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芬     
周微 《两岸关系》2008,(12):60-60
阿芬大名陈明芬,是我们此次台湾之行的岛内全陪,她说她喜欢大家叫她阿芬,于是我们就不再喊她陈导。  相似文献   

2.
孙洁 《民主与法制》2014,(15):22-23
她,是一位优雅干练的女教授和学者;她,具有非常扎实和系统的中西法学教育背景,是我国法学界目前唯一兼具耶鲁法学博士学位和国内名校法学双博士学位者;她.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并特别关注中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8)
正打着"台湾国"名义的"护照"贴纸风波一度在岛内闹得沸沸扬扬。有岛内民众在脸书上发帖抱怨,因为怀疑在"护照"上面贴了"台湾国"的贴纸,他被新加坡海关拘留并遣返。还有人过境荷兰,同样因为贴纸被请进边检"小房间",要求她必须把贴纸撕掉才放行。  相似文献   

4.
姚同发 《黄埔》2012,(6):82-84
她是最早到祖国大陆访问的"海归"人士,在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便"回到了家";她亦步亦趋地踏着前辈的足迹,在岛内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用生命书写着灿烂人生;她曾在美国出版专著《一国两制在台湾(英文版),并赠送给五百多位参众议员,一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她就是台湾著名律师、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2)
正近期,蔡英文声称,劳工最低薪资3万元(新台币,下同)是她的梦想。此话一出便遭打脸:岛内舆论批评,蔡英文这是在向圣诞老人许愿吗?如果只能在圣诞节前夕讲讲梦想,那干脆找圣诞老人来代理剩下的任期,也许能给岛内民众更大的信心。岛内年轻人起薪长期在22k(2.2万元)徘徊,蔡英文一下子拔高到3万,饼画得很诱人,却没见民进党当局拿出任何可行性方案。台湾民众的薪资一直在倒退,而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6,(2)
正有幸认识刘源俊校长,是去年开春在台北参加"2015第二届钓鱼台行动论坛"时,由谢正一教授引见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谢教授介绍说,刘校长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在岛内可谓一代名师。后来的资料印证,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刘源俊,回台后在东吴大学物理学系任教39年,先后任物理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校长,一直未曾离开科学讲堂。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2)
<正>摘编自6月2日香港《大公报》台湾高校今年招收大陆来台就读硕、博士学位近日发榜,招生率高达70%,创2011年开始招收陆生以来的新高,让台湾招生部门雀跃不已。台当局开放陆生入岛就读大学,是希望解决岛内少子化现象导致本地大学生源不足的问题,但又对陆生设下种种限制,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一特殊群体,每位成员的求学经历都构成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个特殊群体就是台湾学子。“到北大读书去!”是许多岛内学子梦寐以求的愿望。林春华,这位来自台湾高雄的姑娘,大大的眼睛透露出特有的灵气。别看她年龄不满三十,来北大读书前,已是岛内一名收入颇丰的律师,并拿到了从业执照。她告诉笔者,在台湾,念法律专业的人要想拿到律师执照,必须经过十分严格的考试,其通过的比率比较低,她为自己能通过考试拿到执照而自豪。不过,在实际的工作中,林春华越来越感到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日趋频繁,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祖国…  相似文献   

9.
《统一论坛》2000,(2):1-1
“台独”的死硬分子吕秀莲终于按捺不住了。她还没有等到正式掌握到台湾岛内的什么权力,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以她特有的狂悖与嚣张,向台湾同胞、向全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进行了一次极为危险的挑衅。  相似文献   

10.
魏文 《两岸关系》2002,(2):31-32
宋小姐今年已经32岁了,父母为她的婚事操尽了心。可她自己却一点不着急,每天悠悠闲闲,自得其乐。她说,结婚着什么急,我要做单身贵族,而且,我也舍不得老爸老妈呀!弄得她父母也没脾气。 随着台湾政治经济的转型,岛内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在家庭形态上则表现为更加不拘一格,更加日趋多元化。如今在台湾,老式的几代同堂式的有之,新式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11)
<正>5月20日,民进党上台执政一周年,蔡英文却打破惯例不办记者会也没有周年演说,但这并不能减少岛内对她的批评声浪。蔡英文上台一年来表现如何?台湾是否有因此变得更好?岛内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表观点批评蔡当局。对台湾是一种伤害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表示,这一年来蔡当局的种种表现,对台湾是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23)
<正>最近,"卢丽安效应"和"投共潮"成为台湾舆论的两大热词。十九大开幕当天,第一批走上"党代表通道"的卢丽安就在台湾媒体中"火"了起来,因为她是唯一一名在台湾出生成长的十九大代表。几天后,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学位的台湾青年学生王裕庆表示,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又有一名同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学位的台湾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3.
易靖茗 《台声》2014,(10):68-71
海沧,位于厦门西部,东与厦门本岛隔海相望,西与漳州接壤,与台湾高雄港距离仅165海里,枕山襟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经过25年的台商投资区、10年行政区的开发建设,海沧,从一个小渔村到星星小镇,再到今天"类似岛内、胜似岛内"的新区,20年三级跳,改变的不只是她迷人的外貌,更有她创新先行的智慧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内涵。近年来,趁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东风,海沧掀起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4.
廖小勤 《前进论坛》2013,(10):52-53
作为农工党宜宾市委会副主委、宜宾学院的植物学教授,魏琴已经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五年前,她发言的照片登载在《人民日报》显著位置。魏琴的家乡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是一个位于乌蒙山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她就是从这里飞出去的金凤凰。2004年,她取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后,谢绝了许多条件优厚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回到了宜宾市唯一的本科高  相似文献   

15.
李启龙 《两岸关系》2003,(10):35-37
范丽青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已从事涉台新闻报道长达20余年。1991年,她首次赴台湾采访两岸渔事纠纷“闽狮渔”事件,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2年后,第一位到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1993年,她赴台采访国民党第十四次“全体代表大会”,这是大陆记者第一次入台采访岛内的政治事件;2001年,她又成为首批驻点台湾进行采访的记者。为了  相似文献   

16.
姚同发 《黄埔》2014,(3):79-81
笔者1999年赴岛内参加学术研讨会时,在台北圆山大饭店曾聆听过台湾著名政治学者张麟征教授的精彩演讲。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继续不断地推出其理论新著,更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中添砖加瓦,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20,(2)
正正如她说:"来福建创业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更是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梦想。到大陆是来对了!希望台湾岛内有梦想的年轻朋友积极‘走出去’,放飞青春,追逐梦想。"关于她李函儒,1987年出生,来自台湾台北。现任福州如玛美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李函儒获评为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1)
<正>摘编自5月16日台湾《联合报》近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启动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行程,她的政治语言大多是开"选后支票",兑现与否反正是以后的事。但她也承诺了几件选前要做的事,其中重要的有两件:其一,当初蔡英文呼吁召开"国是会议",谓此为攸关整合岛内政经共识的平台;其二,她在前段时间发表的参选声明中说,"坚定推动完成‘两岸协议监督条列'的立法",但如今条例仍卡在台"立法院",  相似文献   

19.
10岁出版个人诗集,14岁考入北大,26岁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35岁被破格晋升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她在世界各地有数以万计的Fans,朋友中有希拉里、斯皮尔伯格、赖斯等闪光的名字。就连美国总统布什,都称赞她是“了不起的中国才女”。她是谁?为何会有如此魅力?  相似文献   

20.
陈梦婕 《两岸关系》2011,(12):65-66
"马英九密会地下组头"的报道持续在岛内发酵,一个名叫陈盈助的地下赌盘庄家频频现身"地上"。陈盈助是黑是白、是好是坏,究竟有无赠马3亿元新台币,政治献金……黑黑白白、是是非非,占据了岛内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也牵出了岛内政治选举和地下赌盘"斩不断,理还乱"的莫名纠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