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23)
正热点蔡当局解禁日本核灾食品引争议近日,蔡当局强推日本核灾食品入岛,引发岛内强烈反弹。除朝野反对、民众抗议外,更有15位县市长表态不同意开放日本核灾食品入岛。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件,当时的马英九当局考虑到民众的健康,宣布禁止福岛等5个日本核灾县出产的食品输入台湾;民进党则在"5·20"后,明确提出分两阶段开放福岛等5个核灾县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23)
正台湾地方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的结果于11月24日揭晓,执政的民进党在地方失去多数的县市长席次,而中国国民党则是大有斩获,各地方蓝绿版图的消长代表台湾民心思变,对民进党执政2年多的成果并不满意,台湾人民普遍希望能安居乐业,而要想安居乐业则必须要有和平两岸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11)
正摘编自2018年5月10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5月10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台独"与"废核"常被称为是民进党的两块"神主牌",民进党在野时带领一群信众狂拜这两块"神主牌",但民进党一旦完全执政,这两块"神主牌"就变成了赌注,而且未来将是台湾的灾难。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预言,而是可以确定的事。评论指出,"台独"这块"神主牌",虽然盖着"维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23)
正民进党甚至刻意误导岛内民众,指称只剩台湾与中国大陆限制日本核灾产品。真相却是,包括欧盟、韩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仍对日本核灾食品采严谨检验态度。美国食品及药物署(FDA)于10月7日公布最新的"进口警示",其中列出10多项有"放射性核素污染"疑虑的产品,亦详列日本14个县不得出口到美国的细项,其中以农产品及肉类为大宗。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4月27日,国民党中央召集蓝营地方县市长开会后宣布:核四一号机不施工、安检后封存,二号机全部停工,同时尽快召开能源会议以确保未来供电无虞。"核四"未来是否运转仍应交公投决定,不同意降低"核四公投"门槛。2014年4月15日,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发表声明,坚持要求停建"核四",并在4月22日为此进行无限期禁食。民进党主席苏贞昌顺势在16日提出"核四公民投票特别条例草案",排除"公投法"高门槛,提出四分之一投票人(大约500万人)同意即可,同时将"2014终结核四"列为年底"七合一"选举宣传政见。台湾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束后,各界都在检讨国民党败选的原因,都在怪马英九当局执政不彰,却很少有人探讨民进党胜选的原因。这次"九合一"选举,不论有无地方执政权,民进党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在22个县市中,民进党仅提名17个县市候选人,就获得13个县市执政权,获得583万票,大赢国民党84万票。那么,民进党为何会取得如此成绩?是国民党的败就是民进党的胜?还是民进党功绩卓著或是民进党赢得台湾人民的信任?这些  相似文献   

7.
<正>能源问题一直是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台湾民众环保意识高涨,要求台当局能源政策不仅要解决缺电问题,还要兼顾环保。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本来是解决台湾能源问题的可行选择。但民进党囿于"反核"意识形态,上台之后执意推行废除核能的"非核家园计划",这种躁进的能源政策造成民进党当局在能源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是台湾政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岛内不满民进党当局执政的民怨持续累积,"重经济民生、反蓝绿恶斗"的主流民意形成一股"反蔡反民进党"的社会风潮,最终使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国民党乘势大胜,岛内政治格局呈现"地方包围中央"之势。2019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0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
<正>摘编自2016年12月18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行政院长"林全才表达台当局将续禁核灾区食品输台的意思,蔡英文办公室马上否认"行政院"的说法,强调本来就没有要开放核食。这简直就是蔡英文打脸林全!老实说,民进党当局有没有打算解禁日本核食,根本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不然,先前蔡当局急着在3天内开10场公听会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1月6日台湾《中华日报》为了抗议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立院"党团打算强行通过"一例一休"修正案,台湾青年团体连日来进行激烈抗争,过去民进党鼓动"违法抗争",甚至进一步赖以取得政权,如今涉嫌"违法"之抗争反噬民进党,蔡当局及民进党实乃咎由自取。近日台湾青年团体先后闯入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办公室、民进党中央党部,更是民进党自作自受之  相似文献   

11.
政治     
《台声》2018,(8)
正民进党能源政策"烧掉"1.6兆新台币侯汉廷:良心不会痛吗?据台媒报道,民进党为达成"非核家园"目标,将核四废除,1744燃料束6月运回美国原厂,却推深澳燃煤火力发电厂,新北、宜兰立即反弹指责将带来空污问题。新党新思维中心主任侯汉廷在社交网站上指出,这种能源政策"就为了民进党的面子"。核四停建,除将亏损2838亿(新台币,下同),台湾注定缺电。2017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贫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单席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制度,放大了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悬殊,在"立法院"形成"一大一小"的席次格局,为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埋下了重要伏笔.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既无法有效整合内部的派系结构.也无法摆脱扁案和激进"台独"路线的困扰,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4)
正@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民进党将台币"去中国化"#日前,民进党有人准备提案,要求取消新台币纸钞上的孙中山与蒋中正的头像。外界解读为这是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连钞票也要"去中国化"。民进党的这一番"良苦用心"也得到台湾民众"热情响应",文创产业发达的台湾瞬间"设计力大爆发",脑洞大开的台湾网友争相设计出多款让民进党永远"看不腻"的"新"台币,"贪扁一家"、蔡英文、陈菊全部出现,特别是台湾网友将蔡英文和  相似文献   

14.
<正>到今年5月20日,民进党执政已满3年。3年来,台湾民众吃尽了民进党执政带来的苦头,经济下滑,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使得"讨厌民进党"成为台湾最大党。直接导致民进党在2018年11月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惨败。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反映了广大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好起来,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公投"的缘起及实施"公投"乃是所谓民主国家对政府重大政策的缺失提案与否决的公民行为。台湾施行地方自治以来,一直没有所谓"公投"这个法律行为。陈水扁执政后,民进党一直希望实施"台独公投",所以民进党民意代表蔡同荣以其毕生之力推动举办"台独公投",但因内外环境的扰攘不安。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蔡英文当局继续陷入执政困境,台湾朝野恶斗进一步加剧。国民党处于盘整中,内忧外患形势加重。台湾民意出现新变化。"茫"字当选台湾年度汉字,折射出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当局、民进党的不满和无奈。一、民进党当局施政继续陷入困境,引发台湾社会民怨沸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致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台海局势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17.
正台"九合一"选举后,舆论界、学界对民进党遭受挫败的讨论和分析,可谓汗牛充栋,总体上有蔡英文执政失利危机、民进党系统性崩溃危机、蔡英文只有一个任期的宿命、台湾地缘政治危机等观点。笔者认为,各家分析已经透过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治理不彰强烈不满的表象,深入到解读台湾民众集体"理性"背后的内涵。近年来,"危机"一词在台湾被广泛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遭遇惨败,台湾学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未能妥善处理两岸关系是该党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纷纷抨击民进党在选战中操弄"台独"意识形态、升高蓝绿对立,强烈呼吁台湾当局尽快调整两岸政策,改善两岸关系。一、民进党操弄"台独"意识形态、"抹黑"政治对手,与台湾民众希望改善经济民生的愿望背道而驰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认为,民进党惯用统"独"、族群议题来动员民众和宣传造势,但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23)
正"绿地"变"蓝天"台湾民众用脚投票"绿营大本营"成"蓝营新阵地""韩流"席卷台湾"六都":国民党3席,民进党2席,无党籍1席16县市:国民党12席,民进党4席蔡英文辞去民进党党主席11月24日,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进行投票,选举产生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据台湾当局"选务部门"的票数统计,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4日晚间,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  相似文献   

20.
萧师言  孙香兰  于扬 《台声》2006,(1):12-14
2005年12月13日晚,早就被炒作为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对决的台湾“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在23席县市长中,国民党拿下14席,其他泛蓝势力拿下3席,而民进党只拿到6席,台湾媒体立刻作出“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的评论。“民进党兵败如山倒”,“台湾政治大地震,民进党的地方版图一下子倒退16年”之类的文章充满台湾报纸。还有媒体认为,这次选举将牵动着2008年的台湾“总统”选举,并对台湾未来政治走向及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民进党从未经历的惨败“三合一”选举的县市长部分,中国国民党由原来的8席增加至14席;民进党则由原来的10席下降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