历史感找到其现实主体,最终呈现出历史感演变的现实路径,即从自意识到克服意识,从理性追问到现实考察的飞跃,并在历史感嬗变的历史过程中,守护了唯物史观的现实地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法治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及时明确地提出了极富深意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一科学命题。认真解读和深入思考“公民意识”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普通人意识、主人意识、纳税人意识、现代意识、法治意识、爱国意识等应当是我国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拉图尔的体系中,科学人类学并非仅仅代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西方科学的反身性应用,它具有更广泛的哲学内涵。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拉图尔主张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合一,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构主义实在论;由此,拉图尔重塑了一种"实践形而上学",进而主张用实践一元论消解传统的二元论哲学;这样,现代性在哲学层面上所依赖的客体与主体的二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科学与社会的二分就被打破了,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非现代的世界之中。拉图尔为我们重新审视近代科学民族志的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避免"月是西方圆"或"太阳中国红"的两极陷阱,创建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全球意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的"开门与关门",为当代中国走上正确的"全球意识"之路提供了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重新认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全球意识"中,通过观念转变和在研究实践中的运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执行难"已成为困扰法院发展的"瓶颈",只有内外齐修建立长效机制,借助合力,在法院内部强化"两个依靠"意识,即强化依靠科学技术意识和依靠人民群众意识,才能破解执行难,从而提升法院执行品质。  相似文献   

12.
萧红的独特在于不使用理念的语言表达思考,而是以情感的语言表达思考的理念.<呼兰河传>浸渍情感的写作倾泻了她对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寂寞的歌哭对呼兰河子民卑琐、平凡生活的哀痛,童年感伤的记忆和成年悲惨的爱情皆化作荒凉的情感表达,诠释着生命的荒凉,阐释着沧海桑田,人生无常.字里行间流泻着孤寂中的故园之恋与生命的哀思,张扬着女性意识,她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她渴望飞翔.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意识现代化道路 ,是分化、重组、整合、再分化、再重组、再整合……的法律意识现代化的自我创新之路 ,是法律意识创新、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创新、法律意识社会化、法律意识再创新、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再创新、法律意识再社会化……的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政府推进之路 ,是这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淡薄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亚文化”与“主文化”的相互抵触、慈善组织及个人的诚信的缺失以及在“藏富意识”和“仇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第一行动集团”的引领等因素共同抑制了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的培育公众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拥有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优势,如经济发展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地缘人缘优势、文化品牌优势等。但是,与国内一些省份比较而言,福建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造成这种结果的关键原因是,我们还不具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六大主体意识,它们是:产业意识、资源意识、人才意识、负功能意识、造“极”意识和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伟大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革命以意识觉醒为特征,唤起了中华民族近代思想的醒悟。第二次革命以方向觉醒为特征,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道路的抉择。第三次革命以模式觉醒为特征,显示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中华民族通过三次革命,实现了意识觉醒、方向觉醒和模式觉醒,这就为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世界先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工作部门,具有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地位和作用。要提升学校办公室工作水平,必须从增强大局意识、参政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等五个方面,把握好职能定位和工作特点,发挥好参谋、助手、协调、服务的职能和作用,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道路是法律意识走向现代化的自我创新和政府推进的统一。前者是指各种法律意识冲突、分化、重组、整合、再冲突、再分化、再重组、再整合…… ,从而使法律意识不断创新 ;后者是指法律意识创新、法律制度和规范创新、法律意识社会化、法律意识再创新、法律制度和规范再创新、法律意识再社会化…… ,从而使法律意识走向现代化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承继  相似文献   

19.
导致民警遇袭伤亡的许多案子,并非持枪抢劫、绑架、贩毒等重大暴力犯罪,而是普通的刑事和治安案件;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很多民警在实战中思想麻痹,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警务行为随意,缺乏规范性而造成的。警察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养成良好的战术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作好随时应付罪犯拒捕、袭警的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  相似文献   

20.
在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权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国内外大环境中,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思想意识已严重阻碍了公安机关法治化进程,制约着公安机关刑事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公安机关要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提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为重点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