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台声》2016,(13)
正6月29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安峰山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责任完全在台湾一方"6月25日,安峰山应询答问时表示,"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已经停摆"。此次发布会上,安峰山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表示,台湾新执政当局迄今未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其核心意涵,动摇了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蔡英文当局在台湾执政一年多来,始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联系沟通和协商谈判机制停摆,台湾旅游业萧条,台湾经济受到重挫,两岸交流受到冲击。有台湾媒体针对岛内乱象,发出了"台湾,风景不再美丽"的无奈之叹。陆生沦为政治操作工具蔡英文当局执政后,不断利用陆生操弄敏感议题,钳制两岸教育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4)
正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已经停摆,蔡当局如果在不承认"九二共识"上有所改变,这4年的绿色执政,台湾经济会持续下滑,人民的生活会愈来愈难过。第一,两岸两会过去签署了23个协议,现在,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相关协议的落实,是否会出问题?第二,两岸两会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台商的服务。中南部也有很多企业的事业版图横跨两岸,两岸联系沟通中断,台商权益维护与争端调解等等,蔡当局要如何给予必要的协助?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2)
<正>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实现历史性握手,并就巩固"九二共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民族复兴达成积极共识,掀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两岸领导人会晤揭开了两岸领导人实质政治对话的序幕。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协商,到去年初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再到两岸领导人直接面对面交流沟通,表明两岸交流互动层次已从早期的经济性、事务性商谈,逐步过渡到主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4)
正当下,虽然由于蔡英文及其新当局未能确认"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由此导致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但两岸同文同宗同源同祖的历史史实未曾改变,两岸民间交流依旧往来不息。江明贤,一位台湾著名艺术家,在两岸还在隔绝年代,他不顾台当局对他的反对和压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毅然决然地来到  相似文献   

6.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高层和民间不断释出善意,同时不断采取实际举措改善两岸关系。台湾新当局为了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现状,目前正在研拟新的“防务政策”报告书,将军事战略从陈水扁时代的“有效吓咀、决战境外”构想,改为“有效吓咀、防卫固守”,保证不率先攻击大陆。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1)
正摘编自10月20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如果说台湾民众经由民主机制而授权蔡英文与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是大有疑问的。否则,何以原国民党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成效,过去8年一直获得主流民意支持与国际社会赞赏?蔡英文从竞选期间到上任,以至她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中,也都说要维持两岸现状。众所周知,此一现状是原国民党当局与大陆基于"九二共识"所开创出来的。因此,抽离了"九二共识",现状便无法维持,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8)
<正>4月12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安峰山就两岸关系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九二共识"是两岸联系沟通机制正常运作必要条件台湾陆委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两岸热线停摆,是因为大陆没有意愿,片面不沟通。对此,安峰山评论称,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两岸事务主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9)
正台湾海基会新任董事长田弘茂正式就职并电告海协会,而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回应称,只有台湾海基会确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两会受权协商和联系机制才能得以延续。田弘茂接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后,两岸两会已经完全失去共同的政治基础,双方的接触、交流完全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各界要适时站出来,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汪辜会谈”打破了两岸隔绝40余年的坚冰,开创了两岸交流的先河。20年后,作为“汪辜会谈”台湾主谈人——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辜振甫的;好辜成允更想以打造水泥业绿色环保产业的姿态继续着两岸相融的脚步,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1)
<正>去年"5·20"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再次乌云笼罩。民进党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致使两岸官方制度化联系沟通机制中断,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两岸民众切身利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两岸关系何去何从,两岸各界高度关注。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两岸关系趋于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7)
正摘编自8月19日台湾《中华日报》"5·20"之后,蔡当局对于两岸议题每每呼吁两岸协商、对话,也动辄表示台湾方面已释出善意。然而,外界并未看到蔡当局对于两岸协商做了什么准备,所谓呼吁对岸协商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善意!台当局公布"新南向政策纲领"之后,绿营"立委"随即响应,强调在"新南向政策"中抛出两岸对话,是宣示"我方善意"。但也有绿营"立委"表示,"别为了沟通而沟通""不清楚中国大陆到底坚持什么"。  相似文献   

13.
杨国庆 《台声》2000,(6):5-5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一再严正指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及其结果 ,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都分的事实。和平统一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任何形式的‘台独’ ,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上的底线 ,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如果台湾新的执政当局要想真的缓和两岸关系 ,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并逐步走向中国的完全统一 ,就必须明确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否认这个原则 ,就必然把两岸关系引向灾难。我们注意到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选举前后作了很多表态 ,承诺…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9)
<正>4月26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现场回答了两岸媒体记者的提问。华厦不可无根基蔡英文执政将满一周年,自去年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两岸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而台湾方面一再表示,希望尽快地恢复两岸双方的对话与互动,有舆论认为这是在向大陆释放"善意"。对此马晓光重申,2008年至2016年的5月20日之前,两岸关  相似文献   

15.
12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会见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是两部门间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此次会面,是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在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14日,第四次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会面在广州举行,这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年内第二次会面,双方就陆客中转、两岸沟通联系机制、继续推进货贸协议商谈、两岸参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等议题交换意见。经台方提议,两岸双方确认由民间着手共同研究抗战历史,夏立言还当面邀请张志军在明年适当时机再度访台。台湾舆论对本次"张夏会"成果给予高度关注。台湾舆论对本次"张夏会"多给予正面评价,视本次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8)
正摘编自9月2日台湾《中华日报》赶在承诺期限将届之际,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宣布由陈水扁时期曾任"外交部长"的田弘茂出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台湾海基会董事长人选高度影响两岸互动,然就台湾海基会成立背景与两岸互动历程来看,田弘茂本身的政治色彩即已不讨好,况且上位后两岸政治基础迄今仍然无法建立。因此,尽管由深绿到浅绿纷纷肯定田弘茂的人事案,但两岸协商管道并不会因此打通。迄今为止,外界并未看到蔡英文下定决心推动恢复两岸协商,田弘茂接掌台湾海基会,只不过是蔡英文持续陷  相似文献   

18.
丁宇 《两岸关系》2014,(3):F0002-F0002
<正>2月11日,在南京紫金山庄,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与来访的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成立20多年来首次负责人正式会面。双方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包括:应珍惜并维护来之不易的局面,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继续扩大交流、推进谈判、密切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共同振兴中华;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国台办和陆委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双方讨论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若干事宜,表示将着力完成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务  相似文献   

19.
杨秀芬 《台声》2001,(1):13-13
陈水扁日前企图借由美国智岸人士向美国政府建言,希望在“三不”之外应加入“反对中共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第四不,然而,陈水扁的真正目的应是借由美国智库人士向中共当局建言,这种舍近求远希冀美国强权介入两岸问题的作法,对日益恶化的两岸关系能否产生效果?陈水扁若能反求诸己,是否将更为有效?  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紧绷,迄今未能建立一套“机制、说法、论述”,犹自不愿在“统一”与“独立”的选项中表态,使得两岸无法在平稳状态中逐步向前。  陈水扁自上任之初,即频频发表所谓“两岸关系会柳暗花明”、10月底两岸问题会马…  相似文献   

20.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北京举行了中断近10年的协商谈判,并签署两项协议。这两项协议,不仅对台湾经济有重要帮助,也揭开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的新一页。不过,两岸经贸议题众多,涉及范围广泛,有些还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使得未来两岸经贸议题的协商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仍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