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24)
正11月26日,第53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举行。今年金马奖依然秉持"艺术至上"的原则,选出来的各大奖项依然以艺术电影为主。颁奖典礼上,大陆斩获多项主要奖项。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获奖嘉宾多数以青年人为主,凸显了电影行业的新一代正蓬勃发展。就像陶晶莹主持颁奖典礼时所说,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光是经典,还有传承。据悉,今年的金马奖有85位新导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14)
<正>160.此次参加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与台胞青年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受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儿女始终会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仁义、坚韧、博爱等等,这些优良品质在两岸同胞的身上都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化可以历经五千余年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清华大学(志愿者)李亚强161.两岸电影的交流是两岸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通过电影这一载体,两岸同胞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扩大共识、增进友谊。通过优秀华语电影的输出,我们可以扩大中华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4)
正"金马奖"创办于1962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发展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金马"二字取自于金门、马祖的头一字组合而成;也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皆以"金字招牌"为号召的潮流。至1990年,金马奖由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交由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其下设立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金马奖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及华人电影报名。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在观赏完所有影片,讨论后投票选出得主。除了正式奖项外,还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两个会外奖。终身成就奖或特殊贡献奖,则由各电影工(公)会推举,执行委员会投票选出。  相似文献   

4.
文笛 《台声》2018,(10)
正海峡两岸电影的交流基础是电影文化,民族特色是两岸电影共有,也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在电影的交流中,我们能够不断地感受到两岸电影观众血浓于水的情谊。通过一场场光与影的变幻交织,海峡两岸电影"交换空间",为观众们呈现一次次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共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凝聚起两岸同胞的感情。2018年春夏之交的北京和山西,电影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第八届北京  相似文献   

5.
向云鹏,这是一个在台湾中年人中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20多年前,他是蜚声台湾影坛的英俊小生,电影金马奖得主。1980年,他在影片《乡野人》中凭借精彩演技,获得了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传男配角的称号。第二年,他在影片《同班同学》中的表演,又获得了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奖。  相似文献   

6.
徐红 《观察与思考》2008,(15):53-53
从本质上说,一个电影奖项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产业水平的标志。我国观众对国内电影奖项的不够积极的态度是我国电影产业目前仍相对落后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优秀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灵家园。海峡两岸尽管在60多年中走过了不一样的道路,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下,两岸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但两岸中华文化的底色并没有被改变,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文化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中华文化始终是联系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是促进心灵相通的重要桥梁。一中央历来十分重视两岸文化交流对发展两岸关系的作用。从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始,大陆就把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
<正>影视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艺术通过影视传播,不仅能得到广泛传播,还能引起大众共鸣。2016年,两岸在影视文化交流方面可谓成果丰硕,影视交流也逐渐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金马奖的"大陆年"2016年11月26日晚,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北举  相似文献   

9.
台湾文化内涵丰富,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相近相通,根都在祖国大陆,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中华文化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精神基础,相同的民族文化是连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之间的感情,减少敌对意识,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努力,应该成为海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22)
正近日,2017两岸电影文化交流沙龙在南宁举行,到场嘉宾有台湾电影金马奖终身成就奖演员石隽、台湾电影资料馆馆长李天养、香港动画片导演冯毓嵩、中国电影人联合会联合主席何展宇,以及广西电影导演吴昭华、梁文华、卢精用等电影业界人士。本次沙龙的主题是"电影文化为媒两岸融合发展",由中国电影人联  相似文献   

11.
肖军 《台声》2009,(12):27-2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中华文化在两岸交流中核心与纽带作用的重要性早已众所周知。在10月28日、29日,台盟北京市委、台盟天津市委共同举办的“交流与共享——京津台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上,记者更是时时被这样的感觉包围着。来自两岸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传承中华文明、共享文化成果”、“密切两岸政党交流,共创两岸和平发展”和“推动经济交流,携手应对挑战”等议题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2.
正两岸电影展作为促进两岸思想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每一年的两岸影展,都是两岸观众们的文化盛会。两岸电影的交流基础是电影文化,民族特色是两岸电影共有,也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在电影的交流中,我们能够不断地感受到两岸电影观众血浓于水的情谊。聚焦新的文艺创作点,助推中华电影文化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4)
<正>●春联●年菜●庙会●祭祀●灯会隔不断的文化隔不断的亲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它对于国民在思想、行动、文化上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民族共同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同胞找到归属感,更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海峡两岸来说,我们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是两岸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春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百节之首",可以说是两岸共同的、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更蕴含着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
<正>第四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鹭举行,两岸有识之士、青年代表齐聚一堂,集思广益、深入研讨,认为——2016年12月18日,第四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两岸关心"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的有识之士、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何谓中华文化、如何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何在、青年在传承中华文化上所应承担的责任等等重要议题。在严肃的话题下,主办方还推出了轻松活泼的节目,如汉服射礼、中国书画、马骨胡演奏,让现场观众对中华文化的丰富、  相似文献   

15.
台湾文化内涵丰富,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相近相通,根部在祖国大陆,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中华文化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精神基础,相同的民族文化是连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之间的感情,减少敌对意识,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努力,应该成为海峡两岸同胞的共识。两岸应该采取各种形式增进文化交流,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大滑坡,观众骤然剧减。然而,世界电影市场却寻找中国电影。 ●有机遇、有挑战,中国电影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影视审美心理及欣赏趣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少年在我国影视观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尤其是电影的主要观众是广大的青少年。青少年热衷于观看电影、电视,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审美心理和欣赏趣味?“青少年影视审美心理及欣赏趣味”一文将为你揭示。  相似文献   

18.
刘建林 《台声》2011,(11):43-44
在台湾街头闲庭信步的人们,都会被那随处可见的繁体字吸引。在那些比简体字多出的横竖撇捺中间,不知又蕴涵着多少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些历史记忆的符号,时刻提醒着人们,海峡两岸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他们不仅仅有着一样的文化根基,而且还有着一样的民族形式。一道浅浅的海峡,难以割裂两岸中华民族那悠久的相通的历史文化血脉。  相似文献   

19.
电影《一个勺子》因其深刻地人性表达斩获第51届金马奖荣获等多项大奖。在荒诞戏谑的故事架构下以一种隐喻的手法将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对照,在极差对比中体现出个人存在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和存在上的虚无感;运用人性化的视点揭示底层小人物社会道德失落下的身份迷失和精神困境的双重表达;影片符号的多义性又使得影片的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隐喻性表达,让观众在无奈的笑中反思人性。  相似文献   

20.
林甚其 《台声》2013,(12):99-101
11月23日,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在台北揭晓。 本届金马奖适逢“知天命”的50周年,历届帝后集体亮相,星光璀璨。29岁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处女作《爸妈不在家》在《一代宗师》《毒战》等高手环绕之下,爆冷夺得最佳影片。此外,《爸妈不在家》还获得最佳新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女配角3个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