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烬美,原名王瑞俊,字灼斋.1898年6月14日,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北杏村(现属诸城县枳沟乡)的一个佃农家庭里.自幼勤奋好学,早在山东第一师范求学时,便投身学生运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思想.1921年7月,王烬美代表山东省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王烬美根据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劳动组合部北方分部副主任的身份来到山海关铁路工厂,发动铁路工人进行罢工斗争.京奉铁路山海关站是关内外的咽喉要道,随着现代铁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了一支较大的铁路工人队伍.工人们为了摆脱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曾多次进行过罢工斗争,由于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斗争都失败了.王烬美深入到铁路工人家中,与穷苦工人促膝谈心,讲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胜利,号召工人们抱成一团儿,与资本家、封建把头进行斗争,并着手建立工人的组织“工友俱乐部”委员会,宣布京奉铁路“工友俱乐部”正式成立.王烬美利用“工友俱乐部”把工人们组织在一起,开办工人夜  相似文献   

2.
1923年2月初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最后一个怒涛。中共北京区委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负责人罗章龙,亲自领导了这次空前规模的罢工斗争,并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写下了十万字的《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鼓励工人阶级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是后人研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3.
罗章龙,原名罗墩阶。湖南浏阳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人期间,先后组织领导了陇海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及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古称滦东,风光秀美,令人神往,而且有着光荣而丰厚的革命历史.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同志在短暂的三十八年生命历程中,与秦皇岛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在滦东地区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革命实践,为滦东地区的革命打下了思想和组织的基础。李大钊早年曾在卢龙县(永平府中学)求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寻求中国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经多次登临昌黎五峰山,利用避暑期间,研究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拓荒、播种工作,使混沌的中国重新燃烧起希望之火..他派遣王尽美到山海关,开展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取得罢工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党一成立,就对山海关铁路地区的工人十分关心,1921年10月,便派共产党员、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委员杨宝昆来山海关工作,这是我党派到山海关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2年8月,王烬美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党的一大代表),前往山海关(时年24岁).开始住在铁工厂工人鲁懋堂家,后又住在工人李耀东家;以铁路工厂冶铁徒工身份,经常深入工人群众中,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启发阶级觉悟;针对工人中存在的帮派分歧,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号召工人们精诚团结,共同战斗.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罗章龙作为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在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地委领导下,先后参与领导了长辛店、陇海铁路、开滦五矿等工人罢工斗争,主编《工人周刊》。1923年,罗章龙参与组织京汉铁路总工会,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时由他编写的《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全面叙述了二七大罢工的斗争经过及其意义,有力地揭露了军阀当局的凶恶面目,迄今仍不失为研究二七大罢工的珍贵历史文献。罗章龙为党领导的北方地区早期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地方党史和区域工人运动史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维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主要工作,其中北方工商业中心——天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重点城市。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组建工会,创办工人学校,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推动劳动立法,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天津蓬勃发展。历史充分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天津为代表的城市工人运动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8.
李安葆 《湘潮》2014,(11):50-50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机关刊物《劳动周刊》,李启汉被任命为书记部干事兼《劳动周刊》编辑。创刊于上海的《劳动周刊》,宗旨是“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期刊。《劳动周刊》的主要任务是通俗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9.
谭平山是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为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谭平山在北大接受马克思主义,创办《新潮》《政衡》《广东群报》等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广东建党奠定思想基础。陈独秀、谭平山等创立了广东早期共产党组织,谭平山先后担任中共广东支部书记、广东区委书记。谭平山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主任,在广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广东建党奠定阶级基础。在谭平山等努力下,广东成为全国大革命中心地区。中共早期党史上的"南谭、北李、中陈"的说法把谭平山和陈独秀、李大钊相提并论,反映出谭平山在建党时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玫 《世纪桥》2011,(6):13-18
1923年3月,已从苏联回国、在北京铁路总工会工作的陈为人,被时任中国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的李大钊派到东北,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当年春,陈为人化名陈涛,与京汉铁路总工会秘书、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干事李震瀛(化名骆森)从北京来到哈尔滨。  相似文献   

11.
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央组织就十分重视在东北地区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工作。同年11月以李大钊为书记的中共北京地委曾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人运动。1923年3月又派共产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到哈尔滨开展建党建团工作。同年7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成立。10月,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成  相似文献   

12.
林祥谦烈士陵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祥谦镇枕峰村福厦公路东侧的枕峰山西麓。林祥谦于1892年出生在闽侯县尚干镇的一个贫农家庭。他1906年进入马尾造船厂当学徒,1912年进入汉口江岸机务大厂当钳工,1913年转到工务修配厂当铁路工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并创办了《劳动周刊》,在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罢工,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921年7、8月间的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姜沛南、陈卫民所撰《首战告捷——党领导的第一次罢工》一文较早提出这一观点后,逐渐为党史学界所接受。近年出版的《上海工人运动史》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罢工,是上海英美烟厂1921年七八月间的大罢工。”此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一书也持相同观点。  相似文献   

14.
韩峰   《奋斗》2021,(3):42-45
党组织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同年末,中共北京区执委派中国劳动组和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运等情况。1922年初,罗章龙在哈尔滨期间,考察了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和工人生活区三十六棚,戊通轮船公司、秋林洋行等地。回京后,他向北京区执委做以汇报,提出哈尔滨工业较集中,工人阶级受十月革命影响较早,觉悟程度较高,特别是中东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斗争,已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为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做了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论著叙述王尽美在建党前后的活动时,提到他曾作为山东党组织的代表,在1921年9月到上海参加过一次中共中央扩大会议。经查,这种说法的唯一出处来自于罗章龙的回忆,而罗的回忆不但是一个孤证,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失实之处。将罗的回忆与包惠僧、李达等人的回忆以及其他史料相比对,可以看出,王尽美参加的是1921年8月初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会议。  相似文献   

16.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上海市总工会编纂、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工厂企业党史工运史丛书》,是一套大型的系列史料丛书,将分期分批陆续出版。第一期计划出版19部,335万字,其中《上海海员工人运动史》、《上海机器工人运动史》、《上海纺织工人运动史》、《上海铁路工人运动史》、《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运动史》等16部,已在199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周年之际问世,另外3部亦将很快与读者见面。第二期计划出版14部,200多万字,将在1992年续陆出版。  相似文献   

17.
李维汉在《回忆与研究》一书中指出:“湘区党组织建立后,为加强对工运的领导,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是毛泽东.工运的重点在长沙和安源两地……”①其中,安源又是首先开展工运的地方.在毛泽东的开拓与领导下,安源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安源作为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呢?  相似文献   

18.
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我国工人运动最早的践行者和主要领袖之一。他重视工人教育,创办工人夜校并亲自教授课程;他着手组建各种行业的工会,领导工人与资本家斗争。同时他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意识,指导工人斗争;他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部主任,支持香港海员大罢工。作为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主席团成员,他实际参与了对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在全国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一 )京汉铁路是中国交通大动脉之一 ,北起北京 ,南至武汉 ,全长10 0 0多公里。当时 ,北洋军阀吴佩孚非常重视这条铁路 ,它不仅为吴佩孚推行“武力统一”提供交通方便 ,而且他每月 80万元的军饷也来自这条铁路。中国共产党对这条铁路也很重视 ,许多重要领导人如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陈潭秋、罗章龙、包惠僧、项英、许白昊等 ,都直接或间接领导京汉铁路的工人运动 ,使京汉铁路工运的发展走在陇海、津浦、京奉、京绥等铁路工运的前列。192 2年 8月初 ,在江岸工人俱乐部和郑州工人俱乐部相继成立之后 ,江岸以北的…  相似文献   

20.
罗章龙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曾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至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曾任中共北方区委委员、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等职。早年,他在组织发动中国北方工人运动中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