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捕诉合一还是捕诉分立逮捕是惩罚犯罪、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和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同时它又总是同人身自由、人权保障等联系在一起。逮捕权由提请、批准、执行三种权能构成。本文中“捕”专指批准权。本文中“诉”专指刑事公诉权,它是国家主动对犯罪进行追诉的一种刑罚请求权。捕与诉皆是国家权力,两种权力能否合一,是否可以确立捕诉合一工作体制?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主张捕诉合一观点认为,捕诉合一体制是指现行法律框架内,由检察机关内部同一职能部门依法承担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并履行法律监督的办案工作机制。其实质就是…  相似文献   

2.
轻微刑事案件捕诉合一机制,是指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实行由同一承办人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轻微刑事案件捕诉合一机制,体现了诉讼效益和诉讼公正原则,实践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背景下,捕诉合一的合理根据是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整合、办案权限的下放以及追责机制的强化。捕诉合一的实效在于提高办案效率、强化侦查监督、保障审前辩护、减少审前羁押和强化监督制约。捕诉合一的办案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定倾向性问题。对此,完善捕诉合一办案模式的关键在于:优化捕诉关系,进一步开展逮捕案件司法化审查,细化对侦查的引导机制,平衡检察机关的办案节奏,明确检察官依法履职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陈乃保  杨正鸣  徐庆天 《法学》2006,(5):117-120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在“检察引导侦查”的基础上,都在积极尝试和实践一种更为紧密的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合作制度,即侦捕诉联动机制。该种机制与“警检一体化”制度是何种关系值得探讨。本组稿件前三篇文章论述了侦捕诉联动的工作机制,阐述了在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之间建立“侦捕诉联动”机制的实践价值,建立联动机制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运作侦捕诉联动机制。最后一篇文章则对“检警一体化”的做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实行"捕诉一体"刑事办案机制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刑事司法价值和目标的重要方式。对比分析T市A区检察院实行"捕诉一体"办案模式前后的办案质效,可以发现办案效率明显提高、引导侦查效果显著等优势,以及检察机关内部监督难度增大、对外部监督弱化等实践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建立有效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强有力的侦查监督机制、提升检察队伍专业化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在检察系统内部由未成年人案件专门办理机构全程负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犯罪预防、监所考察教育,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及社区矫正,建立捕、诉、防、监等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既是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之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专业化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队伍,有其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杨莹 《人民检察》2023,(S1):107-108
<正>侦查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侦查权滥用、规范公正执法、切实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捕诉一体”办案机制改革在推动检察机关提升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强化监督职能等具有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检警协作不畅、侦查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笔者拟通过对H市K区调研的数据分析“捕诉一体”背景下侦查监督的现状,并对“捕诉一体”办案机制下的侦查监督工作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刑事法治发达国家,捕诉通常由追诉机关和中立司法机构分别行使,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捕诉均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检察机关内部如何配置捕与诉两种不同权能,涉及到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构造,关系到我国刑事司法体制和刑事法制改革的全局。  相似文献   

9.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法律监督地位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同时也对检察机关的职能、任务以及工作程序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正。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带来刑事检察机制的变化 ,并要求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工作机制适应这种变化。现行刑事检察工作机制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分立、制约为特征 ,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由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部门在不同阶段分别受理 ,各自作出是否批准逮捕、起诉的决定。这种工作机制在检察机关建立之初就已确立 ,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沿革至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术界开始关注检察机关审查批捕权的归属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权应当取消。另一种观点则对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权持肯定态度。在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结构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由检察机关来行使审查批捕权是恰当的,适合目前的刑事司法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丁万星  宋桂兰 《河北法学》2002,20(Z1):142-143
分析“公诉转自诉”制度设置的合理性和存在缺陷,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保障和救济措施两方面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论附条件不起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兰耀军 《法律科学》2006,24(5):121-129
附条件不起诉作为轻罪非犯罪化处理的一种起诉替代措施,具有有效化解刑事纠纷、实现审前程序分流的功能。德国、我国澳门及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完全意义上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我国增设该制度既有必要性又具可行性,应当借鉴域外的共同作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A child is seriously ill. She will not live much longer if steps are not promptly taken. However, her parents' HMO has denied approval for the treatment that she needs. According to her doctor, the treatment has a good chance of helping. It could extend her life by months or even years. The treatment is, however, expensive, more than her parents can pay. Also, the initial cost is just the beginning. As long as the child lives she will need expensive care. It is a burden that the HMO does not want to take. So, a few days from now--maybe less--she will lapse into unconsciousness and, soon after, she will pass away. Her parents ponder this and think: "We've paid premiums to that HMO for years. If she dies now, because of this denial, somebody ought to pay; the law should make somebody pay for letting our daughter di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