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995年8月13日上午,我在巴黎坐地铁专程去参观美丽城唐人街。继巴黎十三区唐人街之后,位于巴黎东北部十九区的美丽城被称为巴黎第二唐人街。我在街上盘桓良久,所见所遇,令人难忘。温州超级市场美丽城这一名字虽然好听,但其周围地区包括斯大林格勒以及东北郊的哥  相似文献   

2.
建农 《侨园》2004,(3):7-9
温州人向以精明经商著称,天南海北到处都有他们的踪影,"温州城"、"温州街"兴起在东西南北,最近两年温州人的"炒房团"更是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慌慌.同时,有关温州人的还有一句话:"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温州人在巴黎."言下之意,是说移居巴黎的温州人特别多.  相似文献   

3.
德贵 《侨园》2013,(5):53-53
<正>早就听说新加坡有牛车水。上个月,我和爱人坐国内航班到达樟宜机场。脱下沉重的冬装,我们第一站自然是找酒店。住下后,有人告诉我们,我们住的地方离唐人街(牛车水)只有一站地。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我总要到唐人街走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巴塞罗那的唐人街最不像样,大部分华人和摩洛哥人聚集在一起,街道脏乱,里面只有一些中国超市和店铺。这和意大利米兰有些像,但至少那里规划整齐。丹麦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由于紧邻红灯区,也成为许多游人不会错过的一站,那里有欧洲大陆最好吃的中餐,虽然最便宜的麻婆豆腐也要10欧元,但你绝对不能错过各种叉烧腊味。伦敦的唐人街被列入当地最著名的十大景点之一,那里到处都是红色牌坊和连成片的饭店。而新加坡的牛车水,可以说最有温情,最像景点。我和妻子按照地图寻找景点。新加坡有70%都是华人,到处都是亲切的面孔,我随便找个人上前询问方向。一位年长的阿婆执意热情地要带着我们边问边找,还不忘提醒我妻子:"妹妹,你不要太轻易相信别人哦,尤其晚上,不要搭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4,(12):11-11
人气日渐低迷,老侨渐离人世,新侨不愿进来。唐人街华人数量减少发生在欧美多个城市。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的唐人街里,出生在外国的居民已经成为少数。虽然白人居民比例在美国各大城市总体下降,但在上述三个唐人街的白人居民人数却在上升。唐人街的功能也在改变。最初的唐人街是华人的庇护所,而如今,凭借店铺招牌、语言、杂货店、餐馆的风味都与欧美城市其他街区的不同,唐人街多半意味着一个拥有不同亚文化氛围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5.
尽管一再有人跟我说:“到了唐人街,就象回到国内一样。”我在纽约、旧金山的唐人街上倘佯时,却觉得除了招牌广告上的中文字,那景观其实也还是洋味儿的,就是一些饰有亭子顶、雕龙檐、红漆柱、龙凤图案的建筑物,也很象是西洋人穿着中国丝绸衣物站立在那里,究竟还是让我意识到身在异邦。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3,(11):9-9
<正>最近看到两则新闻,展示了美国唐人街两种截然不同的现状。一则是美国亚裔美国人法律援助处的调查表明,美国的唐人街(China Town中国城)有逐渐消失的危险,原因是位于市区的唐人街里高档住宅和连锁店不断出现,唐人街"中产化"趋势加速,许多华人新移民已经住不起城市中心的唐人街。调查表明,纽约、波士顿、费城的唐人街,白人居住人口开始上升,而华人居住人数开始减少。另一则是旧金山中国城被美国规划协会选为2013年度全美最佳十大社区之一。规划协会认为,中国城在保护街  相似文献   

7.
鲁克 《侨园》2002,(6):17
久闻旧金山的唐人街是海外唐人街之最,历史最悠久,中国味也最浓郁。这次有幸一睹,果然名不虚传。店铺栉比,顾客如织,标牌一律汉字,往来亦多为华人。置身其间,似乎与在北京的前门、王府井无异。有一点颇感诧异的是,店铺皆较低矮破旧,大多为一楼一底的小格局,看不到一座高大建筑。记得几年前在加拿大也去逛唐人街,印象中那条唐人街颇洋气,高楼大厦不少。有一块“远望中华”的大匾。就高高地悬挂在十几层的高楼上。再看旧金山的这条街,未免有点落伍。正当我颇感纳闷时,“义务导游”、《美华文学》副主编王性初夫妇告诉我:有些房子很破旧,原来也想拆了盖高楼,但美国政府不允许,说这条街是文物,不许动,只能维修,更不准扒了盖大楼。如此说来,只有二三百年历史的美国政府,倒是很重视保护文物的。  相似文献   

8.
白玉 《侨园》2011,(1):39
由于2010年世界杯的原因,南非变得火热起来。一批中国温州人拟在南非建唐人街、浙江村、温州楼,内外互动、共享共赢……首建"唐人街"西罗町是约翰内斯堡的华人聚居区,用不了多久,这里将成为非洲第一条"唐人街"。因为约翰内斯堡市政府刚  相似文献   

9.
岳韬 《侨园》2005,(1):28-29
世界上哪里都有华人,有华人便有中餐馆。初到欧洲,在乡野小镇见到“吉祥饭店”这样的招牌会感到惊奇无比,见多了也就觉得平常了,反倒是哪个角落见不到汉字便会纳起闷来,就像缺了什么。荷兰的华人总数与其他西欧国家比起来并不算多。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的唐人街规模也不算大。然而,无论在阿姆斯特丹这样的新兴移民城市,还是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温哥华这样的老牌移民城市,全世界的唐人街几乎都给人一样的印象:繁忙嘈杂,缤纷油腻。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热闹、排场和美食。初到唐人街,那种熟悉的气氛让人感到亲切。然而,稍作停留,你便会发  相似文献   

10.
安娜 《侨园》2008,(1):48
在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东区邻近布鲁玛湖的地方,有一条约半公里长的普通街道,这是南非的唐人街,也是非洲的第一条唐人街.  相似文献   

11.
曼谷唐人街     
中国人去泰国旅游,不能不去看看曼谷的唐人街。曼谷的唐人街就规模和繁荣程度来讲,在东南亚地区,它虽不及闻名遐迩的新加坡的“牛车水”和雅加达的“班芝兰”,但就它在曼谷的经济地位来说,确实很重要。曼谷唐人街位于曼谷市西边,由耀华力路、石龙军路和嵩越路三条并排的大街以及三聘街等许多街巷连接而成。整个唐人街虽然没有一块别的国家唐人街矗立的“中国城”等字样的牌坊,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这里也的的确确是一座“中国城”。  相似文献   

12.
140年前的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在巴黎英勇地举行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也即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巴黎公社的创举,得到了马克思的热情称赞。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马克思以非凡、透彻的洞察力指出,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冬枫 《侨园》2004,(3):48
独在异国,时间久了,难免有孤寞之感,这时,只要到“唐人街”上走一走、看一看,或者是饱尝一顿普普通通的中餐,便会找回那种无法割舍的浓浓乡情。眼下,世界各国一些大城市,几乎都有中国城、唐人街,其中日本横滨的中华街,就是名扬四海而又令人向往的一个。横滨,位于东京以北约20公里关东地区腹地,日本第三大城市,也是日本最大的海港,素有“东京外港”之称。中华街就坐落在市区黄金地段,东北方便是风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1,(3):43-43
巴黎 巴黎是世界上盛产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的地方,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之城。巴黎是欧洲大陆的交通枢纽,密集而高效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各门各类的跨国公司到此开展业务。  相似文献   

15.
<正>欧洲大地,蔚为壮观。惟有思绪依然沉醉于此,这便是欧洲之魅。塞纳河,桥的世界巴黎,因为有了塞纳河,所以它就成了水灵灵的巴黎。巴黎,因为有了桥,所以它就成了千姿百态的巴黎。塞纳河畔,这是巴黎最美的身段,宛如少女的舞动的腰肢,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1月底至12月初,我应邀前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出席第三届国际华人研讨会,来去两周,会议只有三天,会后有更多时间对唐人街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考察。参观华人寺庙菲律宾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天主教国家,全国大约有93%以上居民信仰天主教。在这样一个天主教徒占绝对多数的国家里,华人亦入乡随俗,信仰天主教者甚众,迄今在唐人街的主街王彬街上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的窗口,也是一个国家与世界交往的桥梁。中国有着丰富悠久的民族文化需要让世界了解,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人迈向21世纪的豪情壮志也需要让世界了解,9月1日至12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办的“99巴黎‘中国文化周”正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难得的机会。中国文化周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享有世界文化之都的巴黎举行,堪称“天作之合”。教科文组织是最权威的国际文化机构,其宗旨之一就是广泛传播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拥有5000年古老文化的中…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封发自海外的信,才得知威县有个农民道德评议会。兴趣使然,我匆匆从北京赶到河北南部的威县去采访。 这封海外来鸿是旅美华侨伍振权先生寄自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收信人是和伍先生不沾亲不带故的威县农家妇女孙连凤。信中有张从去年3月底的《人民  相似文献   

19.
阿强 《侨园》2015,(Z1):43
张德彝一生八次出国,以日记体随笔记录自己的新奇见闻,是目击巴黎公社起义的中国人。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中国处于清同治年间,中外交流极少。但是就在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前一天,张德彝恰好进入巴黎,成了这场社会变革的目击者。1870年,清政府派崇厚出使法国,张德彝为随从英文翻译。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七日,即公元1871年3月27日,他先到巴黎洽租房屋,第二天就目击了这场惊天动地的事变。1979年,有人在北京图书馆柏林寺书库内,发现了张德彝78册  相似文献   

20.
杨树培 《侨园》2006,(6):48
世界各国的一些大城市几乎都有中国城或唐人街,日本横滨的中华街是其中名扬四海而令人向往的唐人街之一。横滨位于东京以北约20公里的关东地区腹地,是日本第三大城市。中华街坐落在市区的黄金地段,有1.2万华侨华人长期集中居住于此。大街两侧全是2-3层的中式建筑,红檐绿瓦,风格古朴,错落有致,密疏相宜。尤其是街口雄伟壮观的古牌坊上高悬着那块正楷书写的“中华街”巨幅匾额,更添了一股浓烈的民族气息。中华街与其说是“街”,倒不如称“城”更为贴切。它包括有20多个街区,东西南北建有朝阳、延平、朱雀、玄武四门。跨进城内的中心门,沿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