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6,(26)
正孩子的故事,为什么是文学和电影大师们的最爱?因为它们总能带我们穿越时光,回到最眷恋的时光和回不去的故乡孩子的故事,或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文学和电影大师的最爱。伊朗的阿巴斯那些孩子的故事,打动过全世界的人《。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小妇人》……太多从孩子视角讲述的好故事。那些美好而忧伤、单纯而又丰富的孩子的故事,总是如此迷人,如此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2.
电影《亲爱的》讲述了被拐儿童的故事,是当今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而背后却饱含着种种法与情的冲突,值得我们反思。2014年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亲爱的》赢得了许多人的眼泪。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其实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离异夫妻如何丢失孩子并找回孩子,还有一个是已经与孩子建立起深厚感情的人贩子的妻子如何想方设法取得抚养权。《亲爱的》刚刚上映时,有两条消息就在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希望其他媒体也像《公安月刊》一样关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公安月刊》第四期“安全试验场”《熟人接孩子,是否靠得住?》一文非常好,试验了几次,都把孩子给接走了,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很多,贵刊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希望能带动其他媒体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同时建议电视台将这期安全试验内容拍成专题片在黄金时段播放,相信一定会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河南省安阳县高庄乡许吴村王春生【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希望王先生的这一希望早日变成现实。】陌生人给的食物千万不能吃我所在的镇子最近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14岁的女孩在放学…  相似文献   

4.
正我与廉政故事结缘我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小时候,对那些会讲故事的人特别羡慕,从小就有个梦想,长大了我要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长大后,我从20岁开始写故事,如今已60周岁了,与故事结缘整整40个年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故事"了。故事,反映的是生活,廉政文化建设一直是生活的一个部份。在我过去所创作的众多的故事中,很多故事的内容都与廉政建设有关。如《局长批条》《狐狸精的传说》《错送一包烟》《阿哼的  相似文献   

5.
子薇 《乡音》2012,(12):8-11
[策划人语]"陌生人社会"是由美国著名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他这样描述"陌生人社会":"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陌生人建筑我们的房子……我们的生命掌握在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报道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没有双脚、只有一只手,身高不足1.2米的侏儒男人,收养了两个女弃婴。20年来,为抚养两个孩子,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顽强地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表现出了——阴差阳错,苦命“爸爸”捡回两个弃婴在山东临沂城西的一些村  相似文献   

7.
邢易 《创造》2014,(2):48-49
正骂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这个社会学会合作和反思,我们的食品问题才能得到足够控制。作为最源远流长的农耕民族,中国人的"吃"文化很久以前就相当发达了。中国历史上关于"吃"的论述相当丰富。有专谈"吃"法、食材的,孔子就不吃容易噎住脖子的、色香味已经不对头的、做得不够得法的、切得不规范的食物,而且吃的时候提倡不说话。有借"吃"谈大话题的,古老的《周易》中专门有个从"吃"开始论大义的"颐"卦,老子说,"治  相似文献   

8.
最近虎妈狼爸的话题成了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顾名思义,光听这个名称就能够让孩子不寒而栗了.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她在美国以"中国武"方法教育两个女儿,不仅培养女儿走进了耶鲁、哈佛大学,还写成了一本《虎妈战歌》的书,讲述她的教育经验,结果轰动了中美两国教育界,并引发了关于中美教育方法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无独有偶,最近我国又冒出来个狼爸.狼爸叫萧百佑,他有三个孩子先后被北京大学录取,并且也写了一本书叫《所以,北大兄妹》.虎妈和狼爸教育孩子的共同点都是以严厉著称,不同之处在于"虎妈"式暴力也只限于胁迫,不见于皮肉,而"狼爸"则以藤条和鸡毛掸子伺候,还美其名日地声称是"科学地打".  相似文献   

9.
正近来,7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央视播出,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讲述《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吃墨汁的故事,并由此得出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陈望道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下面采撷几个以飨读者。勇担翻译《共产党宣言》重任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在浙江省义乌,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曾担任  相似文献   

10.
"有梦就去追,不会觉得累,有它,勇气就会一生相随。"——《翻滚吧!男孩》台湾记录影片《翻滚吧!男孩》,讲述了台湾省宜兰县罗东镇公正小学的体操教练林育信和7个小男孩之间关于梦想的故事。7位来自不同家庭的小男孩,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与脾气,唯一的共同点是下课后他们不去玩电动游戏,不去吃麦当劳,而是直奔体操训练场,8个师徒默默地在小镇的一角开始了他们  相似文献   

11.
按照《旧约全书》的说法,犹太人是所罗门的后裔。犹太教的圣经《旧约全书》中载有所罗门断案的故事:两个女人争夺一个男婴,相持不下。所罗门叫人拿刀来,说可将孩子劈成两半,一人一半。其中一个女人可怜孩子,愿将孩子留给对方。另一女人却同意劈了孩子。所罗门由此断定可怜孩子的女人是孩子的母亲,将孩子判给了她。所以,所罗门是智慧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文存两题     
杨星华的"武老二"山东快书是曲艺的一种,由说武松故事起家,早先也叫"武老二"。当年抗日根据地,鲁中文艺宣传大队有位杨星华,人称"杨二黑子",专说"武老二"。他在演出中说的《夜摸上店》、《计取袁家城子》和《大战岱崮山》等,在沂蒙山一带,家喻户晓。各农村业余剧团,都有  相似文献   

13.
郑群 《创造》2007,(1):64-65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 ,作家李黑妮送给我她的新作《倾听孩子的内心风暴》。我发现 ,在一个个揭示当代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弊端的真实故事中 ,青春期孩子与父母老师的冲突竟然无一例外地聚焦在孩子们在校的课业成绩 !据说该书在三联书店销售的两个月里 ,在销售排名榜上排名第二。足见这本书的主题真正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亲子冲突的焦点。我在咨询室见过许多前来求助的家庭。尽管每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不尽相同 ,但是 ,只要这个家庭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 ,那么 ,这个孩子在校课业成绩的起伏始终是整个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它会得到全家人的关注 ,甚至影响到整个家…  相似文献   

15.
王达三在2008年3月28日《环球时报》撰文指出,"网络社会"不但是"陌生人社会"中的"陌生人社会",还是现实的人面对的"虚拟世界",所以更容易出现违法犯罪和道德失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这天,我给女儿批改作业,语文老师布置的是以《我想……》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我发现女儿写的是《我想变成一只蚕》,我旋即吃了一惊,变什么不好非要变成蚕?她已经是个初中生了,怎么还会有这想法呢?我来不及多想,忙拿起作业本一字不漏地看起来:我想变成一只蚕。蚕除了桑叶别的什么东西也不吃,吃的时候异常珍惜,不浪费。它们吃桑叶,总是顺着一处吃,而且吃得干干净净,常常连一小片渣儿也不留下。不像人类,吃饭吃菜时挑三捡四,这也不能吃,那也不敢吃,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吃的不科学还容易得富贵病。俗话说病从口入,说的就是我们人类……是呀!…  相似文献   

17.
韩松落 《中国减灾》2012,(9X):59-59
<正>玛丽·恩迪亚耶的小说《三个折不断的女人》,让我想起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回归》,在那部片子里,几个女人生活在重重灾难中,飓风、大水、火灾频繁地出现在她们的生活里,和亘古以来的任何一个时代一样。男性几乎不能给她们以任何帮助和慰藉,她们只有"在苏醒后的余痛中成长",等待着"回归"。《三个折不断的女人》由三个略有关联、实则独立的故事组成,这有点类似电影《巴别塔》、《撞车》,不过,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诺拉是混血儿,父亲是从塞内加尔来到法国的黑人移民,在她还年幼时,父亲丢下她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18.
代山 《人民政坛》2014,(6):35-35
<正>美国有两部法律是要求和鼓励人们助人为乐的。一部是《救援责任法》,规定了特殊关系人之间的责任,比如消防人员、急救人员有责任救助危境中的公众,配偶之间互相救援,父母子女之间的救援,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州将此法律延伸到普通百姓,任何人需要对求助的陌生人予以协助。另一部是《行善法案》,又被称为《好撒马利亚人法》。该法案只限于紧急状况下实施"紧急医疗照顾"时不为过失负责。而在"非紧急医疗照顾"的情  相似文献   

19.
李岳 《湖湘论坛》2007,20(5):100-102
蒋捷是南宋的一位重要遗民词人,著有《竹山词》一卷.其词风格独特,有继承前人的一面,又不专主一家,且颇有创新,因而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若简单地将蒋词的风格归为"辛派"、"姜派"或只追求形式的"格律派",都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网络红娘"既促成了陌生人的相识,催生了一对对美好姻缘,也可能成为藏垢纳污之地,不适时规范当然是不行的。——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推动服务青年婚恋工作做出指导和规范,获得舆论好评。《南方都市报》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