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2)
正大陆热门影视节目接力在台湾播出。继电视剧《琅琊榜》在台热播,广受关注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也登陆台湾。近年来,一些大陆优秀的综艺节目、影视作品"逆袭"宝岛,引发观看热潮。《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星跳水立方》和《全能星战》等节目,由于制作精良、创意吸引人,不少节目还有台湾知名艺人踊跃参  相似文献   

2.
微博声音     
《台声》2016,(6)
正张楚大陆音乐人从《宫锁珠帘》《步步惊心》到《后宫甄嬛传》,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以及后来大热的两档跳水节目,为什么越来越多大陆电视节目能够引起两岸同胞的共同关注?分析认为,《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之所以火爆,不是因为这些节目筹办的多么华丽,而是因为综艺节目本身凝结了近40年来两岸音乐文化的共同回忆。  相似文献   

3.
2011年,《步步惊心》在台湾爆红,让清宫剧发烧;2012年,台湾播出《甄娠传》,收视率一飞冲天。2013年,《我是歌手》总决吸引台湾岛内民众关注,使得收视率比平常时段增长近220%,出现万人空巷看电视的盛况。近些年来,大陆电视节目在台湾越来越受追捧,让曾经引领潮流的台湾节目也难以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3,(5):56-56
大陆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轰动两岸,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而这个现象也清晰呈现出两岸交流的日益深化,但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指责大陆以此节目“入岛、入户、入脑统战”的说法,实在令人失望,也与事实有明显差距。《我是歌手》并非被台湾媒体炒作或引导,全因岛内民众自行通过网络观看,引起轰动后,媒体才跟进报道。整个过程,无涉任何政治阴谋。  相似文献   

5.
未曾想"我是歌手"火到台湾4月初,台北。一位大陆记者与朋友在餐厅里闲聊林志炫、黄绮珊,走来走去的服务生终于忍不住走过来问:"你们在谈‘我是歌手’吗?"他竟然知道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大陆记者忍不住问:"台湾看不到湖南卫视,你怎么知道《我是歌手》?""网络上看得到啊。"年轻的服务生轻描淡写地说。这一幕或可为几天之后《我是歌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6)
正近年来在北京求学生活,我发现两岸流行文化有越来越同步的趋势。越来越多台湾电视台愿意转播大陆电视节目,宫廷剧《步步惊心》《甄嬛传》以及《琅琊榜》等,几乎是进入了"循环播放"模式。同样的情况还有大陆选秀竞赛类节目《我是歌手》等。这些都代表台湾观众对于大陆节目接受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台湾观众也能透过电视节目开始了解对岸,成为增进彼此认识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7)
<正>很多人认为娱乐节目纯属逗乐观众,娱乐大众,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国内制作娱乐节目水平比较高的湖南卫视让许多观众从娱乐节目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近两年好评如潮的《爸爸去哪儿》,让大众第一次发现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和家庭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近期的《我是歌手》第三季延续了各有特色的实力歌手,也在歌手各自的故事之外,突显了音乐的纯粹本质,给观众一种享受音乐大片的体验。灯光、声效、剪辑,所有的细节决定了一个有诚意、认真的节目,让这些娱乐节目不仅带给人们视觉的盛宴,还带给人们思考的筵席。寓教于乐,不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驻台期间,我偶遇一名台北士林高商的女学生。当她知道我来自大陆后,首先向我打听哪些途径可以购买华晨宇的正版专辑。据她所言,她是通过《我是歌手》认识并喜欢上了华晨宇。相较于近年来大陆影视剧在台湾掀起"娘娘热"、"宗主热"等短暂狂潮,大陆综艺节目以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将大陆文化热点和生活状态向台湾  相似文献   

9.
杨博怡 《台声》2006,(3):66-68
时下,许多台湾综艺节目在祖国大陆的年轻人中异常火爆,《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样的名字对很多人都不陌生,而随着对于这些节目的喜爱和传播,许多新的台湾综艺节目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明星访谈类:《康熙来了》主持人:小S、蔡康永台湾中天娱乐台每周一至周五晚10时推荐指数:52005年,一档名为《康熙来了》(以下简称《康熙》)的节目突然开始在内地走俏,虽然收看方式基本上只能通过网路,却依然阻挡不了许多人的热情。《康熙》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的名字。在台湾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  相似文献   

10.
“能被这个节目邀请来到这里,是我的荣幸。”当我采访台湾节目主持人、歌手费玉清时,他很诚恳地对我说。 费玉清与同样来自台湾的艺员高凌风、李美凤、于台烟等4人是来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走进台湾》栏目开播一周年特别节目的录制,这一特别节目是中央台《欢聚一堂》栏目和《走进台湾》联合录制的。在录制现场,我还见到了一年来为《走进台湾》而奔忙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文星 《两岸关系》2015,(3):37-39
<正>2015年伊始,《中国好声音》台北演唱会在小巨蛋圆满落幕,包括吴莫愁、李琦、张碧晨、陈冰、刘明湘等在内的三季《中国好声音》学员在台北同台。这是《中国好声音》巡演首度放歌台北,也是近年来大陆音乐界在台湾规模最大的单场演出之一。中国好声音》的台湾元素大陆、台湾两地音乐人的融合成为这台演出的亮点,不仅两岸歌手同台,演唱的39首歌中,翻唱台湾歌手作品及台湾音乐人参与创作作品达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4)
<正>摘编自6月28日台湾《旺报》《旺报》科技顾问、专栏作家冯忠鹏发表评论说,20年前,台湾的连续剧和综艺节目,都能在大陆找到大批观众。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脚步,大陆的电视节目有了跳跃式的成长。无论从制作经费、广告收入、节目内容及深度、广度,都有长足的进步。相对的,台湾电视节目受限于市场规模狭小、电视台过多、经  相似文献   

13.
自2013年1月18日播出《我是歌手》以来,湖南卫视凭借明星真人演唱而收视率狂飙,《我是歌手》成为目前最火的音乐节目。《我是歌手》与去年最火的《中国好声音》不同的是:选手都是已成名且具备演唱实力的歌手,以真实、真切和真情的演唱接受听众的专业测评,听众是唯一的评判者,专家团只作点评和监票。节目不展示歌手的故事,不煽情、不做作,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24)
<正>最近大陆知名唱歌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跨越海峡,走进台湾高校举行巡回音乐会,获得热烈反响。该节目为不少音乐爱好者提供实现梦想和展现才艺的舞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参加角逐,当中也包括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歌手。两岸青年以歌会友,共唱"中国好声音",是增进对彼此了解和认识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妇联一直都在关注涉及两岸婚姻的女性,在商议"第三届海峡妇女论坛"研讨议题时,就毫不犹豫地把"关注两岸婚姻·关心台商眷属"列为研讨的议题。台湾媒体也十分关注这一议题,但更关心的是,台湾女嫁大陆郎的情况。其时,我们代表团一行还没到台东,台湾的《苹果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多家媒体就争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3)
正《我是歌手》已经做到第四季了,洪涛和他的团队所必做的功课之一,便是不断吸取听众的反馈,调整节目方向。洪涛始终觉得《,我是歌手》不仅是一档节目,他想借这个平台唤起大家对音乐的信仰,如节目文案所说——"音乐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活着的状态。音乐无畏,我是歌手。""一直喜欢这个节目,想象自己站在这个舞台上会是什么感觉。感受过之后才知道,比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唱还要紧张。"飞了半个地球来到湖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23,(7):40-42
<正>湖南广电芒果TV制作的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3月16日开始陆续在芒果TV、湖南卫视、台湾中天亚洲台、TVB播出。节目共12期,历时三个多月,于6月3日正式收官。节目以年代为线索,全面梳理和呈现宝岛特色的“中华音乐编年史”,两岸歌手共唱华语金曲。节目强化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和情感认同,讲好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刘嘉 《台声》2006,(4):80-82
台湾综艺娱乐类节目通过网络在大陆迅速走红,尤其在年轻人中引起很大的反响。2005年,一档名为《康熙来了》的节目突然开始在内地走俏,虽然收看方式基本上只能通过网络,却依然阻挡不了许多人的热情《。康熙来了》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的名字。在台湾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可以说,节目收视率高,小S和蔡康永的组合功不可没。小S大胆火辣又懂得搞笑,而蔡康永知识渊博,经常被小S称为读书人,在他们默契的引导下,许多艺人在节目上都袒露了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而节目更…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9)
正摘编自2018年4月14日台湾《旺报》台湾影视产业低迷已久,10多年前台湾偶像剧席卷两岸与东南亚,风光早已一去不复返。一路走来,当日本、韩国以及大陆的戏剧与节目先后大放光芒的同时,回顾台湾,戏剧与综艺节目的规模,与数量却都每况愈下,陷入宛如魔咒般的恶性循环:对内是电视广告总收入下滑;对外是销售市场打不开,难以回本,影视内容的投资额度随之下调,这么制作出来的戏剧  相似文献   

20.
王培珊  蒋碧辉 《台声》2014,(9):94-95
1999年的时候,林爸爸和林伯父为了生意上的原因从澳门搬到台湾定居。林爸爸祖籍在厦门,林妈妈则是山西太原人,林家很多亲戚在大陆各地生活,林鹏6岁前也曾有很长时间在大陆生活。种种背景之下,林鹏对大陆高校在台湾招生的事情一直都有关注。刚刚进入初中读书不久的林鹏,在物理课上第一次接触光学知识就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津大学原名“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资历比清华和北大还要“老”一些。与建筑专业相同,“天大”的光学学科实力,在国内排名第二,在国际上也是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