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爱辉  高琴 《前沿》2006,(10):222-224
从美学特征角度对老舍小说创作加以分析,作者远离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作品的幽默风格与"北京味儿"作为其作品的显著特征,构成了他艺术风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6)
<正>她跟她的灵魂说起一个故事:那一年,她第一次收到他挑选他的几项创作给她。作品很美,却也感受得到几近于遥远的撕痛,是创作作品与灵魂间的撕痛。令人欲泪,莫名地察觉到泪与眼眶的距离如此地近,近得不能再靠近,于是只能在心底感受到泪,泪不能在那时下雨。也是因为那些作品,她发现他的外在与内在的差异。外貌如此地豪迈有气魄,作品的意涵竟是那么地柔软,甚至是略带哀愁与悲壮。每次他们见面时,都可以聊得浑然忘  相似文献   

3.
谷崎润一郎的创作一直在现代与传统、东西文化的传承之间摇摆。《细雪》是其回归日本古典写作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其创作风格模式的分水岭。该作品所表现出的故乡情结和民族情结,是谷崎润一郎作为"异端者"最终心性回归、立地成佛意识的体现。《细雪》也是谷崎润一郎对日本民族传统美学理念的研究和继承。该作品实现了作者从倾向对女子肉体进行狂热描述的"恶魔主义"向"上方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古典美学的转变,以及其作为文坛异端者向日本传统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概念。自其产生伊始,就成为社会各界竞相关注与讨论的对象。如何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需要准确界定中华民族的意涵,至今仍是理论研究和民族政策制定的重大议题。一般看来,民族不过是人的类生活本质不够完善的共同体存在形式。然而,中华民族的意涵却应国家发展所需被寄予了更高的期待。从类型学角度和共同体形态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形态属性、社会联结属性、精神—命运属性,更具有政治建构属性。由于共同体本身固有的政治悖论,使得共同体视阈下认知中华民族,须在发掘其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涵的同时,进一步厘清其中的可能限度和内在困境,以达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目的。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10)
<正>真正的艺术家,作品即内心思想的代言。观其作品一如与之对话。证诸李大师1989年著作的《中国绘画与发展》一书,遂提出中国画创作理念的四个重点,即:一是民族艺术形式的再建立,不论是技法、表现内容或形式,必须确立中国绘画风格的尊贵性,且不可失去"生动"的活力;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刺激,以"容"与"化"的态度,补充日渐枯竭的创作能力,使固有之美学观茁壮发展,不再偏食,否则不再进化的美学,仅可列为次等文化的产品;三是认识生活的本质,对于国画的创作精神,要纳入生活需要中,确立艺术的平常化,而不是有  相似文献   

6.
黄中骏 《政策》2003,(12):34-35
上个世纪,湖北音乐创作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这已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洪湖赤卫队》等一批优秀作品 所印证。进入21世纪以来,湖北作为创作大省,在音乐(歌曲)创作方面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新作品、好作品不断问世,创作质量日益提高。在全国权威性的音乐(歌曲)评奖活动中,湖北音乐(歌曲)作品均能名列前茅。在"屈原文艺创作奖"、"金凤青年文艺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等高级别、权威性的文艺奖项中,音乐(歌曲)作品屡次金榜题名,音乐创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早期社会学思想不仅是其一生学术研究的根基,同时也是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值得珍视的一笔文化遗产.疏理费孝通早期社会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挖掘其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当代意涵,不难发现,"差序格局"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仍具有极大的解释力;"费氏本土方法论"堪称早期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与实践的典范;"工业下乡,,与"双轨政治"思想,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静静  谭惠娟 《求索》2014,(5):173-177
对黑人女性的关注渗透在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生活与创作中,这几乎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刻度,将其与同时代的诸多美国黑人学者区分开来。作为一个意义丰富的索引,黑人女性在其生活与创作中的位置也折射出杜波依斯整体的政治文化思想与审美维度。通过提炼杜波依斯的经历与作品,分析其创作与现实的微妙脱位,展示其黑人女性观的萌蘖与发展、内涵与内在矛盾,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杜波依斯的整体思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尽管其历史和意涵可以"见仁见智",但是,它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教育"节日,其独特的信仰价值和生命意义,则是既真实又切己的。"清明"扫墓与祖先崇拜在现代,"清明节"作为国家法定节日,其主要内涵便是祭扫逝去亲人的墓地。"扫墓"也叫"上坟",往往是一大家人情感连接的重要纽带,也是活着的人感念逝去亲人的恩德,洗涤自己心灵的机会。《论语·为政》中记载:"孟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计算机软件,兼有作品属性和工具属性。网络游戏的工具属性——可玩性是网络游戏的价值所在。根据网络游戏的特征和性质,宜将其视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并承认网络游戏画面属于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对"网络游戏直播"应适用"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耀宇诉斗鱼案"适用《侵权责任法》,要求侵权者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宋初三先生"的石介,历来学界对他的关注都集中在其思想和政治主张上,对其古文的创作和实践则较少关注。石介的古文在当时以"险怪"著称,被视作不良文风"太学体"的始作俑者。通过《徂徕集》中的文章来探析石介古文的"险怪"文风、其文学思想对其文风的影响、其文风的身后影响及与"太学体"的关系以及石介文风对韩愈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仁"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的象征,具有爱人的精髓、处事的准则、为人的学问、美德的凝聚等意涵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伦理道德建设的精神资源,解决人文危机的有效途径,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必须增强其认同,提高其自觉,加强其修养,规范其行为。  相似文献   

13.
从"新时期"至"新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从形式语言到文化语言的实验过程.在形式语言阶段,作家作品强调文学语言的形式意味,突现文学语言在文学叙述中的功能和作用.但从1990年代开始,当代中国文学开始尝试文化语言的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的一个基本的努力方向,就是将汉语写作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创作出更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作品."新世纪"以来,"方言写作"的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在本土文化经验方面,又作了更为自觉的理论提炼和创作尝试,其基本特点是注重中国文化生命特色,本土经验不再是落后、愚昧的表现,而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展示其困境与开掘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在这特殊且重要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岸关系的论述,作为他对台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高瞻远瞩,意涵深刻,既是中共对台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更是现阶段两岸关系如何走的指导纲领。特别是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的强调,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7)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的倾力打造,如何协调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是需要应对的课题。作为北京重要水源地的密云,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自密云水库建成之日起,60多年来,密云人民肩负守山护水使命,打造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生态文明道路,诠释着"两山"理念的辩证意涵,彰显了密云人民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6.
在整部《论语》的百有九次之"仁"中,"不知仁",或者与之相近的表达——"未知仁",总共出现了六次。在孔子的语境中,"不知仁"或者"未知仁"有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是,"不是真的‘不知’,只是否定的另一方式";二是,"仁"在本体上是不可知的,也是不可测的,"仁"还具有形而上的道体属性。剖析"不知仁"这第二个层面的意涵,使我们解决了《论语》中孔子讲"仁"百有九次而又"罕言"(《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这一内在矛盾。孔子于"仁"采取这一界说方式,主要是由其对于具有形而上道体意味的范畴付诸"阙如"而加以体认的认知模式所致。  相似文献   

17.
吴钰卫 《今日浙江》2014,(16):57-57
正幻溇村位于烟波浩渺的太湖南岸,与苏州洞庭山隔湖相望,东西跨越5条溇港。作为原太湖乡政府所在地,村民只要沿着幻溇港,不到五六分钟就可直达太湖,打捞太湖白鱼、白虾、湖蟹等。靠着这块"老祖产",村民们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我们这些村干部总觉得这种靠水吃水的简单赚钱方法,不能长久维系,况且周边很多村发展速度都超过了幻溇村。怎么办?机遇在幻溇村归并吴兴高新区之后。管委会给幻溇村规划了一个让村民心动的蓝图——建设太湖南岸精致小  相似文献   

18.
文苑拾萃     
作为海南乡土文化节活动之一的《海南名家书画作品展》,是我省书画家在近年潜心创作,精雕细刻出来的佳作。作品流派纷呈,创作新颖,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充分展现了海南这块热土的风俗人情、风物、风貌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刊选登了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19.
翟淑平 《长白学刊》2021,(4):149-156
费孝通提出的"多元一体格局"不仅能够解释中华民族这个广阔的意涵,也能在更为微观和具体的层次上具备阐释力.本研究选取嘉绒藏区的一个汉藏杂糅村落松岗为田野点,通过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呈现其"多元"与"一体"的形成历程,以此来说明"多元一体格局"在村落视野中的展开.作为藏彝走廊地带的一个"小地方",松岗村的地方发展历程透视出汉、...  相似文献   

20.
黄静 《前沿》2012,(16):177-178
石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传递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发展至今,石雕艺术具备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厚重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进入21世纪,石雕创作也逐渐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石雕艺术创作不但要借鉴历史精髓,而且其创作理念、风格、手法与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本文通过解析河南周口关帝庙独具特色的石雕作品以期给当代石雕工作者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个性鲜明地石雕作品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