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很多曾经去过台湾或者准备去台湾的人们,也许并不了解在台湾的东南部,还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名叫兰屿。它的名字源于岛上盛产名贵的蝴蝶兰,岛上居住着2000多名台湾的少数民族支达悟人。岛上风景优美,一派热带风光。兰屿岛上的村落遍布在沿海地带,到过兰屿岛的人都会觉得岛上居民无忧无虑,悠然自得,这里民风淳朴,与世无争。四周尽是碧波白浪,蕉雨椰风,景色自然秀丽,没有一丝人工  相似文献   

2.
彭京玉  王雪娇 《台声》2001,(9):44-45
“一位农夫赤着脚扛着犁锄,与他的黄牛伙伴下田,拉着牛的绳索,长度占了画面的二分之一,成为视觉重心;一个年纪约两岁的小男孩,手提青蛙,像将军领兵似地带着一群鸭子漫步,你几乎可以听见鸭子的呱呱叫声。” 这不是小说,更不是电影,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照片。 2001年6月26日至7月1日,“台湾乡土风情猎影”——谢震隆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台湾摄影家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影展,117幅参展照片均为上世纪60年代台湾乡村和台湾兰屿岛高山族雅美族群的真实生活写照。通过影展,人们不仅了解了台湾,更了解了他——谢震隆,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19座的小飞机,从台东机场向东起飞,目的地——兰屿。从空中俯瞰,兰屿像颗被蓝色海洋热情拥抱的海上珍珠,闪着独有的光芒。半个小时航程,飞机轻盈着陆。这座大岛,旧称红头屿,后因白色蝴蝶兰响誉国际,而改名为"兰屿"。岛上居住着达悟人,由于生活环境独立,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达悟人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皆绕着飞鱼文化,重  相似文献   

4.
日据时期的民族学调查,除日本民族学会派出的鸟居龙藏等学者、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外,还有地方团体如东台湾研究会,以及学校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主要代表人物有鸟居龙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佐山融吉等。鸟居龙藏被称为台湾人类学研究的先驱性角色。他先后4次到台湾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首先提出"Yami(雅美)"为兰屿岛上居民的族称,并把摄影技术首次应用于田野调查。森丑之助是一位从田野调查进入民族学领域的学者,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学者的对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分类法。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及后来的"蕃族课"或"蕃族调查会",在组织民族学田野调查和研究成果的成功出版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建构了泰雅、赛夏、布农、邹、鲁凯、排湾、卑南、阿美和雅美9族历史。当然,日据时期民族学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为殖民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原住民除已汉化消失的平埔族外,现由泰雅、布农、排湾、赛夏、曹族、鲁凯、卑南、阿美、雅美等9个族群组成,分布在13个县市、30个山地乡、25个平地原住民乡镇市区内,总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台总、面积的52.7%.根据最新人口统计.九族群总人口为35.4万余人,不及全台总人口的2%.台湾当局过去统称原住民为山地同胞(简  相似文献   

6.
肖军 《台声》2008,(9):20-22
8月8日,在灯火辉煌人声越来越沸腾的“鸟巢”开幕式前的暖场演出中,有属于跨海而来的101名台湾原住民的3分40秒。布农族的八部合音、卑南族的卑南跳跃,还有兰屿岛达悟族女人世代相袭的头发舞、泰雅族的传唱古调……尽管表演时长只有短短的3分40秒,但强劲鼓声挟山风海雨扑面而来,古朴原始的台湾风情,让每一个人都惊讶于台湾原住民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7)
正泰雅族群,即"Tayal",原意为"真人"或"勇敢的人"。属于南岛语族的一支,目前人口约有85604人。仅次于阿美族群及排湾族群,为台湾少数民族中的第三大族群,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泰雅族群分布于北部中央山脉两侧,东至花莲太鲁阁,西至东势,北到乌来,南迄南投县仁爱乡,是台湾少数民族中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族。泰雅族群织布技术发达,技巧繁复且花色精巧。其中以红色象征血液,具有生命力,可以避邪,故而泰雅人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9,(10)
<正>兰屿位于台湾东南部,约45平方公里,是由海底火山喷发隆起而形成的岛屿,岛上因盛产蝴蝶兰而闻名,所以称之为"兰屿"。岛上丘陵起伏,海岸曲折,怪石林立,满目葱茏。  相似文献   

9.
陈淀国 《黄埔》2011,(1):54-55
去台湾观光旅游,如果不到兰屿走走看看,实在是一大憾事。在碧波万里的太平洋上,兰屿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台湾东南。虽然距本岛台东县不足百公里,但那里的风光、习俗和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9,(16)
<正>兰屿位于台湾东部,岛上因盛产蝴蝶兰而闻名,所以称之为"兰屿"。岛上丘陵起伏,海岸曲折,怪石林立,满目葱茏。岛上一艘艘绘有五彩图案的木船停放在海滩上,这是当地百姓捕飞鱼用的渔船,捕鱼一般在晚上进行。两个人划着小独木舟,一个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条飞鱼。兰屿东岸是全台最美的日出观赏圣地之一,若是天气好,在兰屿的整个东岸都可以看到,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东清湾。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7)
正邹族群,在很早以前的文献资料中被称为曹族群,为台湾少数民族的一支。邹族群只有6000多人,主要集中在嘉义县阿里山乡,其次为高雄市三民区,高雄市桃源区、南投县信义乡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历史邹族群分为3个语言群:阿里山群(邹语)、四社群(沙河鲁阿语)和简仔雾群(卡那富语)。人们耳熟能详的台湾歌曲《高山青》中所唱的"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少年"指的就是阿里山邹族群的儿女们。阿里山的邹族群早于3000年至4000年前已抵达台湾岛活动。邹人相信所有的人类都是由邹人的天神(hamo)所创造,早在传说中的大洪水之前,邹人已活跃在嘉南平原一带,后因生活习惯及适应狩猎环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3)
正撒奇莱雅族群(Sakizaya)世居于台湾花莲中央山脉高山奇莱山附近的奇莱平原。花莲古称"奇莱",是"Sakiraya一撒奇莱雅"的谐音,"撒奇莱雅"是阿美族群中一个支系的名称,世居花东纵谷北端,所以此地就以奇莱命名。撒奇莱雅族群有5个部落,主要分布在花莲市国福里、德安里、新城乡北埔部落、瑞穗乡马力云社,以及丰滨乡几崎部落。主要根据地在四维高中附近,称作"达固湖湾(Takubuwan)",清代时称为"竹窝  相似文献   

13.
在台湾省台东县东南外海49海里处的太平洋上,一个美丽神奇、面积仅45平方公里的小岛像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大海中,她就是兰屿。一个只有4000余人的带着神秘色彩的民族——达悟族就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4)
<正>永续传承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文化张贵珠,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人,被2012年南投县政府公告登录为传统艺术"赛德克传统织布工艺"经挑技法技艺保存者。她在传承着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族群的编织文化。赛德克族群和台湾少数民族其他族群一样,经过历史的洪流,人口外移严重,耆老凋零,面临部落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消失的命运,但文化认同或许能够延缓族群灭绝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4,(8):54-55
统一超商即将登陆离岛兰屿开设第一家便利店的消息,引发了岛内各种讨论。有人担忧连锁超商进驻兰屿可能导致经营小店的阿嬷失业,也有人忧虑此举会成为继核废料之后带给兰屿的又一"恶灵"。毕竟,兰屿在族群、文化和地理上的特殊之处,加之早年被选定为核废料储存地,其弱势地位备受关注。关心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并不是无谓的争议,比如此前岛内讨论花东地区是否还需要一条横跨西北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17)
<正>Google稍早宣布新增This is Home全球六大洲传统建筑影像内容,其中包含中国台湾地区排湾族群石板屋与达悟族群地下屋在内传统房屋,总计收录22个新街景,让全球使用者能以360度环景探索世界各地具有文化及自然特色的房屋,同时也让这些特殊建筑能透过数位科技永久保存。排湾族群石板屋,主要以石板与木头建造而成,展现了建筑与祖灵文化的结合。达悟族群的地下屋,用邻近地区取得的木材、稻草与鹅卵石打造。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0,(12)
<正> 南投县简介位于台湾本岛中心的南投县,是全台唯一不临海的县市,其旧名"水沙连",后因此地少数民族平埔族群社名为"南投社"而得名。南投县内分布许多少数民族族群,包括泰雅、布农、邹及邵,加上后来至此地开垦的闽南与客家,令此地族群丰富多元,人文风情相当独特。  相似文献   

18.
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火烧岛和其它附属岛屿共88个,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南北长而东西狭。南北最长达194公里、东西最宽为144公里,呈纺锤形。台湾岛上的风光,可概括为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省籍-族群"矛盾和冲突,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并不显著,其脉络是在政治本土化过程中显示与发展的,特别是在选举时刻,为政治所利用.愈演愈烈的"省籍-族群"矛盾和冲突撕裂了台湾社会,民众对此已有不满.台湾民间的一些公民社会团体和学者,开始尝试开展民间的渠道,以相互了解、沟通与理解的方式去推动和解之路,治疗台湾社会为"省籍-族群"政治动员所撕裂的伤痛.这对于两岸交流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也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9)
正赛夏族群,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新竹县属的五指山、苗栗县属的大东溪一带及两县交界的山区。赛夏人居住海拔高度在500米至1500米间,人口约5000余人,是父系社会,有姓氏制度,各家族的长老地位崇高。可分为南北两群,其传说发祥地都为大霸尖山。相传赛夏人的祖先发源于大霸尖山,洪水时期南下到达阿里山附近,沿着海边到达后来居住地,分布地域较为狭窄。赛夏族群自称"Saisiat",古称狮设族群。其中,北赛夏自称"Sai-kirapa",又称大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