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群众》2017,(3)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紧紧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两聚一高"主题,提出要着力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7,(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点转变,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无论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还是实现全面小康,都迫切需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处理好改革中的各方面关系,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农业发展质效。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前不久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强调这是"三农"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热带高效农业作为富农兴省、服务全国的大战略来谋划实  相似文献   

4.
正"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关注三农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寻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新思路与应对策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城乡差距相对值不断缩小,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专门就"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对我区农业发展精准把脉定向,为进一步做好广西的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一、准确把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大背景下,2017中国自主品牌(兰陵)峰会主题聚焦农业现代化、聚焦农业品牌建设,积极搭建农业领域官、产、学、研沟通合作、协同创新的平台,深度契合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发展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稳、天下安。春节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等,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关注三农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寻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新思路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但出现"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三高现象,各类粮食总进口量接近2500亿斤,粮食年库存达到2000亿斤。同时,我国粮食形势发生了由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阶段性变化,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写进文件名,强调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统筹兼顾,政府和市场协调配合,在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在"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中冲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条新路来。  相似文献   

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破解农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而从生产端和供给侧展开的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产业层面、要素层面和制度层面展开,多层面协调推进,要围绕"降本、提质、增效"这一核心任务,实行组合式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市场不缺农产品,但缺少放心安全的农产品。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难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2013年以来,衢江区紧紧围绕放心安全这一目标,调结构、补短板、促增收,全区域。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月15日)宁党发[2017]1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要适应农业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  相似文献   

13.
李婕 《小康》2018,(14)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等系列因素带动下,资本下乡呈现主体增加、领域拓宽、方式多样等新态势,农业农村正成为投资热土。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这当中,农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一季度的突出亮点。在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等系列因素带动下,资本下乡呈现主体增加、领  相似文献   

14.
由于湖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方面承担的重大责任,以及面临农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收入的巨大压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但是其涉及到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深水区"阶段,深化改革是湖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动力和根本出路。为了有效推动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需要在农业农村的关键领域深化改革,主要是要创新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产品收储政策的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机制和农村金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杨佩 《协商论坛》2017,(4):23-26
农为邦本,本同邦宁. 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题和主线.河南是农业大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在哪里?需要破除哪些制约瓶颈?住豫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热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湖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方面承担的重大责任,以及面临农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收入的巨大压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但是其涉及到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深水区"阶段,深化改革是湖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动力和根本出路。为了有效推动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需要在农业农村的关键领域深化改革,主要是要创新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产品收储政策的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机制和农村金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正>光明网:现在农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哪里?怎样深化结构调整?谢志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  相似文献   

18.
正未来农业农村发展,在相当长时期内可能会面临农产品供给充裕与市场价格下行压力,这无不表明我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与改革的迫切性。如何通过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其有利于中国农业提质增效,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议题。我国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数量极其充裕。我国粮棉油等  相似文献   

19.
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行使职权,加强监督工作,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从长远看,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段时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的概念迅速成为热词,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6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这种导向性很明确的提法,说明"田园综合体"已经是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