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放上目鱼干、蛏干、猪骨、香菇、竹荪等食材,煮上一道香喷喷的福州特色菜"太平燕",是台湾新娘陈静秋在福州度过20多个春节印象最深的"年味"。"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陈静秋说,福州"太平燕"寓意太平如意、福寿绵长,我们入乡随俗,无论做寿、远行还是过年,全家必吃。1991年,台湾彰化姑娘陈静秋到日本求学,认识了福州小伙王春城。1994年,两人在福州结婚。很多年来,陈静秋记忆中的年味"南北兼具"。公公来自山东,婆婆来自河北,自己来自台湾,祖籍闽南晋江,所以"舌尖上的春节"既有北方的饺子,台湾的萝卜糕、长年菜,也有福州的"太平燕"、八宝饭和芋泥。  相似文献   

2.
正"贴对联、吃‘元宝’、守岁、发红包……其实大陆和台湾的过年习俗都差不多,毕竟两岸文化一脉相承。一年在合肥的时间超过两百天,渐渐地就以合肥为家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过年都一样。"安徽省合肥市台商协会会长、绿时代集团董事长黄宏洲2月15日说,"要说不一样,合肥这边的年味相对于台湾要更重一点。到大陆之后也跟着看起央视春晚,台湾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除夕夜看央视春晚"。对于电子红包的兴起,黄宏洲认为,"虽然现在移动支付、转账很方便也很新潮,但每年给父母和孩子发压  相似文献   

3.
正"我找10位朋友用20台电脑抢票,可还是没抢到,都快哭了。""放票的时候网络真的很卡,经常死机!"……1月24日零时,台湾春运期间的火车票开始发售。尽管台湾民众预备了各种抢票形式,但不少人仍然"铩羽而归"。为了春节期间能够回家吃团圆饭、举家出门旅行,春运在台湾同样也是人潮汹涌的现象,短时间内上千万人口的迁徙,给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带来了不小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5)
正"人多地广、天然资源丰富以及拥有雄厚骄傲的文化资产",这是我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的大陆。和大陆有关联的我,在台湾是被称为"外省人"的后代。外公在当时大陆战火遍地、混乱的年代,随着国民党军队来到台湾落脚定居,在台湾生活养育了我的母亲,"外省人"二代。外公很亲切,浓浓的大陆口音显得跟台湾本省人不同,这也就代表着我和大陆的缘分及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其实有不少年轻人创业,很多在大陆人看来属于‘小确幸’式的创业。互联网创业也有,不过很多是偏生活化、跟文化有关的。"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毕业、玖楼共生公寓的联合创始人潘信荣对记者说。根据台湾科技财经媒体《数位时代》发布的《2015创业大调查》,台湾创业热潮大约从2012年涌现,此后新创公司如雨后春笋,排名前  相似文献   

6.
《台声》2020,(3)
正蒋佩琪出生于台湾,祖籍福建连江,连江桃园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福州市台协会副会长。"家乡"两个字总是在我们心中萦绕,因为那里不仅有我们生活的土地,也有我们的父老乡亲,无论身处何方,家乡总是在离"心"最近的地方。"医用口罩找到货源方,正在联系。""家乡还需要什么医疗物资,我来想办法……"连日来,福州市台协会常务副会长蒋佩琪的手机响个不停,身在台湾岛内的她时刻关注着福州战"疫"的情况。今年的春节,蒋佩琪原计划是要将母亲从台湾接到连江待上一段时间,感受连江的年味。然而,突如其来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12)
正说起台湾,大家是既陌生又熟悉。隔着一个台湾海峡,两片土地遥遥相望。虽然相隔着一片海峡,但是台湾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却是一直延续着。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一直都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三大节日。台湾端午节除了会有跟大陆一样的赛龙舟、喝雄黄酒、门前挂艾草、小孩配香包等相同习俗,也有取"午时水"、立鸡蛋、吃茄子、吃煎堆等不同的习俗。咳咳,小编小课堂开课啦……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4)
<正>2月5日,台湾苗栗县泰安乡士林小学师生一行26人,在刘美兰乡长的带领下来到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共同开启了为期5天的"两岸一家缘·欢喜过大年"冬令营活动。当天,汉阳西大街小学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年味。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西大街小学与台湾泰安乡士林小学共同拉开了"两岸一家缘·欢喜过大年"知音冬令营活动序幕。出席冬令营活动的中共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徐洪兰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同上一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5)
<正>"我最初设定的目标是1000万棵,开始种了3万棵,结果伤损不少,我就跟我员工讲,就算3万棵全部死掉了,那离我们的目标还有997万棵,努力在所不惜!"——台湾最大的牛樟树经营团队拥有超过60万棵牛樟树台湾树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爆竹不如大陆响过年在台湾,真切感受了台湾过年的习俗,发现有很多与大陆不一样。从观感上来说,台湾春节不像大陆这边热闹,特别是台北,人都回乡,城里基本都空了,餐厅也不营业,放鞭炮的很少,我记得北京年三十晚上看见放炮,都是一车一车拉到郊区去放,整个城市上空都是美丽的焰火,耳边都是喜庆的爆竹声。我记得小时候可能是没钱,买几个炮还存着舍不得放,今天放俩、明  相似文献   

11.
社会     
《台声》2017,(10)
<正>台湾每10万人有303人罹癌每5分6秒有1人发现癌症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当局"卫福部"5月4日公布岛内最新癌症登记报告,2014年癌症新发人数为10.3147万人,每10万人就有303人罹癌,平均每5分钟6秒就有1人发现癌症,癌症时钟比前一年快了12秒。2014年发生人数最多的前10名癌症与2013年稍有差异,排行榜依序为大肠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含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9,(3)
<正>摘自2月13日台湾《大华网络报》2019年春节期间,高雄市万头攒动,旅游业估计有50万人涌入,游客包括来自台湾各地的,也有来自大陆和全球各地的。与旅游相关的业者真正尝到了市长韩国瑜所标榜的"人进得来,货出得去,高雄发大财"的甜头。民进党在高雄市执政20年,高雄县执政逾30年,在这么长时间中,高雄的经济状况一向不如台湾其他城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6)
<正>于两岸莘莘学子,今年暑期恐怕与大陆的天气一般,火热火热的,纵使这样,也未能阻挡住他们跨过海峡的脚步,如今的大陆,太有诱惑力了。这种诱惑力,不是谁想阻止就能够阻止得了的。屈指数来,到这个领域竟也已近十载。稍稍回味一下,猛不丁地发现,越对台湾深入了解,越觉得台湾乡亲不容易。且看。不容易之一,当局"政策"忽左忽右,朝令夕改,飘忽不定,"政策"跟人走,试想如此,台湾乡亲如何定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23)
<正>读作家薛仁明《一个台湾乡下人与中国文化》,说道台湾因资本主义荼毒,"大家干惊万恐,就只惊恐‘老'字落到头上",不觉大笑。他不晓得,就在去年我险被法院传唤,一切只因为"老!"那是我这辈子除了偶尔老公超车,家里收到过几张罚单,第一次跟"法院"发生关系。这年头做主编,登蓝的、登绿的、登什么政治主张的文章都不会被法院关切,但是提到"老"却可能惹祸上身。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5)
正2019年春节期间,高雄市万头攒动,旅游业估计有50万人涌入,游客包括来自台湾各地的,也有来自大陆和全球各地的。与旅游相关的业者真正尝到了市长韩国瑜所标榜的"人进得来,货出得去,高雄发大财"的甜头。民进党在高雄市执政20年,高雄县执政逾30年,在这么长时间中,高雄的经济状况一向不如台湾其他城市。2018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籍韩国瑜参选市长,  相似文献   

16.
社会     
《台声》2017,(22)
<正>台湾人口2019年起出生数恐不及死亡数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出生人口直落,长寿年龄又攀新高,人口的死亡交叉已迫在眼前。"国发会"每两年人口推估报告指出,2021年台湾将面临人口死亡交叉,也就是出生数低于死亡数。最快2019年起死亡交叉即来临,因此衍生的劳动力不足将越发严重。据报道,台当局"内政部"统计显示,今年前9月台湾新生儿出生数仅14.3万人,死亡人口则攀升到13万人,且今年出生数将  相似文献   

17.
正许多人来台南"吃府城、游台江",台江区的安平老街、四草绿色隧道、旅客中心的Villa水上高脚屋建筑、盐田、滨海生态……等等都是旅客的热门打卡点。喜欢研究台湾史的人,则会注意到台湾历史博物馆也位于台江区。台江一区,其实是近五百年来台湾史的时空胶囊。青暝蛇淹大水,扛厝走溪流台江原为内海,盐水溪跟曾文溪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7)
正我这几年一直在推动两岸教育与人才交流,2011年时任教育部门负责人时,就让"陆生三法"顺利通过,让陆生来台求学,看到台湾的好,返回大陆后也能为台湾发声,这也是教育与交流的目的,我们也达到了相当的成果。让两岸为年轻人建立民族情感,让将来两岸不要有冲突发生、能够永续和平发展,这都是我们要做的。前年,陆生来台人数达到3.2万人,去年超过4万人,陆生来台愈来愈多,这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9.
大湾区快报     
《小康》2021,(5)
正广州广东多地取消花市,"老广们"如何守住年味?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及工作措施要求,广东多地市已宣布取消2021年迎春花市。岭南人素爱种花、插花、买花,逛花市是当地极富年味的一个活动,如今花市取消,"老广们"如何守住年味?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花农阵痛,广东省农业部门近日筹备"网上花市",将花市搬到云端,各地花农亦积极开拓"云销售"等渠道,让年花"无障碍"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0月28日台湾《旺报》蔡当局执政以来,陆客赴台人数急冻,9月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万多人,即使日、韩、东南亚游客增加,也难补大陆游客减少的缺口。对此,台湾"观光局"研拟放宽陆客个人游赴台限制。其实,大陆游客"火烧车事件"后,陆客团骤减是必然趋势,台湾"观光局"早该松绑对个人游的限制,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