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钓归来不算完应有长远计划李义强(世界华人保钓联盟秘书长):"8·15"行动是由"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和"世界华人保钓联盟"联合展开的行动。我们民间保钓运动分为"常规的行动"和"针对性的行动",这次是一次针对性的行动,是针对日本近期不断挑衅的还击。整个行动计划是相继展开,香港第一步先行动。但最后因为大陆和台湾的各种因素,没有如约展开,只有香港这一条船单独行动。我们当时的规划只要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60年代,经过海外"保钓"运动的洗礼,台湾、香港在美国就读的学生从美国、日本的嚣张气焰和蒋介石集团的软弱中看清了国际强权政治的本质,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认识到要保卫钓鱼岛,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此后,"保钓"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统一运动"的一部分。1970年由台湾、香港在美国就读学生自发兴起的海外"保钓"运动在近1年的风起云涌后,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1971年4月10日"保钓"人士在华盛  相似文献   

3.
吴国祯 《台声》2022,(21):88-89
<正>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台湾、香港留学欧美的学生为主的“保钓、统运”,时间跨度达10年多,确实是中外学生运动史上不平凡的一页。保钓、统运时期,欧美各校园内的港台学生出版了很多刊物,内容涵盖了当时运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保钓、探讨台湾的前途,中国的统一,中美关系,世界局势乃及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所以,此运动不止于保土,还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探讨与觉醒。在那段时期,海外的学子冲破藩篱,  相似文献   

4.
书讯     
《台声》2015,(22)
<正>《岁月台湾:1900年以来的台湾大事记》有大悲痛,有大欢喜,1900年至今,一年一年,细说台湾这些年来的筚路蓝缕和欢喜哀愁。一件件改变台湾的大事,结成一幅流动的百年台湾历史长卷——日本殖民、台湾光复、"二二八"、国民党迁台、金门炮战、美丽岛事件、大陆探亲、汪辜会谈、"保钓"、民进党成立、开放党禁、蓝绿分野、两岸三通……  相似文献   

5.
赖锦宏 《台声》2013,(2):35-35
1月24日凌晨,台湾“中华保钓协会理事长”谢梦麟、世界华人保钓联盟会长黄锡麟,保钓人士游嘉文、许登魁等7人乘“全家福”号娱乐渔船前往钓鱼岛,计划将妈祖神像送至钓鱼岛,庇佑台湾渔民安全。台湾“海岸巡防署”也派4艘舰艇保护,但最后遭日本船舰阻挠,未能成功。  相似文献   

6.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12,(10):30-31
近期,日本内阁作出钓鱼岛“国有化”的决定,引起两岸人民轰轰烈烈的保钓风潮。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但是,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台湾社会的认同分歧,在保钓过程中,台湾却暴露出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群像。  相似文献   

7.
童庆钧 《台声》2023,(5):99-103
<正>吴国祯是上世纪70年代“保钓”运动和中国统一运动中的一员。他于1971年8月赴美国留学,当时的“保钓”运动已开始转向“中国统一运动”。本文结合吴国祯的个人经历回顾了“保钓”运动的发展。吴国祯,1947年生于台湾花莲,小学四年级举家迁居台北。他在建国中学毕业后,1966年考入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入学前的暑假,他先去成功岭军训了8个星期。大三暑期,吴国祯抽签抽到步兵科,又到凤山的步兵学校受训12个星期。  相似文献   

8.
安东 《台声》2007,(11):51-51
为了抗议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片面宣布要把中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台湾叫钓鱼台)连同琉球群岛交给日本管辖,从1970年到80年代初.前后近10年,海外台湾,香港留学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海外”保钓”运动.后转变为“中国统一运动“。这段时期.这些爱国的台湾,香港学生在世界各地自办刊物.使台湾同胞有机会重新认识已经隔离了20多年的祖国大陆,这些刊物无疑是中国现代历史的宝贵文献。如今这场海外华人学子掀起的“保钓”运动已经过去3。多年,当年参加”保钓“运动的海外学子们早已华年逝去.但对他们来说那段岁月青春无悔。  相似文献   

9.
4月10日,台湾"亚东关系协会"与日本交流协会在台北举行第17次渔业会谈,并签署"渔业协议"。协议是在日本非法"国有化"钓鱼岛以后,中国大陆采取行动坚决捍卫钓鱼岛主权,日本面临来自海峡两岸共同保钓的压力下,不得已而做出的让步与妥协。台湾渔民虽然通过协议获得了"渔权",但这种权益的基础并不牢固,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日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领土,这是不容篡改的历史事实。从20世纪70年代起,“保钓”(即保卫钓鱼岛)运动风起云涌,一直延续至今。为什么钓鱼岛的归属,牵动海内外中国人的心?为什么“保钓”人士出生入死,却是义无反顾?“保钓”运动风云际会,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一、对于钓鱼岛的归属,早年并无异议从地图上看,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南距台湾的基隆港有102海里,在基隆港乘坐一般的渔船,航程约8小时。钓鱼岛由9个岩礁小岛组成,主岛面积仅4.3平方公里。钓鱼岛归于中国版图,早在明代就有确切的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  相似文献   

11.
保钓归来不算完应有长远计划李义强(世界华人保钓联盟秘书长):“8·15”行动是由“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和“世界华人保钓联盟”联合展开的行动。我们民间保钓运动分为“常规的行动”和“针对性的行动”,这次是一次针对性的行动,是针对日本近期不断挑衅的还击。  相似文献   

12.
《统一论坛》2016,(4):54
台湾宝岛是中国东海上的一颗明珠,岛内2300万人民都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着台湾的命运,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着台湾2300万人民的命运。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蔡英文女士发表了"就职演说"。她那洋洋洒洒几千字,让我们十分担忧。我们为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为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担忧,为台湾  相似文献   

13.
以“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和平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于2014年9月13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全球127个台胞社团的领袖经过两天的热烈互动,取得圆满成果。 两岸经贸关系最大机遇 台湾社区大学教授林孝信满头银发,站在台上,笑言自己需要1个小时,10分钟的演讲不能尽兴……在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上,两岸对话的热度随处可见。 作为《南风窗》、《风凰周刊》等媒体的台湾问题撰稿人,谭世坪来自台湾,在清华大学读完博士后,他以目前自己的三个身份开始了3分钟演讲。 “过去我们谈的是招商引资,现在大陆内地崛起,各式各样的高新科技园林立,产业对接替代了招商引资。”也因此,潭世坪的名片上有了新的头衔——“产业对接人”。  相似文献   

14.
尔东文 《两岸关系》2010,(10):13-15
<正>9月7日,我"闽晋渔5179号"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遭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粗暴碰撞、蛮横登船搜查,船长詹其雄被非法拘留。对此,岛内"保钓"人士积极组织力量开展"保钓"行动,马当局和岛内主流舆论均表示要捍卫钓鱼岛主权。台积极展开"保钓"行动当岛内民众听闻日本军舰扣押大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两岸关系》2013,(4):31-33
陈鼓应,台湾著名哲学学者和著名保钓人士。1935年生,福建长汀人。1949年赴台,1960年考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后,先后担任台大哲学系讲师、副教授。上世纪70年代初,积极参与并支持台大学生运动及保钓运动。1973年因"台大哲学系事件"遭校方解聘,  相似文献   

16.
为何在钓鱼岛争端重新升级及中日为此对抗加剧之时,重启台日渔业谈判,且在短短数月之内迅速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显然是日本拉拢台湾、拆解两岸联合保钓的重要棋局。就在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之争陷入僵局及中国大陆极力维护钓鱼岛这一中华民族利益的关键时刻,也号称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台当局却与日本眉来眼去,打得火热,17年谈判无果的台日渔业协议随即于4月10日在台北完成签署。台湾当局将这一协议的签署视为台日关系的新发展、对外关系的重大成果,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因小失大"、"名赢实输"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父亲常对人说:"我的父母来自台湾,我生长在福建厦门,海峡两岸都是我的故乡。"一百多年来,"留种园"延续着我们卢家绵绵不断的两岸情怀。"留种园",这不是一片田园、一座公园或花园的名字,它是我家祖上在台湾创立的家塾,并成为我们家族的"灯号"。一百多年来,它延续着我们卢家绵绵不断的两岸情怀。1895年,甲午战败的清政  相似文献   

18.
吴国祯 《台声》2002,(4):13-14
黄顺兴先生于2002年3月5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噩耗传来,令人惊愕。就在几日前,在京参加九届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政协的同乡们还正在商议如何给黄先生过80大寿。没料到仅隔数日,竟遭此变,令人唏嘘!真叹世事之不可逆料,而今人神两世界!悲夫!黄老是台湾知名人士,曾任台东县长与台湾之“立委”。七八十年代台湾的“党外运动”中,黄老是要角。当时,我们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参加“保钓”、“统运”的一群,在地理上和黄老所在的家乡远隔太平洋,而在年龄上也是相隔一代人。但是大家和黄老却是“故旧相知”,因为大家都…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0)
正据台媒报道,针对日本公务船在冲之鸟礁附近公海扣押台湾渔船并强索保证金事件,4月27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再次召开会议,除做出"捍卫公海捕鱼自由""反对日本违法扩权""强力维护渔民权益"三项声明外,更要求"行政院"立即交涉、全力护渔民权益。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也表示,无法接受日方行为,外事部门应持续向日方表达最强烈抗议。日本强扣台湾渔船为哪般?其目的何在?其一,两岸联手保钓警报解除,让日本高枕无忧。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特别是日本制造钓鱼岛事件后,两  相似文献   

20.
1970年,海外的台湾、香港留学生为反对美国政府将钓鱼台列屿划归琉球群岛并随之转属日本而爆发的保卫钓鱼台运动至今已有25年了.25年世事沧桑,海峡两岸关系亦有重大变化.笔者当年曾投身这一运动,抚今追昔,感想连翩.(一)“保钓”运动虽然源于保卫国土之爱国运动,然而其所涉及之范畴,则远不止于单纯的爱国情愫.“保钓”运动以及随后的“中国统一运动”触发了港台留学生一个思考:做为一个留美知识分子,在其所处的时代,面对自己的故土、留学地乃至世界,应持抱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