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4)
<正>永续传承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文化张贵珠,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人,被2012年南投县政府公告登录为传统艺术"赛德克传统织布工艺"经挑技法技艺保存者。她在传承着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族群的编织文化。赛德克族群和台湾少数民族其他族群一样,经过历史的洪流,人口外移严重,耆老凋零,面临部落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消失的命运,但文化认同或许能够延缓族群灭绝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
<正>日前,广西台办和崇左市台办参访团一行7人,到台湾花莲县卓溪乡丰坪溪下游的立山村赛德克部落,与当地赛德克同胞进行感恩节联谊交流。当天,赛德克族群"织娘"为参访团一行表演了传统的彩织手艺。据了解,这些年龄均过半百的"织娘"是台湾文化部门认证的专业纺织人员。台湾岛内仅有32位专业"织娘",立山村赛德克部落就占了20多位。织布对赛德克妇女来说是必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8)
正张胡爱妹,台湾顶级艺术家,2012年获颁"赛德克传统织布传人"证书。她7岁拥有自己的织布机,在母亲教导下学会织布,并由此展开不平凡的人生。21岁,张胡爱妹在部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织布工作室;30岁开始陆续在台湾春阳小学、仁爱高中、仁爱高农、暨南大学等教授其族群语言及织布技艺;"9·21"大地震后,她又迁移到春阳部落,以"张妈妈工作室"招牌,吸引各界朋友慕名而来,访客络绎不绝。多年来,为守护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捍卫传统文化与工艺美学,张胡爱妹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3)
正赛德克族群是台湾少数民族16个族群之一,主要居住在今南投县东北部与花莲县北部、南部。在近代的族群分类上被归为泰雅人的分支,经过多年的"正名运动",终在2008年4月23日成为台湾少数民族族群一支。早在清朝文献中即可见到该族群的记载,日据时期的人类学家虽然发现赛德克人与泰雅人在语系上的差异,但两者同样有纹面、出草等文化,故仍将其归类在后者。同时,赛德克人与太鲁阁人亦有共同的起源与文化,却在居住地域的  相似文献   

5.
人物     
《小康》2021,(3)
正入选者张桂梅近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褒扬她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号召全社会向她学习。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相似文献   

6.
殷亮  李文兴 《台声》2011,(4):81-81
3月23日,全国台联台湾少数民族第三期传统手工艺培训班开班,来自台湾少数民族中的阿美、太鲁阁、泰雅、赛德克、卑南、葛玛兰、布农等7个族群的19名台湾少数民族的学员们参加了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7.
正前年夏天,外婆永远睡着了,睡在一片白杨林里。那个葱茏的夏天,白杨亭亭,繁茂的枝叶擎起一柄柄绿伞,连成一片绿涛,草也铺了厚厚的一层。那片白杨林,多么适合安眠啊!外婆睡着了,睡在白杨林里,真幸福……我从小跟外婆长大,是她的小尾巴。从外婆家往西,穿过一条小路,有一片白杨林。那时候,白杨树还不很粗壮,是亭亭的一群少年。外婆常带我到白  相似文献   

8.
过节的快乐     
那年春节前两天,外婆给我们住的两间平房搞了大扫除,又翻晒了被子,外婆已是75岁。到了除夕,她老人家忙忙碌碌了一整天,晚上吃饭时竟不知怎么变出了一桌的佳肴,那家乡的梅菜肉、鸡蛋饺、蒸肉丸,还有最具客家特色的酿豆腐,外婆还让我们呷了几口她自酿的客家糯米酒。年夜饭后,外婆让我们兄弟轮流背诵"老三篇",又齐声朗读"语录",然后给每人奖励一个潮州柑,她自己却没舍得吃,  相似文献   

9.
柯云路 《中国减灾》2011,(4X):60-60
<正>一位自称快要崩溃的80后女孩,写信述说自己的困扰。女孩是独生女,从小家境优越,十多年前出国留学。毕业后在国外很快找到满意的工作,恋爱结婚,有了幸福家庭。因母亲早逝,当教授的父亲在她出国后重组了新的家庭。继母是知识女性,人很不错。女孩将继母当亲生母亲对待。这样过了几年,正当女孩积极  相似文献   

10.
她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作为上海国棉一厂的挡车工,十年如一日的优质高产,她创造了89个月无次布的行业神话。她是1951年我国颁布的五一织布法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之一。国棉一厂根据她的操作实践,在全厂总结推广了一套新的织布工作操作法,生产效率大为提升。而后,在全国纺织行业得到推广。她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连续七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她名字命名的杨富珍小组连续43年保持了模范集体的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她是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微笑时特别迷人。8年前,从台湾独自来大陆求学;如今,已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努力奋进的实习女医生。她,就是来自宝岛的刘珍如,目前是南京医科大学研三学生。堂哥和我,是南医大校友2013年前,刘珍如一直生活在台湾台中。之所以选择来南京学医,刘珍如道出原委:家族里许多哥哥姐姐都是医生,所以她从小就对这个职业非常憧憬,一心想圆"医生梦";至于来南京,则因堂哥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目前在深圳工作,发展得不错。  相似文献   

12.
<正>发生于1930年代台湾原住民抗暴的"雾社事件",对世人来说似有若无,连在台湾生活的人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近日,随着《赛德克·巴莱》在内地的上映,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了这场台湾历史中最悲壮的抗暴事件。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的冬季,我正在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保安中队当保安员。一天,中队通讯员吴小平给我送来了十几封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信是深圳松岗碧头工业区一个叫朱杏华的打工女孩写来的信,她说:"我从小就崇拜军人,羡慕文人,三年前从老家湖北刚到广东时,经常在打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
<正>离复兴区公所短短一小时内,可以到慈湖、石门水库、大溪老街、罗马公路、溪口台、奎辉、罗浮、小乌来天空步道、东眼山森林游乐区、大溪老茶厂、义兴桥(此吊桥是电影《赛德克·巴莱》"马赫坡社吊桥"的拍摄场景,很多游客前来体验赛德克人出征的气势)、复兴桥,最后往下到巴陵通拉拉山、宜兰明池、大同乡……这就是北横路段。路上蜿蜒风景奇丽,气象好时,天高、云飞流瀑、峡谷深邃,有小太鲁阁之感。这样的山水孕育出泰雅族群坚强、剽悍、男帅女靓的个性与外表。  相似文献   

15.
"收音机前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我是您的好朋友肖岚,首先问候大家每天平安、健康还有快乐!"这个美丽平和的声音来自肖岚。提起肖岚,潍坊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玻璃女孩"的故事:先天残疾的身体,从小经历的坎坷与不幸,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家里开通的爱心公益热线,以及助人为乐的种种事迹。她现在的身份,已从家庭热线走向  相似文献   

16.
正她孝老爱亲,20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公公、丈夫的外婆,默默传承着好家风。20多年来,柳州女子李建珍用孝心"穿针引线",把丈夫外婆的家、公公婆婆的家和自己的小家组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为此,她荣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她的家庭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不要太计较,放宽心,多担当一些。"这是李建珍处理婆媳关系的心得。李建珍于1991年结婚,此前一年,丈夫的父亲因公殉职,婆婆受到很大打击,身体一直不  相似文献   

17.
4月枇杷做酒、5月樱桃煨酱、6月豌豆磨粉、9月桂花入酒,入冬腊肠挂满院子……近日,短视频博主、四川农村女孩李子柒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网红,受到海内外关注。她的视频充满中国风和古典韵味,从炒腊肉、佛跳墙、桂花酒等中国传统地方美食,到蜀绣、窗花、木雕、活字印刷、染衣服等传统民间工艺,再到贴春联、插艾草、吃月饼等传统节日习俗,描绘了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有媒体评价她“不仅是奔波劳碌寻常人理想生活的代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传承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如何发挥,我们从李子柒身上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相似文献   

18.
正"台湾少数民族的孩子走出来,才能认识到多元文化的美,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同样美。透过这样的联欢之夜,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团结的力量。"8月12日赛德克姑娘张淑珍率台湾少数民族青年在两岸青年"携手·同心"联欢晚会上表演丰年祭特有舞蹈《我们一起来跳舞》后,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候,我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常常会拿出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书信和照片,拿出照片告诉我,哪一位是她的父亲,哪一位是她的母亲,哪一位是她的姐姐和妹妹,教我该如何称呼他们。稍微认字,外婆会从那一包塑料袋里拿出书信让我念给她听,我想,这也许是20几年后我到了台湾对繁体字没有障碍的基础吧。我常常在想,时空与缘分的奇妙之处,小时候外婆常常跟我提起的故乡竟是我如今生活的地方。1988年10月,外婆托人辗转从香港带了一封家书到了金门,联络到她的胞妹——七妹,并在1988年12  相似文献   

20.
王玮琦 《传承》2010,(22):58-60
1944年7月28日(农历),赵芳云出生于鲁西南产棉区、嘉祥县仲山乡赵山岭村,现住在仲山乡高庄村。她十三岁的时候就跟母亲学会了纺线织布,一直坚持至今数十年不辍。她手工织锦技艺高超、远近闻名,2009年被评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