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0)
正他是一代京剧大师之子,也是一位京剧大师;他是会说英语,爱吃牛排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是49个徒弟的恩师,也是20只猫的主人……贴在梅葆玖身上的标签很多,但如今所有这一切都消散了。10岁就学艺唯一继承者梅葆玖是一个传奇。年过80岁,居然照样能上台唱戏,扮相不倒,身段不倒,嗓音不倒,甜美温润一如当年。天生的好嗓,加之幼年打下的基本功,才使他年届耄耋依然能在舞台上游刃有余,令多少人羡煞。1934年,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是梅兰芳与福芝芳夫妇所生的最小的儿子。梅兰芳原来选定的接班人本是第三子葆琪,梅葆玖描述这位三哥:"一双大眼睛跟我父亲非常像,他很受宠爱,父亲练功都带着他,又送他到外  相似文献   

2.
正独生子女护理假"的热频词出现,令大家都纷纷在心里的备忘录里计算了一把:"还有哪些假期被我们所忽略了?"你知道吗?我们独生子女竟然有专门的假期!""真的吗?我从来不知道,还有哪些假期是我们不知道的?"……这个问题,或许问出了大部分在春  相似文献   

3.
正在武术界,去春发生的格斗狂人徐晓东胖揍"雷公太极"掌门人雷雷事件,致使太极拳的实战性遭到空前质疑。受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影响,我们心中的太极大师从来都是终极胜利者,在央视表演过"拍西瓜""雀不飞"的雷雷却于10秒间被徐晓东干倒在地,打得满面桃花开……这场面让我们大跌眼镜的同时,不仅对太极大师产生了怀疑,对太极拳的认知也发生了逆转:也许,它仅仅  相似文献   

4.
大师,陨落!     
《台声》2016,(10)
正这个春天,注定带着悲伤。"沥血梨园桃李九州芳盛德永存,仙姿香韵美誉四海传无愧大师"——26字挽联,浓缩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一生。当我们还来不及从梅葆玖先生的离世中抽离,蓦然发现,这段时间里,太多文艺界大师离我们远去,这怎不让人黯然神伤。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对舞台眷恋和不舍先失京剧界"梅派掌门"梅葆玖,后送走"程派脊梁"李世济,让很多戏迷观众感到痛惜。李世济,1933年5月生于苏州,长于上海,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  相似文献   

5.
苏星 《当代广西》2011,(18):18-20
一场饕餮的文化盛宴"大师的作品尤其值得我们欣赏,你看徐悲鸿的这一幅《双喜图》,干净雅致,显示出大师的技高一筹。而黄胄,我认为是我国画驴画得最好的一个画家,你看他这一幅《赶集归来》,那驴的尾巴好像在动,驴的身体虽然是朝着我们,但他的墨不着在一起,所以远近、前后、肥瘦看得非常清楚,这不是一般的水平……"9月3日,在南宁邕江湾美术馆"中国著名书画九十家作品展"的展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榕林正在和身边的观众交流,点评大师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又叫春龙节、农事节,是中国民间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吃龙鳞饼、理发……一系列习俗令这个身处春天的节日暖意融融。"二月二"是"龙抬头""二月二"起源较早,据说可以追溯到伏羲氏时代,还有"春龙节""春耕节"  相似文献   

7.
<正>超凡"大师",古来有之。唐朝有个大师很了不得,自言能咒人生死,似乎是"阎王办"的,这一招把人镇住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很多人都想结交这个大师,想法很简单,即便不能从大师那里得到什么便宜,也能防止有人贿赂大师把自己不明不白地咒死。上层人物都以结交这位大师为荣,如果自己还不认识这位大师,和这位大师不是好朋友,说明自己层次还不够高,需要自己"找差距"。就这样,大师名气越来越大,传到了天子李世民耳朵里。历来主张"兼听则明"的李世民不想轻易下结论,让人传唤那个大师,他要当庭验证。李世民问满朝臣子:"众爱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17)
正8月11日下午,2020"梅派传承·经典分享"泰台京剧票友线上交流会在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举行。以梅派京剧为纽带,来自泰州梅乡京剧票友联谊会的票友与台湾中磊文化交流公司、台湾京昆剧团的近百位票友相聚在线上,交流中华国粹技艺。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梅兰芳一生登台50多年,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入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创作了《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等经典名作,使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臻于完美的境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派"艺术。  相似文献   

9.
一、从七龄童到麒麟童京剧大师周信芳,艺名麒麟童。他原籍是浙江慈溪(今宁波慈城)人,但出生在江苏淮阴市。他的祖上是宦官人家,父亲周慰堂因迷恋京剧而下海从艺,唱旦角,取艺名金琴仙,母亲俞桂仙也是京剧艺人。周信芳从小就跟着父母随戏班在江湖漂泊,接触的便是戏衣锣鼓、琴声、  相似文献   

10.
<正>1992年,国家文化部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少儿京剧邀请赛,天津艺术学校13岁的学生王艳,以一出尚(小云)派名剧《失子惊疯》参赛,身上那个柔脆、唱腔那个媚美,技巧发挥的那个老道程度,均与她实际年龄不相符,结果顺利获得专业组一等奖。评委厉慧良先生对这个后生的超常表现赞不绝口,他称这孩子"真是个小人精,荣环老师再给她摆弄几年,将来在戏台上准是个大角儿。"厉慧良先生果然预料不差,此后的几年间,王艳在艺校勤学苦练,用辛勤的汗水换来非凡的成绩,没等  相似文献   

11.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5月9日第一次登上成都舞台,以一曲《霸王别姬》,赢得成都观众大声喝彩。 梅葆玖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小儿子,排行老九。他10岁随父学艺,60年代初主演梅派剧目,是现在唯一能演梅派各种剧目,表演正宗梅派戏的人。尽管梅兰芳生前曾培养了不少京剧人才,但真正的弟子却是凤毛麟角。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京剧艺术的遗憾。  相似文献   

12.
黄岑 《公民导刊》2005,(11):13-14
如今出台的法令可谓不少,政府不断地出台“禁网令”、“禁租令”、“禁售令”、“禁采令”……但一些法令却犹如一纸空文,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有禁不止的现象似乎也时有所见。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关闭非法小煤窑,但一些地方的行政部门和领导仍然持消极态度,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结果该关的没关,酿成大祸。再如。中央多次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不准向农民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但涉及农民的“三乱”事件,却时常见诸报端。诸如此类有禁不止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着实不少,实乃“法令”的一种尴尬。是政府政策不到位?是公民意识不到位?还是我们的法律制度不到位?……  相似文献   

13.
反套路大师     
江岸 《小康》2018,(21)
正我们生活在套路漫天飞的时代里,各种套路简单粗暴地将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情感技术化了,反套路大师们带来了"不按规则出牌"的一股清流。全是套路。这是如今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评论。因为我们生活在套路漫天飞的时代里,各路大神在各种平台上传授各种套路:营销套路、情话套路、涨粉套路、面试套路……各种套路简单粗暴地将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情感技术化了。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就带着京剧名作去美国巡演了。第一站是世界繁华大城市纽约。纽约观众见多识广,眼光高,除却巫山不是云。但他们不熟悉梅兰芳,不知京剧为何物,媒体报道也吞吞吐吐。可当梅兰芳第一场演出落幕时,观众沸腾了,逼着梅兰芳一次又一次谢幕。几乎一夜之间,梅兰芳热遍全城。梅兰芳和他的京剧,包括他的"手式"  相似文献   

15.
不能说我们没有监督和预防机制,可为什么贪官仍然能够顺利突破这个"关"那个"口",一路笑傲权力的"江湖"呢?别忘了,"权"才是管"关"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13,(6):80
真正的需求干奇百怪,潜藏在人性因素与其他一系列因素的相互关联之中。每个独一无二的需求故事都有着同样的起点一个人、一个问题、一个点子。真正的需求创造大师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他们创造出的产品,令我们无法抗拒,更令竞争对手无法复制。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古典的芬芳     
琳子 《公民导刊》2010,(1):53-53
<正>一古典诗词里伤时感怀之作仿佛随处可见:"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些诗句里透出的温情的感伤和清冷的喟叹,似乎对今天的人们已没有了"切肤之痛",然而那种至情、多感而温柔的情愫却很容易击中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黄卫东 《传承》2010,(31):36-37
<正>上世纪40年代,京剧大师马连良应邀到奉天为办学募捐义演,没想到却卷入一场"汉奸案"中,几乎家破人亡。扩校园赴京诚邀马连良当年奉天马路湾(今和平区和平南大街16号)有一座清真寺,阿訇(伊斯兰教称主持清真寺教务和讲授  相似文献   

19.
张旭 《小康》2010,(4):40-41
“我们的学生和以前的大师有很大差别,原因之一就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在那些大师的心中留下了民族精神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惜缘     
与春相识很偶然。那是在大一的暑假,我去一家单位勤工俭学,在那里我结识了这个文静且敏感的女孩。她并不漂亮,但笑容却很灿烂,颇有邻家小女之韵。我们很投缘,仅仅一个月时间,我们就成了朋友。回到学校后,尽管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可我们始终保持着书信来往。我们谈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同学、我们的爱好……几乎无话不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