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是一件特别幸福、特别酷的事情,这也是我的职业最让我着迷的地方。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我国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2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张高丽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并宣读贺电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载人航天工  相似文献   

3.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值此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4.
人物     
《小康》2016,(24)
正致敬者景海鹏陈冬10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再次逐梦太空。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利用自身的机动能力,在距离地球393公里的轨道,追上了天宫二号,并完成了精确自动对接。6时32分,景海鹏和陈冬两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景海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担任此次任务乘组指令长。这是他第三次太空之旅,此前,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3)
正11月18日14时许,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14时40分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听到这一消息,出席第十届黄埔论坛的73岁台胞宓攸武老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为中国航天人骄傲,为中国航天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自豪。"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23)
正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表示诚挚问候,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密切配合、精心操作,圆满完成后续任务,盼望他们胜利归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9日下午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  相似文献   

7.
盛世创伟业,神舟立新功。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05年10 多次航天大型飞行和发射任务全部取得圆满成功,高新工程武器装备研制连续取得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实现新的跨越,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3,(21):40-43
<正>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3)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2,(23):38-39
<正>自6月5日入驻天宫以来,3名航天员在轨任务安排饱满,是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的“最忙乘组”,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与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首次与另一个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并进行在轨轮换……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寒风凛冽的东风着陆场,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8,(10):4-4
神七发射成功 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执行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乘组。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与神五、神六任务相比.一是技术跨度大:二是任务风险大,三是航天员自主工作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国内     
《时事报告》2013,(9):60-61
习近平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代表 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慰问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相似文献   

13.
科技     
"天宫一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预计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的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继"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发射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下一步将重点突破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为建空间实验室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长短镜头     
《中国人大》2011,(24):2-F0002
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吴邦国委员长主持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15.
“神舟二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的几天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空间生物等实验。在这艘飞船上装有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生物培养箱、宇宙天体高能辐射监测仪、大气密度探测器等实验设备,俨然一个太空实验室。 “神舟二号”此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国的宇航员何时能飞上太空?与一年前发射的“神舟二号”相  相似文献   

16.
<正> “飞船着陆成功!”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厅,扬声器里传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的喜讯,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专程前来观看飞船回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领导同志,和在场的载人航天工程指挥、技术人员一起热烈鼓掌,共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  相似文献   

17.
图片     
神舟九号航天员出征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按照计划,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的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驻留,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图为神舟九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此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先后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稳步走向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23)
正天宫游太空,神舟赴星河。10月17日,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下,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入太空,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这一成就引发了海外媒体及网民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俄罗斯ridus网站11月18日刊文称,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返回,让中国再次缩小在航天领域同俄美两国的差距。俄航天专家利索夫表示,"在  相似文献   

20.
人物     
《小康》2021,(27)
正开创者聂海胜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9月6日,中国航天首个执行任务天数破百的航天员已经出现,那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航天英雄聂海胜。他自2021年6月17日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如今已在轨100天,刷新了纪录、书写了传奇。聂海胜曾先后于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13年6月11日至26日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称号。还有不到一个月,他和其他两位航天员就要回到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