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5月18日,由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在北京举办。这是该中心继去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在京知名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交流会后,大力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又一积极举措。本次对接会带来温州当地高校及企事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3)
正6月18日,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北京站)在北大中关新园举行,活动吸引了150多位在京高校深造的台籍博士、硕士等参加。温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向在场的台湾学生们介绍了温州人才新政、配套服务、最新就业岗位等在温州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让台湾学生们充分了解温州的就业创业环境、扶持政策、发展空间、福利保障等,希望吸引青年才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8)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为积极推介温州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让台湾青年充分了解温州的创业就业环境、扶持政策、发展空间、福利保障,4月8日,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再次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推介温州人才新政,支持台湾青年在温创业就业,现场对接工作岗位。本届活动吸引了150多位在京高校深造的台籍青年人才参加。会上,浙江省台办副主任何永明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温州市于2015年获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几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努力走出一条做台湾青年工作和人才引进的特色之路。现已吸引3000余名台湾青年来温联谊交流、近700人实习创业就业、65名台湾博士任职温州高校和民企,促成50个台青创业项目和台湾团队落地。温州被台湾青年誉为"离家工作最近的大陆城市"。  相似文献   

5.
正在两岸青年交流、台青创业就业领域被国台办多次提及的明星城市不多,温州是其中之一。作为大陆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温州与台湾产业结构相似、人缘地缘相近。随着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温州人的交通、教育、旅游、慈善、文创、生态农业观光、医疗养生等各领域中的"台元素"越来越多,温州也成为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的首选地。9月12日至15日,由浙江省政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
<正>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台湾青年来泉州创业就业,近日经过审核遴选,泉州市公布了首批10个园区(企业)为泉州市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首批10个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分别为:晋江市洪山文创园、晋江市创意创业创新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石狮市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石狮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泉  相似文献   

7.
正7月6日至10日,以"把握发展形势、深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九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天津举行。本届津台会致力于为津台青年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特别安排了津台青年就业创业交流会、泰达杯两岸青年创意设计大赛训练营、天津双创特区考察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津台青年就业创业交流会作为本届津台投洽会的重点活动,为鼓励台湾青年来津创业,更好地展现才华,发展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走出一条引进台湾青年人才特色之路。近日,温州出台了《温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90条,深化温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助推台青在温创业就业。这是温州又一兑现便利台胞台企的举措。在温台青获知消息后纷纷表示,享受与温州市民同等待遇,能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地在温州工作和生活。同时,愿意将温州的好政策介绍给更多台湾青年,共同到温州创业就业。温州《细则》分为支持台资企业和台胞来温投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23,(5):56-57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台湾青年服务品牌为抓手,努力建设温台融合发展“重要窗口”,走出了一条吸引台湾青年来温交流实习、就业创业的特色之路,被台青誉为“好近、好亲、好暖心的大陆城市”。累计组织两岸青年交流11000人次,其中台湾青年6000人次,吸引台青来温实习实践800人次。举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提供高校和企业就业岗位近4100个,吸引1200多位台生参加。先后引进100余名台湾硕博人才在温州高校就业。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
正大陆方面历来高度重视两岸青年交流,为推动和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广大台湾青年到大陆就学、就业、创业、发展提供空间,为他们参与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创造良好条件。2015年,大陆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搭建了一批有特色、条件相对成熟的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平台。举行两岸青年创业活动2015年以来,两岸围绕两岸青年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2)
<正>6月9日,两岸青年创业就业考察交流活动在上海开始第一站的行程。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同参加活动的20多位两岸青年交流座谈。张志军在听取了台湾青年团体代表、创业团队带头人及正在创业的青年代表的发言后说,希望台湾青年朋友通过在大陆考察交流,深入了解大陆各地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引导和服务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就业,将他们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让两岸青年在创业中交流人生经验、分享创新智慧、携手赢取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南京积极构建台湾青年创业扶持与服务平台,通过组织"青创未来"台湾青年创业项目路演,建立"青创联盟"服务体系,运用媒体传播"青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1日,2018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重头戏——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分享交流会在4个分团驻地如期举办。全国台联特别请来18位目前在大陆国企、文创、教育、商业等领域,就业创业有所成就的台湾青年代表到现场,传授经验,与营员们分享他们在大陆"闯荡"的精彩人生;也希望通过此次分享会,提供给想到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3)
正近年来,随着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空间不断扩大,创业机遇不断增多。为使更多的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来,大陆先后设立了21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如今,这些创业基地和示范点早已开花结果……打造一条龙服务链条2015年6月18日,由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设立的首家海峡两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两岸青年创业就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台办副主任龚清概在两岸青年创业就业考察交流团在福州参访时表示,我们要珍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共同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创造条件,让更多台湾青年分享大陆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以来,福建省以出台一批政策、设立一批基地、搭建一批服务平台、建设一支辅导队伍等"四个一"为抓手,推进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目前,福建已推动形成56家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其中8家获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累计吸引来闽就业创业台湾青年1600多人,涉及创意设计、传媒策划、IT研发、软件、动漫、电商、  相似文献   

17.
<正>"台青创客家(T-makers)"是由在大陆成功创业的台湾企业家、海峡两岸文创产业菁英、投资家创立的,专注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平台。2016年8月18日,"台青创客家"获得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牌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认定。"台青创客家"平台一直秉持着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实习提供全方面服务的精神,不断完善平台的基础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了各项创业就业实习交流活动,平台内现已进驻了多元化的创业团队及项目。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21,(9):53-55
正江苏是两岸经贸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创业的首选地之一,服务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国台办批准设立了12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数量居各省(区、市)首位;据统计,2016至2021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服务台湾青年创业项目近1300个,服务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超过1.7万人次;全省各地台协会内设的17家台青会现有会员近2000人。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1)
正为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泉州创业就业,泉州市日前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泉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创业的具体扶持政策。此外,泉州还将设立专门的辅导机构,为台湾创业青年提供法律咨询、项目对接、工商税务等服务。在融资方面,台湾青年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江苏淮安在打造台资集聚高地进程中持续加快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积极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创造优越条件。目前,淮安为台湾青年提供的实习就业岗位近2000个,在淮创业的台湾青年有100余人,就业的台湾青年有500多人。2016年8月,淮安台商学院获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示范点。2017年,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