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3)
正蔡英文在1月16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大胜,民进党同时赢得"立委"选举,获得"立法院"的多数席位。台湾新的政党轮替成为现实,国民党将再次成为在野党。自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后,民进党再次上台就已经成为台湾普遍的政治预期。为确保平稳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一年多来蔡英文说话谨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日益临近,岛内各方势力角逐激烈。为刺激选情,民进党当局不断释放所谓"政策红利",大开选举支票,企图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前突击"政绩",以期博得特定群体支持,笼络拉取更多选民。一、抢救中南部基层民众支持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斩获15个县市长席位,其中7席在中南部原民进党执政地区。随后,蓝营在执政县市积极推动农渔产品销售,努力拉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也首次在立法机构赢得多数席次。岛内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对这次选举作出分析和解读,期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要因为岛内政局变动而发生变化。选举不是对两岸关系的"公投"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的国民党在这次选举中惨败,一些别有用心者据此宣称,这是台湾民众否定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未来的台湾向何处去,已成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这次变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中,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国民党输得一败涂地。曾经嚣张一时的李登辉,在台湾各地群众声讨的怒潮中被迫提前下台了。这次国民党丧失政权有种种原因:一曰腐败;二曰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10,(1):95-95
2009年12月5日.台湾地区举行了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三合一”选举投票,此次“三合一”选举是2008年3月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后台湾地区首次大规模选举。据台湾当局选务主管机关统计,在17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得12席,民进党获得4席.另有1席为脱离国民党的无党籍人士当选。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4,(12)
<正>检验地方执政满意度、形同"期中考"的岛内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九合一")落幕。在全台22个县市长中,民进党获得13席大胜,国民党获得6席惨败。岛内选民作出这样的选择值得国、民两党省思。"九合一"选举落幕,民进党成为岛内地方执政的领头者,亦有条件去赢取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因此对于如何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  相似文献   

7.
丁宇 《两岸关系》2013,(1):32-35
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同胞选择继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揭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赢得台湾民意机构过半席次。选举结果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选举是台湾政治舞台上长期不变的主题,一场选举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选举的开始。五都市长选举落幕以后,台湾社会随即转入了下一场的大型选举,其中包括"立委"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尤其是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关系到台湾地区的政权更替,更是岛内主要政治势力和主要政治人物角逐的主战场。不仅国民党和民进党内围绕着提名问题展开了明争暗斗,而且其他一些政治势力也跃跃欲试,企图在2012蓝绿大战的政治舞台中谋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9.
1月11日,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817万票对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的552万票以及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的61万余票,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连任;“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61席,国民党38席,台湾民众党5席,时代力量3席,“台湾基进”1席,无党籍5席。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3)
正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台湾地区民意代表两项选举尘埃落定。对于此次"二合一"选举结果,此前岛内外许多机构和人士都作了种种分析预测,现在看来,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众声喧哗之际,到底该如何理性看待这次"二合一"选举?此次选举结果将对两岸关系产生何种影响?笔者不揣谫陋,试说一二。先来分析一下原因。在笔者看来,无外乎如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国民党执政近8年,经济欲振乏力、民生乏善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台湾政局仍然以蓝绿对抗为主要特征,从年初激烈喧闹的选举到年末沉闷僵持的对立,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也还是民进党,几乎看不到败选后的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迹象,也看不到国民党还有什么更高的招数来让台湾经济和社会振衰起弊。马英九在社会各界支持"九二共识"的声浪中胜选连任经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2012年1月14日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得票率胜出,超出蔡英文近80万票。在台"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依然固守了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优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6日,国民党主席补选结果出炉,洪秀柱以明显优势顺利胜出,成为该党成立百年来首位女性党主席。国民党终于告别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群龙无首的乱局,翻开"改革再出发"的新篇章。在未来一年半的"洪秀柱时代",国民党将面临党务改革、内部团结、路线检讨等重大挑战,蓝营民众期待其大破大立,带领国民党尽快走出低谷,逐步站稳脚跟、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3)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1月16日下午4时结束,得票第二的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于晚间7时许承认败选,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有声音认为,国民党的败选是2008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的失败,逻辑上是荒谬的。此次选举是国民党之败,而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败。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经过国民党、民进党以及民众党等其他政党的激烈角逐,终于落下帷幕。此次“九合一”选举不仅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的期中考,也是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更是关系到岛内能否形成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三党鼎立新格局的潜在转折点,重要性不言而喻。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大胜,民众党在地方选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是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发展的重大转折之年。1月16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国民党遭遇惨痛失利,不仅丢掉执政权,而且在台"立法院"首次失去半壁江山,国民党发展陷入空前危机。总体上看,败选后,国民党各派政治势力争斗仍未停止,面临内忧外患、深度盘整的困境。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苦苦支撑,但无法弭平"外省蓝"与"本土蓝"的裂隙,反而因2017年5月国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距离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仅剩月余。随着柯文哲、郭台铭已将主要精力转向争夺台立法机构席次,代表"喜乐岛联盟"参选的吕秀莲和新党被连署人杨世光相继宣布连署失败,11月13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宣布第5度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呈现"三角督"状况。然而,仅凭资源有限且支持度不高的宋楚瑜孤军奋战,恐仍难撼动国民党与民进党在2020的"直球对决"局面。  相似文献   

17.
王燚 《两岸关系》2010,(12):13-14
<正>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主打经济牌,宣称国民党比民进党更善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利等。2008年选举的结果也大致可以证明,选民接受了这一种宣传论调。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是,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1月国民党"九合一"选举遭遇挫败后,外界都在观察,国民党能否痛定思痛,展现团结拼搏的气势,拿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绩,勇于应对2016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但出乎意料的是,当民进党在农历年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蔡英文参加"大选"后,国民党却在参选人提名等问题上显得一波三折,令外界跌破眼镜。国民党人选难产相较于民进党派系协调、参选人提名的顺畅进程,国民党显得十分尴尬。台湾舆论认为,国民党迟迟未能推出  相似文献   

19.
3月22日,台湾地区举行了选举,马英九和萧万长以压倒优势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地区的选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选举的结果是国民党的候选人获胜,民进党候选人大败;“入联公投”、“返联公投”都没有获得通过。上述现象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近段时间来,民进党推动"转型正义"的力度越来越大,并确定在"520"之后设制相关机构以贯彻落实。这一波"转型正义"可能成为新一轮"民粹"运动。蔡英文民进党力推"转型正义"意欲何为一、民进党所推"转型正义"完全针对国民党而来。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前,蔡英文利用岛内高涨的"公平正义"呼声,将"转型正义"作为主要竞选诉求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