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一座美名远扬的新城在新疆,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被誉为"空中草原"的那拉提风光,有因电影《肖尔布拉克》而闻名的酒乡,有神奇遥远的天马故乡昭苏高原,有芳香浪漫的薰衣草庄园,有喧嚣一时的丝路名城阿力玛里,有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象征国家统一的格登碑??既有雪山冰川、草原沙漠的塞外风光,又有条田阡陌、渔舟唱晚的江南秀色,还有历史厚重、内涵独具的人文景观。是的,这里就是新疆的伊犁。本文要介绍的是这里新诞  相似文献   

2.
走进英国这个堪称西方最早迈入现代化的国家,你一口吸到的却是它通体散溢着的浓烈古旧气息。顶着烟囱的老房子、墙体斑驳的高大教堂、如绿毡般铺展在社区各处的林地、窄细如蛇的市区街道……处处让你如置身于幽远的莎士比亚时代。站在街头,放眼望去,似乎只有那24小时穿行不止的  相似文献   

3.
岳亮 《协商论坛》2016,(8):60-61
1935年的12月9日,在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处在危机四伏漩涡里的北平燃烧起来了.自从八年前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华北的中心城市北平虽然依旧雍容宁静,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显然这一天的严寒没能够阻挡住学生们的热情,在国民政府迫于日本的压力拟实行华北自治之际,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五六千名学生走上了街头,愤怒的学生们喊出了“反抗华北自治,抵制日本侵略”的口号.人在上海的鲁迅得知了“一二·九”运动的消息后,兴奋地写道:“谁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愚庸的呢?被愚弄诓骗压迫到现在,还明白如此!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然而,严重的局势还是让身陷北平的师生们痛切地感受到,以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了.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3日8点40分,从北京开来的k263次列车缓缓驶入包头火车站。北京市政协暑期读书班的八十余位市政协委员走下列车,清新爽洁的空气扑面而来,身着鲜艳蒙古服装的男女青年将哈达、美酒献给远道而来的北京客人。今年的市政协委员暑期读书班举办地点选在了全国著名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5.
叶挺两次递交辞呈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由于项、叶的性格、脾气方面的差异所引发的项、叶矛盾固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然而国民党当局的限制、刁难及新四军领导体制、分工上存在的缺陷,也是叶挺辞职的重要原因.把项、叶关系失和完全归罪于项英,显然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6.
刘瑾 《北京观察》2005,(11):52-54
2005年年初以来,中日关系出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大滑坡,导致两国不能睦邻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右翼崇尚好战,对历史没有客观的态度,频频制造伤害邻国人民的感情的事端.这种膨胀的错误历史观在其现代化载体的各个方面都显现出来,比如,电子游戏作品.  相似文献   

7.
十月金秋,收获之季. 带着光荣与辉煌,共和国迎来她67岁的生日.当我们举起欢庆的酒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致以最真挚的祝福之时,中国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也在这佳节来临之际献上了最隆重的贺礼. 巴西,里约热内卢.带着拼搏的激情与荣耀,满怀胜利的喜悦与自豪,在经历了十几天的征战之后,中国残奥代表团又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107枚金牌、81枚银牌、51枚铜牌,打破51项世界纪录,自雅典残奥会以来连续第四次稳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这一连串耀眼的数字,记录着我国残奥运动员对自我梦想与尊严的追求与坚持;在远隔万里的赛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映照出我国残疾人勇敢勃发、乐观进取的生命伟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观察》2015,(8):50-53
<正>很多人喜欢摄影,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摄影能记录下动人的瞬间,能在以后的日子久久回味当时按下快门的情景、心境。但是摄影并不等于普通照相,普通的照相只要把手放到快门上,用取景器看看拍摄的对象是否焦距清晰,拍摄的人物是否摄入,然后手指按下,简单至极。摄影和照相的不同点在于按下快门之前那瞬间的心境,这一刻摄影是倾注了情感的,每按一下快门都会思考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它的意义,如何运用手中仅有的工具去表达你心中想表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阳光透过玻璃窗,斜射在雪白的墙壁上,把"友好"商店照得温馨又亮堂.在商店一角里,黄淑英正在电脑前回复着顾客的提问,电脑里是她的网店"挑战雪山的过客".每天黄淑英都要在虚拟与现实间往返穿梭,而这线上与线下的两家小店也构筑起黄淑英的生活. 2002年是黄淑英来新疆的第七年.那年1月,在回四川老家探亲时,一场车祸降临到黄淑英身上.在那崎岖的绕山公路上,黄淑英所乘坐的车翻下几十米深的悬崖,黄淑英被生长在半山腰上的一棵大树挂住才得以保全生命,虽说与死神擦肩而过,可由于伤势过重,治疗不够及时,最终黄淑英不得不过上了以轮椅为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马淑明 《北京观察》2005,(11):43-44
英国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它温情、闲雅、浪漫平和,难以从表面上见到商业社会的喧嚣、冷漠、张狂与物欲.然而,当你的脚步向里移动,面对着遍地开花、收费可观的大大小小的语言学校,面对着语言学校那窄小教室里,来自亚、非、拉、欧的"五颜六色"男女老少同学们,你会霍然顿悟,喔!这个温情脉脉、彬彬有礼的"绅士",原来是这样张开着一个无底的大口袋,"收缴"着来自世界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