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台声》2015,(23)
七一小学是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涉台教育基地校"。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七一小学校长张建芬高度重视两岸教育交流,王雪瑞主任为此项目的负责人,对此项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今年4月,七一小学用特别的方式接待了台湾关山小学和丹凤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让他们住在家里。中秋前夕,又带着对友好交流学校的中秋祝福,赴台湾进行回访和学习。这种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推动两岸教育合作的举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两岸青少年是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参与者,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近年来,江北区用心打造"五有"模式,着力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创业实践有平台。来大陆创业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的意愿和选择。江北区在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设立台湾学生江北实践基地,为入驻的台湾创业团队提供前三年最高10万元的办公用房租赁补贴,加大对台湾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园区企业累计接收百余名台湾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3)
正近年来,随着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空间不断扩大,创业机遇不断增多。为使更多的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来,大陆先后设立了21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如今,这些创业基地和示范点早已开花结果……打造一条龙服务链条2015年6月18日,由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设立的首家海峡两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4,(6)
<正>5月5日下午,由台盟中央、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传统文化艺术展示周开幕式暨"和平发展创新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九三学社常务副主席邵鸿、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和副校长李建发、台湾艺术大师颜圣哲、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3)
正11月22日至23日,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中国评论通讯社等协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化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二届中华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两岸及港澳思想界、文化艺术界、宗教界、教育界、新闻界的3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化的守本与创新"。在为期两天的交流研  相似文献   

6.
<正>蔡英文当局在台湾执政一年多来,始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联系沟通和协商谈判机制停摆,台湾旅游业萧条,台湾经济受到重挫,两岸交流受到冲击。有台湾媒体针对岛内乱象,发出了"台湾,风景不再美丽"的无奈之叹。陆生沦为政治操作工具蔡英文当局执政后,不断利用陆生操弄敏感议题,钳制两岸教育  相似文献   

7.
台湾意识演变过程中的台湾青少年民族认同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岸互信和共识取得新成就的同时,多年来横亘于两岸之间几代人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对立或敌视的历史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教育仍有可能在两岸多渠道、大规模的沟通、交流和交往过程中凸显出来.大陆有关部门应该了解台湾主流民意的变化,关注台湾"民心"和"民意"的顺畅通达;同时推进教育与文化交流,加强资讯和媒介的沟通,增强青少年工作的力度,以增强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13)
<正>6月16日,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的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正式揭牌成立,为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和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该基地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农业等产业,目前已有22家台资企业办理注册手续,其中5家已顺利入驻。允许台湾青年创业者以个体工商户身份且无需外资备案进驻基地;对办  相似文献   

9.
微博声音     
《台声》2016,(13)
正吴和珍台湾画家今年首次参加海峡论坛,我最大的感受是,论坛给了广大的台湾民众一个盼望和无数个机会,这是母亲对孩子们的亲切呼唤。与此同时,我认为艺术是高度的文化自觉,两岸宜在文化探讨中,共同谱写承先启后的文化内涵,开创出属于现代中国的艺术表现方式,形塑属于现代中国的艺术风貌。萧德瑛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两岸创新创业生态有所不同,分别表现在创新创业的氛围、资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8,(5):32-33
在温州官员看来,温州主动融入海西,可以实现与台湾的产业对接。促进"先行"联动,推进两岸经贸协商机制的形成、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合作平台的搭建,已成为海西20城市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9,(22)
<正>11月6日至9日,由福建省台联主办,三明市融媒体中心、三明市台联承办的"中国绿都最氧三明——两岸记者三明行"活动在三明市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清新福建""理学之邦""文旅康养"等产业为抓手,开展两岸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在4天时间里,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台湾《两岸好报》等14家新闻媒体的20多名两岸媒体记者,除采访了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外,还走访了由台湾青年参与打造的泰宁县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耕读李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尤溪县朱子文化园、清流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8)
<正>由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交流中心与台湾鲲鹏会举办的台湾青年北京创业研习营活动于9月3日结束。9月2日下午,来自台湾的32名大学生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华灿工厂"进行了一场商业计划书模拟路演,初试大陆创业水温。台湾青年"创业团队"在华灿工厂的辅导下完成商业计划书,大陆团队则带来了保健饮品、润滑油再生和智能超市等3个项目。每个团队向来自投资领域的四位评审展示商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24)
正12月7日,两岸创客教育论坛在台湾新北市举行。主办方新北市教育局邀请700余位创客领域代表及教育工作者共同研讨教育实践及产业发展相关议题。台湾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出席活动,并表示台湾早期经济发展成果,源自动手实作的"自造者"精神,新北市推动创客在校园扎根,带动产业创新与转型;通过共同研讨的模式,希望让新北创客能量再攀升,达到"自造在新北""新北在自造"的城市风貌。活动中,两岸学术界、创客代表及专家做相关演讲。中华海峡两  相似文献   

14.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有益的机制和平台,为两岸经济提供强大活力,进而提升两岸经济的竞争力,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持续举办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的目的。"2013年5月10日上午9时,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一行乘坐的大巴车缓慢驶入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台湾东方设计学院。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两排整整齐齐地竖挂在椰子树上的条幅,上面的字样正宣示了要在这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9日,作为2017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多项论坛之一的"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博览会继2016年举办以来,首次加入海峡两岸元素,为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在国际舞台上学习、交流、竞技提供了机会。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指导,台声杂志社、中国青年报社、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台湾中华两岸民间团体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两岸一家亲基金、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21,(8):55-57
正福建省漳州市是台胞主要祖籍地、闽南文化重要发祥地。据统计,台湾现有2300万人口中,祖籍在漳州的约占40%。近年来,漳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做好"通、惠、情"文章,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投身其中。台湾青年卢介凡:"两岸融合发展,青年不能缺席""两岸融合发展,青年不能缺席。在后疫情时代,两岸在经济和社会两个领域的融合与发展需要全新的格局,创新的思维。"台湾创业青年卢介凡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20)
正日前,张氏帅府博物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第七届"两岸三馆年会"在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沈阳市政协主席姜宏,台湾新竹县代表团团长、新竹县县长邱镜淳等分别致辞。两岸嘉宾共同为设在张氏帅府的沈阳冯庸抗战文化交流中心成立揭牌。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8.
人物     
《台声》2015,(24)
<正>郑愁予:"浪子诗人"诗会桂冠12月5日晚间,2015年"诗意中国"两岸诗会活动在海南省歌剧院举办两岸音乐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礼,著名台湾诗人郑愁予荣获2015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1956年参与创立台湾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21)
正11月2日至3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两岸的200多名代表围绕"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新经济发展与两岸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两岸民间交流、两岸青年探索新愿景开辟新前途"等议题展开交流和对话,对未来两岸和平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论坛发布了40多项2017年两岸交流项目信息,包括第三届两岸大学生创客营、台湾大学生江苏实习就业特训营、第二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第十六届台湾学生"北国风情"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2日,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网络文化与媒体传播"为主题,通过两岸资深媒体人互动、网民学者交流,探寻两岸网络文化的发展创新,探讨两岸青年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探索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道路。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中华文化发展台湾促进会秘书长沈永峰,台湾海基会前专职顾问、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朱瓯,台湾中华文化复兴在理党主席兰梁筱娟等嘉宾,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和青年代表1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